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缸"里泡的全是大学生 中国足球经理命运:朝不保夕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12:43 足球-劲体育 | |||||||||
比较归纳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推动这个世界进步的很多文明成果,原本就是在对事物进行比较归纳的基础上产生。最著名的当然是意大利人伽利略1590年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铁球落地试验,经过比较他发现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它们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 当然我们这次比较的内容不是铁球,而是中超15家俱乐部的总经理,这也算是一个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因为也就是十年以前,大多数俱乐部还采取领队负责制,
如果这次比较提前一个月进行,可用于比较的人数还应该增加一个,就是四川冠城的总经理吕枫,但是因为冠城不幸夭折,吕枫同志已经从总经理位置上提前下岗。吕枫的经历其实也证明了一点,中国大多数足球经理,其地位是朝不保夕的。他们上下课的速度有时比铁球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速度还要快。 换老总没有什么了不起,换老总换出个纪录就相当有成就感了。在这个问题上,一向喜欢创造纪录的深圳人又走到了前头。从去年初的张健到去年底的孟庆森,中间再加上名为董事长实为总经理的杨塞新和杨猛,为管理一支球队,一口气祭出四驾马车,更换速度之快频率之高,真可谓吓死肯扬,惊呆加利亚尼。四驾马车一发力,卫冕冠军一夜之间变成了倒数第三名。 总经理遭遇下课,如同关公遭遇秦琼,大多数时候不是能力强弱可以解释的问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目前活跃在中国足坛的俱乐部总经理们,几乎清一色的高级知识分子,不少甚至出身于北大、清华、南开之类名校的热门专业。其中翘楚当属辽足老总张曙光,法学哲学双学位博士头衔绝对不是盖的。别说苦苦支撑辽足俱乐部,就凭其通过“乾坤大挪移”方式人工培育辽小虎一项重大突破,就有资格进入中国社科院。 不仅仅是学问好,不少经理人在入行之前还是经济管理的行家里手。只是这批行家里手一撞进中国足球这个大酱缸,就难免也被呛得晕头转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按照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存在两种可能,第一,行家的能力原本值得质疑,第二,这个行当从来就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操作,经管专家无用武之地。 两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下不下课都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有时候,强大的工作能力远没有强硬的靠山来得有效果。事实证明,因为更换速度要远低于民营俱乐部,国资俱乐部老总的位置要好坐得多。比如上海申花,12年职业化也不过只换了三任老总。至于天津泰达的张义峰,这些年下来,更是几乎要把俱乐部总经理的位置坐穿了。 康梦君、傅鹏、李小明是这张大名单上最生涩的三个名字。过去十数年的足球改革对于他们而言,基本等同于一张白纸,从2006年开始,他们将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属于自己的蓝图,与此同时,他们也必须面对中国足球特有“酱缸”文化的熏陶。是主动改造“酱缸”,还是被动适应“酱缸”,现在谁也不知道。(文/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