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探究国际成功夺陕球市原因 经营思路乃成败关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09:13 华商网-华商报

  手中有棋,心中有局,掌门的经营思路是成败的关键。在争夺陕西球市的过程中,国际下出了本该是国力走的一步棋,这让国力错失了大好局面,最终输了,但这却让国际把死棋变活———

  上海国际是通过投资主体的变更,资本结构的整合,为西迁铺平了坚实的道路,也使这支一度陷入生存困境的球会柳暗花明。可以说,国际依靠资本经营获得重生的希望,而
这本来是国力早就应该迈出的一步。如果李志民最初不那么执拗,在股改谈判中主动放弃大股东的地位,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国际西迁的可能,而目前的浐灞国际队或许应该是浐灞国力队了。

  国力错失良机的背后

  国力是依靠李志民自己的钱和贷款起家的。从企业的角度看,李志民既是老板又几乎是惟一的投资主体,随着经营的盘子越来越大,国力在享用浮华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一旦球市出现波动,或者企业现金流“断流”,而李志民又拿不出钱来,国力马上就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事实上,无论是球市低迷还是高潮,国力似乎总是缺钱。由于前期对足球的投入过大,李志民已经没有充分的资金保证俱乐部的运营,即使在球市火爆、各种商业赞助纷至沓来的幸福岁月,国力也无法实现资本的积累,而是拆东墙补西墙,挣来的钱基本上补了过去的窟窿。若要让国力做大做强,必须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引入更具实力的资本,共谋发展,共担风险。

  据说,早在2000年,围绕国力股份制改造的研究和论证就已经展开了。那个时候,国力还是香饽饽,对国力感兴趣的企业不少,政府方面也积极撮合国力的股改。但不知怎么搞的,国力的股改历经多次反复,每次都是轰轰烈烈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结束。据说,在谁是最大股东的界定上,李志民与谈判的各方分歧较大。李志民坚持国力是最大股东,而有意入主国力的企业无法认同。或许是李志民拥兵自重,或许是他有难言之隐。总之,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了股份制改造,是国力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而战略性的错误是难以挽回的、致命的错误。从2003年起,国内联赛进入泡沫化消退后的市场大萧条,足球的关注度降低,假赌黑让足球职业联赛几乎成了社会公害的代名词。联赛内呈现出大量资本纷纷择机逃离的崩盘趋势。此时,国力生存更加举步维艰,球市下滑,赞助商难找,球队开不出工资,到处举债。几乎陷入绝望的李志民决心赌一把,请来了王珀力挽狂澜。王珀不仅不是拯救国力的高人,反而在他的任内,国力从经营危机陷入信任危机。在错失股改机遇后又用错了人,李志民眼看着国力一步步走向死亡。一个曾经享誉全国的金牌球市也随之消失了。

  国际西迁的经营谋略

  目前还无法预测西迁后的国际在西安的前途,但必须承认,国际西迁本身已经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此前,还从来没有任何一支动迁的球队能如此从容、如此体面地实现大迁徙,这不能不说是

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策划球队动迁的运营案例。

  国际西迁经过了2年的运作,这段时间完全可以视为对国际西安主场的提前经营。首先,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国际来陕,对于陕西意味着重振金牌球市,并以此为杠杆,撬动陕西三大球项目全面启动,也就是说,国际西迁不是简单迁徙,而是上升到振兴陕西体育战略的高度。对于上海来说,国际的离去,是发达地区在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支援西部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单纯的谋生路。其次,国际来陕前,俱乐部的资本结构的重组已经完成,西安一家有实力的公司购买了国际股份,成为大股东。新的投资主体既让国际成为真正属于陕西的球队,也使国际来陕后有强大的经济实体做支撑,免除了球队的后顾之忧。最后,国际西迁的过程中,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没有提前炒作,乱放空炮,而是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后才最后摊牌,将西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到最小。上海的媒体直到最后时刻才知道球队要走了,只埋怨国际不够意思,但从企业经营机密保密原则看,国际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

  李志民的背影和徐泽宪的影子

  作家张贤亮说,当今的中国是企业家时代,通俗地说,这是个老板的时代。老板的禀赋、性情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而,李志民和徐泽宪是不能回避的关键人物。

  李志民谈到国力的兴衰,总是感慨世事的沧桑,埋怨国力得到的各方支持不够,埋怨身边的人关键时刻不讲情义,离他而去,甚至落井下石。一个曾经是李志民左膀右臂之一后来又离开他的人士说:“我算是最了解志民的人。严格地说,李志民是最不像商人的商人。做起事情来往往感情用事,有钱的时候,他毫不吝惜钱财。没钱的时候,他还特要面子,太相信自己了,最终受到的伤害也最大。”李志民完全可以在国力最吃香的时候急流勇退,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硬撑国力到死。从深层次上说,李志民是把国力当作家族企业经营的,而从中国足球联赛现状看,足球作为一个烧钱运动,依靠老板个人的财力是玩不起的,而必须是那些具有城市经营能力的大商家或者大财团才能涉足。

  这一点,徐泽宪看得很准。尽管从投资主体上看,徐泽宪与国际已经没有关系。但收购国际的陕西企业的确是“大户人家”。这与徐泽宪当初依托中远、永大集团组成国际队异曲同工。徐泽宪不像李志民,守着国力不放手,而且一直否认自己与国际有任何关系,但说徐泽宪与国际一点联系都没有,恐怕谁都不敢相信。据说,在国际西迁过程中,徐泽宪作为国际的前任老板也在铺路搭桥方面发挥了重要力量。而国际西迁与当年徐大老板在上海搞足球的背景有一些类似的地方。徐泽宪搞足球很注意研究市场。当年,他抓住

申花人气下降,以向上海足球献礼的方式、通过收购浦东组成上海国际队,制造出了沪上德比这样的对球市具有主导作用的概念。当时,国际是国企背景,俱乐部很有钱,从同城对手和其他球队挖来了一批上海国脚,差一点废掉申花。而国际来陕,也是抓住了国力穷途末路、陕西球市亟待重新开发的有利时机,并且是以东部支援西部的概念“戴着大红花”来陕。徐泽宪可能不是西迁过程中的核心人物,但绝对是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国际来陕的前前后后,总有徐泽宪的影子挥之不去。本报记者 梁军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4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