三年内五俱乐部倒在钱上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路在何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14:13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中国足球职业化12载,五大俱乐部因钱而倒下,更多的投资人也是恨不能脱手。不过这也似乎成了一种季节性的阵痛,每当进入年终岁末,中国足坛总会被声嘶力竭的叫卖声所笼罩。尽管如此,却也仍有一大批的投资人引入到这一潭混水中来,冀望它能有纯净的一天。 但是,至少这些混迹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老总们现在还是未能看到中国足球的黎
1、2003年云南红塔拿到中超资格就跑 从1993年开始,退出足坛的企业数不胜数,但红塔集团的退出最为彻底的:大连万达、四川全兴退出时都保留了球队,并由其他企业接手,而红塔则在球队冲入中超之际却全盘退出,完全放弃足球。 究其原由还是离不开钱。云南红塔自1997年开始涉足足坛,红塔集团6年总投资将近六个亿,但球队最好的成绩却是甲A联赛第七名,而每年的经营收入最多不超过1000万元,投入与产出反差实在太大,这就是为何不玩足球的真正原因,足球实在是一个无底洞,只进难出! 2、2003年降级,八一湘潭被迫解体 1951年9月,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会(简称八一体工大队)的成立,八一足球队也正式在中国足坛亮相。2003年,在裁军的大背景下,八一足球队被撤销军队编制。经历了52年的风风雨雨,八一足球队从此在中国足坛消失。 在八一队解体后俱乐部主任也曾分析了退出原因,除了它的特殊性,八一队在职业联赛后多次打败仗,年年为保级而战,给“军威”带来负面影响外,但主要原因还在于资金,“十年联赛7个主场,80%出现资金拖欠问题”,这才是退出的真正原因。在巨大的资金投入后却难见产出(好的成绩与资金回报),在2003年保级未能成功,队员的一部分工资、奖金却依旧拖欠着,在现实面前八一队不得不被迫宣布“解体”。 3、2004年末,深圳科健被“缩减” 2004年联赛赛程刚过半,就传出科健集团已经基本决定转让深圳科健俱乐部,尽管俱乐部处在风雨飘摇中,但最终深圳科健队在本年度取得了第10名的不错战绩,最终也没能逃脱退出命运,其原因还是离不开“钱”字。 科健集团危机是转让的根源。2004年3月31日,科健集团应收账款达到6.7亿元,存货达到5.4亿元,经营现金流为-5348万元,而中科健的净资产仅为2.6亿元。上海浦发银行对科健所欠债务进行全盘追讨,涉及金额近1.8亿元。科健资金链断裂,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科健集团高层对投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定下了集中精力发展主业的思路,将有限资金留在保存大局上,并对主业以外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科健足球俱乐部也因此成为被缩减的对象。 在饱受了内扰外困的情况下,艰难地征战完了2004年整个赛季,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命运。 4、2005年中,陕西国力死在“欠薪纠纷”上 在愚人节的夜晚,中国足球痛下杀手,取消陕西国力足球俱乐部被中国足协2005年注册资格,国力被驱逐出了当年的甲级赛场,在中国足球中消失。同时这也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第一个在联赛进行中被取消注册和参赛资格的俱乐部。 2005年联赛开赛之际,由于与球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经济纠纷未除,中国足协网开一面,没有在联赛开赛时取消国力的注册资格,而是下限国力俱乐部在4月1日以前解决欠薪问题,否则不但判此前的比赛全部0比3,而且将取消此后所有比赛的参赛资格。而在中国足协的规定日内俱乐部依旧未能解决“欠薪”,最终整个赛季的参赛资格被取消,如果再参加足球职业联赛,必须从乙级联赛重新开始。 5、四川冠城最终毁于“派系” 自去年11月8日,四川冠城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转让,直至2006年1月18日,中国足协下发关于解决大连实德俱乐部与四川冠城俱乐部关联关系的问题,冠城俱乐部转让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但一直无企业愿意接手四川冠城足球俱乐部,在这样的残酷现实下,四川省体育局愿意暂时接管这支球队,但无奈实德要价650万,而且必须一次性付清,最终双方就付款方式上未能达成一致,实德最终把所有队员挂牌,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足坛驰骋十多年的川军在2005年末消失了。 川军灭亡的原因,除了与实德集团关联关系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钱”在作怪,还有就是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日况如下。 而现在剩下的这些球队中,像深圳、青岛、重庆、辽足也是过了今年难保明年,有点风餐露宿的味道,又有谁敢保证有绝对的资金做后盾呢,又有谁没有动过退出的念头呢? (鑫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