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泰斗年维泗言语之间流露真情 为了足球走到底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8:21 《球迷》报 | |||||||||
中国足球几十年风雨沧桑,经历着短暂的欢乐和欣慰,承受着长期的困惑和坎坷,然而却一直为了希望蹒跚而行。德高望重的年维泗为中国足球拼搏半生,从一名国脚到中国足协主席,人生之路充满传奇色彩。去年夏天,年维泗与夫人黄帼会一起来天津参加活动,我见到他时,看到他端坐在会场的主席台,依然显露出在任中国足协主席时的威严,但是晚间在舞池看到他随着乐曲起舞,又是那样轻松自如、平易近人,显示他在生活中也会与人平和相处。其实在二十年前我在同他接触时,就感到年维泗这个在中国足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如此
能够顺利地采访年维泗,我借助了和我认识许久的李富荣。李富荣在工作上与年维泗是同事,李富荣时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生活上李富荣又和年维泗是邻居,住楼上楼下。当我向李富荣提出要采访年维泗时,李富荣让训练局办公室主任刘凤岩将我领进年维泗的办公室,这一天是1985年7月17日。 由于“5·19”之后中国足坛处于动荡和混乱时期,听听年维泗的观点与见解是很重要的。 年维泗说:“中国足球是逐渐进步的,可是与国际先进的水平比较起来,差距是很大的。落后的地方是个人技术、整体战术、身体素质。这些关键的症结不是瞬间就可以解决的。我说瞬间的意思是指过去,国家队与国外强队进行比赛时,偶尔胜人家一场,各方面就借此大作文章,将自己的水平生生拔高,意大利米兰队来华访问时,国家队战胜了他们,这场比赛的胜利,许多方面作出不切实际的评断,过后国家队前往意大利访问比赛,输得一塌糊涂。这也有个别新闻单位的责任。体育报道一定不要过头,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年维泗说到这里,加重语气说:“《球迷》报刚刚创刊不久,很受欢迎,你们在报道上一定不要走弯路。” 这一次采访后,《球迷》报在1985年7月23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一篇《一道难题等待解答》的专访,过了几天我专程到北京给年维泗送去这一期的《球迷》报,年维泗看后表示满意,他说自己和《球迷》报是“一回生、二回熟”,“熟了就是朋友,今后只要你们要采访,我尽量抽出时间。” 这天和年维泗接触有一个细节让我长久不忘,快到中午12点了,年维泗起身离开办公室,他和我一起走出训练局办公大楼,他推着他那辆自行车与我分手,分手之前他对我说:“很对不起,我要赶紧去买两个豆包给家中的老人,晚了就买不到了。” 过后我向李富荣说起年维泗给家中老人买豆包的事情,李富荣说:“年维泗家庭负担很重,他的老父老母久病卧床,离不开人,年维泗很尽孝道,这在训练局大家都知道,只要老父老母想吃的,年维泗一定会办到,豆包就是他父母最爱吃的。” 《球迷》报同年维泗打交道打出了交情,平时给年维泗打个电话,他总是十分热情,有机会到北京去采访他,他也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球迷》报创刊半年,就发表年维泗的专访多达四篇,可见他对《球迷》这张报纸的关心和支持。当“5·19”之后曾雪麟辞去国家队主教练,新的国家队何时组建?主教练会是谁?这是全国媒体都想抢发的新闻,这个机会让《球迷》报最先抢到,《球迷》报在中国足协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在全国媒体第一家发表新的国家队教练员和队员的名单。这个独家新闻虽然不是年维泗向我们透露的,但是《球迷》报是沾了和年维泗熟识的光,像挤牙膏一样,从一名中国足协官员那里得到的确切消息,因为中国足协的很多人都知道《球迷》报同年维泗良好的关系。 年维泗任新组建的国家队主教练时间只有一年,了解他家庭情况的人都知道,年维泗牺牲得太多,付出得太多,他克服这么大的困难,如同传说中女娲补天那样去挽救中国足球。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秘书的冯建中对我说:“袁主任找了几十个人征求意见,希望找一个能使足球走出困境的人,最后确定了年维泗。但是年维泗家庭的困难袁主任也知道了,从这一点看年维泗的大局观念令人敬佩。” 年维泗虽然只执教了一年国家队,但是《球迷》报的记者采访国家队是很顺利的,有的首都媒体的体育记者想采访国家队还要搭《球迷》报的顺风车。《球迷》报在年维泗执掌国家队帅印这一年,发表了多篇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独家新闻,至今还让不少读者回味。(张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