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体育报辽沈合并全追踪:一场炒作拉锯战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0:20 北方体育报 | |||||||||
特约记者丁子俊沈阳报道 十余天的时间,从“收购”到“整合”再到渐渐没了声音,记者在采访“辽沈合并”一事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事件的一波三折。在运作此事的过程中,金德方面的态度和战略无时不刻都在进行明显的调整,只是在各方的利益难以调和的情况下,辽沈合并从一开始便蒙上一层黑雾。昨天,张曙光对记者表示,他将于本周二回来与各方面对面,据悉,这次会谈的主要方向还是要钱,金德假如不出钱,合并没戏。种种迹象表明,双方并没有促成合并计划的足够诚意,这起风波逐渐演变成一出炒作拉锯戏。
有心趁火打劫 决议收购辽足 金德最早提出的不是“合并”而是“收购”,也没有后来所说“振兴辽沈足球”那般“冠冕堂皇”。 上赛季结束后,辽足举步维艰,除了拖欠队员工资和外债务近2000万,还欠税670多万。与此同时,金德引进内援的情况一直都不是非常理想,面对陷入困境的辽足,金德突发奇想,趁机收购辽足,消灭对手的同时获取一个便捷的内援引进通道。在有了收购辽足的想法后,去年12月20日远在海南的金德总经理何兵立即前往浙江与金德幕后老板张澎进行沟通,最终金德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收购陷入困境的辽宁队,将其队中的几名国脚级球员和几名入选国青队的新秀混编到金德队中,组成下赛季冲击三甲甚至冠军的队伍。剩余人员与那个中超的空壳一起转让,绝对不留什么关联的后遗症。 当时记者与何兵取得联系时,后者在电话中也肯定了收购辽足传闻的真实性,不过何兵也坦言“操作有一定困难,结果还很难说。”有了收购的想法后,金德尚存顾虑的是,中国足球目前的大环境十分低迷,在这个时候收购辽足,对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稍有不慎就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如果收购的这个壳不能顺利地找到下家,势必将会陷入关联的漩涡。 足协指点迷津 提出整合概念 金德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在媒体爆出金德欲收购辽足的消息后,中国足协马上通过电话的方式警告金德已经触及“警戒线”,这种平行收购已经违反中国足协的规定。 面对中国足协的警告,金德心存疑虑。以金德目前的经济实力,也不会因为4000万元的收购资金犯愁。但在足协打击关联关系的紧张关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确危险系数太高,弄不好还会落得被降级的严重后果。 深思熟虑后,金德老总何兵决定亲自前往北京与足协高层就此事进行沟通,不过这次赴京是极其秘密的,甚至连金德俱乐部一些高层都不清楚,记者也是通过一位知情人士得到消息。当记者给何兵打去电话的时候,他谎称自己在海南,然后匆忙挂了电话,随后记者再打过去,那边就变成了“小秘书状态”。虽然不愿意透露行踪,但何兵此次进京沟通的效果还是显著的。 在12月28日的香河会议上,何兵否定了“收购说”,而在次日回沈再接受采访时,他忽然冒出来一个“整合概念”,意即金德要与辽足合并,而不是收购。与此同时,中国足协相关部门在接受外界采访时对于金德所称的“合并”也不再阻拦。“按照合理的程序,金德和辽足完全可以合并为一家俱乐部,这也符合金德组织辽沈精英打中超的想法,但前提是两个俱乐部必须放弃一个中超名额。”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的一席话也充分地证明了何兵进京沟通的重要性,至少在熟悉规则的足协高层的指点迷津下,金德找到了一个可以堂而皇之高喊的口号,这对于接下来开展与辽宁省体育局工作至关重要。 与孙永言密晤 合并有所进展 何兵在香河开完中超委员会后并没有返回海南与球队汇合,而是选择飞回沈阳,在接受采访时,心情不错的他直言,这次回来他要跟各方面就辽沈两队合并一事进行正式沟通。 回沈的第二天, 也就是2005年12月31日,何兵前往辽宁省体育局拜会了局长孙永言,提出了自己的整合观点。何兵分析认为,作为中国足球最重要分支的辽宁足坛,从职业化第一天起,就开始分家另过,并形成了三支中超球队,原来三家中的老大辽宁队一直没有找到固定的后台,且失去了造血机能,或者没有强大后台作依托,只能不断靠甩卖球员等最直接变现手段,来维持俱乐部日常运转,这样长此下去,早晚会有雪崩的一天。而金德队也经历了几起几伏,目前如果想重振辽沈足球声威两队合并已是大势所趋。考虑到省市体育局关系,何兵甚至表态,未来整合后球队舍弃辽宁或者舍弃沈阳字样,可以叫辽宁沈阳金德队。 听了金德方面的想法,孙永言表示对合并一事兴趣很浓,“我们帮助辽足协调关系碰了不少钉子,只能是求人家,挺艰难。对辽足,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毕竟这个品牌老百姓喜欢也认同。但俱乐部作为一个企业,最终生存还是要靠市场,这是大势所趋。现在金德要整合两支球队,这是个好机会,既保全了辽足品牌,辽足也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说白了,对体育局也是一种解脱,这些年我们被辽足累坏了,我们希望这事能成。” 表明态度后,孙永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辽沈两家高层坐在了一起。2006年1月1日,何兵与张曙光秘密见面,只是因为金德暂时不想谈及收购股权问题,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不过这次会面却再向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辽沈合作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沟通阶段。 市体育局不满 金德妥协服软 正当一切刚刚进入正轨之时,沈阳市体育局却怒了! 2006年1月5日,沈阳市体育局、沈阳市足协开始公开阻拦辽沈合并。沈阳市体育局强硬表态,“即便辽沈合作,球队也必须在沈阳注册!”事实上,金德一旦在市足协注册也就意味着辽沈合并的计划的失败。按照中国足协的有关规定,中超俱乐部转让后三年之内不能再次转让或者更名。而辽足俱乐部在2004年转让给了张海,并且在手续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法化处理,转让已经成为现实。据记者了解,俱乐部的大股东所有权在名义上和法律形式上都已经变更,不再是北京嘉华的曹国俊。在张海入狱之前,张曙光已经将俱乐部的大股东股权落到了河南一家企业的名下。转让成为事实后,按照足协的这个规定,辽足在2007年之前不能再次转让或者变更。也就是说,辽足俱乐部在2007年之前不能消失。这也意味着,只有金德抛去中超壳子才能完成辽沈合并,换言之,即使金德力图合并辽足,他们也必须保留辽足的名号。这样一来,合并后的辽沈联军就必须在辽宁省足协注册,显然这是沈阳市足协无法接受的,而一旦金德在市足协注册,那么注定辽沈合并成为泡影。沈阳市体育局关于金德注册地问题的强硬表态的确令金德的合并计划大大受阻。 为了表明自己的强硬立场。沈阳市体育局甚至代表沈阳市有关方面发出信号:不能让金德队的称号从中超消失,确保沈阳市拥有一中超球队。而据知情人透露,为了能够彻底打消金德脱离沈阳市足协的念头,沈阳市有关方面已经准备通过掌握着金德的“生死符” ——金德在银行的巨额贷款向金德俱乐部施压,这也是市体育局必要时可以“一票否决”的杀手锏。 在沈阳市体育局相关领导连续施压的情况下,金德高层也决定放弃与市体育局方面就“辽沈合并”一事进行沟通。而据知情人时透露,目前金德的确很担心因为合并一事与市体育局方面闹出不愉快,“本来操作此事成功率就很小,一旦失败将来还要在沈阳市注册,将来怎么面对他们啊!所以现在还是低调点!” 不出钱搞激将 有意停止合并 金德原本希望以4000万元收购辽足股份的方式确立大股东地位,但在市体育局的强力施压已令金德没有了“合并”的勇气,为了能够在这次合并风波中“全身而退”,金德总经理何兵最后抛出了“资产评估论”,即不出一分钱,按资产评估决定辽沈合并后的大股东,对此,辽宁省体育局无异议,但对于缺钱的辽足显然不能接受,张曙光明确表态,这种合并绝对不会参加。 按照何兵“资产评估论”的设想,首先,把辽足俱乐部,金德俱乐部,辽宁省体院所持的辽足俱乐部20%的股权按照市场价值作价,按照比例分配股权,这样一来,“辽沈足球俱乐部”就成为金德、辽足背后大股东(张海)、辽宁省体育局三家股东构成的股份制俱乐部。同时,金德方面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值,金德应该是这家新俱乐部的大股东,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以及自身价值要高于现在的辽足。 在何兵宣布金德的“资产评估论”后,辽足俱乐部执行董事张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态度大转,“这不是拿我们开涮嘛?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论是收购还是整合,最大的获利者最终还是金德。一方面可以消灭竞争对手,一方面可以壮大自己,同时也可以扩大他们的影响。这个新的整合方案对于辽足根本不具备操作的可能!我们不会接受!”事实上,金德在抛出“资产评估论”后就没有希望谈判能够再继续下去,在辽足不愿“玩”了的情况下,压力巨大的金德正好借坡下驴,这也正是金德玩的“激将法”,一场风风火火的合并风波很可能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下终结。 链接·炒作历史 金德5年放飞5颗大卫星 ★特约记者丁子俊沈阳报道 从2001年年底接手沈足以来,金德几乎年年都要放“卫星”,比如:购买维埃拉、百万年薪聘米卢、主场迁往香港……虽然此次运作辽沈合并一事的确与相关方面进行了沟通,但金德采用的类似“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还是给外界感觉又是一次目的性极强的炒作行为。 ●租借维埃拉 2002年年初的时候,当时金德的总经理于雷就亲手策划了“金德以180万美金租借维埃拉”的爆炸性新闻,这在当时绝对是一颗大卫星,只是最终的事实验证了这就是一次炒作而已。 ●邀请米卢执教 有意思的是,在2002年年底,金德又开始对米卢执教金德的系列炒作包装,虽然米卢最终也来沈阳转悠了一圈,但金德这一牵强的炒作行为还是引起了各方的反感。 ●购买张玉宁 2003赛季结束后,在各种新闻频出的转会期间,金德忽然爆出欲重金购买张玉宁的消息,但尴尬的是,此事很快以张玉宁辟谣的方式结束。 ●主场迁往香港 2004赛季,金德俱乐部较为平静,并没有传出什么“特大新闻”。在经历了一年的酝酿后,2005年成了金德大放卫星的总爆发年份,从联赛中期,金德俱乐部便先后传出主场前往香港、几年内称霸联赛征战亚冠等等令外界哗然的大事件,尤其是主场迁往香港一事,声势之大可谓前无古人,与此同时金德还通过经纪人积极运作己队队员出国试训,不为别的,只为赚取眼球。然而与卫星放的本领相比,金德的成绩却是差强人意,球队上赛季最终倒数第二。 ●运作辽沈合一 2006赛季还没开始,金德已经凭借运作“辽沈合并”一事再次成了万众关注的焦点,虽然金德的确有心把事情搞成功,但从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看,金德依旧没能脱离炒作干系。 从扩大品牌效应和宣传力度的角度看,金德几年来精心策划一些新闻自然无可厚非,不过,其负面效果也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极易给外界造成“哗众取宠”的印象。从选用维埃拉到辽沈合并,金德欲脱颖而出的争胜心态显露无遗,但能否以更成熟的运作和更为变通有效的方式方法包装自身,减小决策失误造成的无序被动,这也是金德俱乐部下赛季来临前,务必深思熟虑的严峻课题。 专栏·心有灵犀 像狗一样活着! 红心 2005年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最接近原始主义的一次,无意识间,谢亚龙竟然创造了一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一个尴尬的纪录——因没有冠名而裸奔着;金德与辽足也捣鼓出一部整合大片,说白了,谢亚龙以及辽沈足球俱乐部都在通过不同手段自救着。 其实,中超联赛是本不应该裸奔的,只是某些人并不知道中国足球到底是半斤还是八两,以为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结果却无人问津,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正如一个不知自己是何等花容月貌的大龄女子,死皮白脸地向男方要彩礼,结果自然是被人所弃,继续着自己大龄独身女子的落魄命运。据说,2006年的中超不会裸奔,但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也够让人着急的,但中国足协不着急,稳坐钓鱼台,心理素质的确顶呱呱。中国足协如果识得自己庐山真面目,就应该放下臭架子,有人拿钱冠名,就应该乐不巅地,不要为了一两千万斤斤计较,有什么意思?有那份心思,把中超联赛好好地搞上去,价钱自然水涨船高。孙楠没成名的时候,在酒吧唱歌,也就是百八块钱的,而今一首歌几乎已经是6位数的身价了。于是,金德为了自救,提出“辽沈合一”的构想,不管能不能成,总之这个消息已经被炒得炙手可热,就算最后真的失败了,通过这次炒作也能起到一定宣传效果,双方又没损失钱财,何乐不为? 咱没到牛气的时候,就得像孙子一样活着。甚至“为了生存,像狗一样活着”,这是姜文在影片《芙蓉镇》的名言。 2006年,中超联赛有了升降级,吸引力自然会大一些,想冠名的商家不会在少数。如果中国足协被这个假象给迷惑了,以为可以囤积居奇那就大错特错了。对方给一个能接受的价格中国足协赶紧见好就收,先不要管它质地怎么样,穿上裤子遮羞才是第一位的。中超联赛不是原始人,也不是裸体协会的,即便是麻袋片子也比光溜溜地强吧。据说足协给赞助商开出的冠名价码为6000万人民币,看看中国足球这个奶奶样,根本就不值这么多钱,足协的老爷们还是要冷静下来,都市场经济了,哪个商家都不会那么傻,拿钱扔到水里还能听到一声微响呢?何故白白地献给中国足球? 现在距离3月11日中超联赛开打不到70天,由于与冠名商签约后还要做大量繁杂的广告制作等相关工作,时间已经屈指可数,不要再磨磨唧唧了,谢亚龙本人曾信誓旦旦地表示:“2006,中超不会裸奔。”但愿这不是一阵过耳的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