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 沈祥福告别僵化--评北京4比1横扫青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22:53 新浪体育 | ||||||||
有一种说法是:“球迷是球队的第12人”;对于北京现代而言,“主场是球队的第12人”的说法似乎更加准确——继第2轮4:0狂胜上海申花之后,本轮北京现代又在工人体育场迎来了一场4:1的大胜,只不过这一次的受伤者换成了青岛中能。 上半场比赛直到第25分钟,北京现代才依靠徐云龙的外围远射拥有了第一脚射门。显然,在前25分钟时间里,现代队的进攻组织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或许是由于上场比赛失利的原因,现代队坚持使用了两轮的4-4-2阵型被沈祥福抛弃,不过也没有回到最初的3-4-3,而是局部调整为3-4-1-2,包括阿莱克斯、杨昊以及陶伟等球员的场上位置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比赛开始,陶伟出现在前腰,杨昊则和隋东亮共同司职双后腰,教练组的初衷肯定是希望借助这两名技术型球员一前一后的组织串接,协调整体的进攻。不过,实战的效果并不好——首先在后腰位置上,杨昊有创意的传球不多,多半只是简单串联;而在前腰位置上, 陶伟的跑动穿插不够积极,在徐云龙、耶利奇两名前锋被对手紧密盯防的情况下,一时间主队很难给对手的球门形成威胁。 如果说沈祥福重新上岗之后的执教能力有了某种改进的话,那么这种进步更多地体现在根据对手不同的特点以及场上不同的形势,其逐渐能够做到了相对灵活的调整,而不再是“一条道跑到黑”。 本场比赛到25分钟左右,在看到本队进攻组织持续凌乱的状况一直没有好转之后,沈祥福及时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将陶伟和杨昊两个人的位置进行了互换——杨昊顶上前腰,陶伟退回至后腰。这一“人事变动”很快就显现出了功效——杨昊无休止的穿插[跑动搅乱了青岛人的后防线,而远离了对手贴身紧逼的陶伟也得以从容发挥自己传球的特长,现代队的中前场进攻在组织和实施两个环节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进球表演随即到来。 实际上青岛中能的球员很努力,尤其在防守盯人方面非常投入,只不过一些球员过于轻易的犯规终于吞下了恶果,让现代队抓住一次任意球的机会率先破门之后,客场想要全身而退的目标实现起来就变得无比艰难了。 现代队外援耶利奇攻进了一个异常精彩的进球,一气呵成的千里走单骑,当然这粒赏心悦目的进球也要同时感谢主裁判黄俊杰和青岛数名后卫的“大力协作”——前者充分利用了有利无利的规则在青岛队中场犯规的情况下没有中断耶利奇的进攻;而后者本有足够的时间对控球突破的耶利奇采取战术犯规却犹豫不决。 值得关注的是本场比赛的赛场秩序问题。果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当北京工体诞生的“京骂”在国内其他赛场已经被“大力普及”的同时,工体球迷又开始效仿起欧洲某些赛场外国球迷的“投掷技术”来了——那一幕幕乱扔杂物的景象,看着让人很难和08奥运举办城市所应当具备的人文素质联系起来。 凭借一场大胜,北京现代终于吐出了上轮输给升班马武汉的一口恶气,也再一次显现了自己主场巨大的威力。不过,沈祥福依然面对着手下球队“瘸腿走路”的难题。如果没记错的话,北京人在联赛客场的比赛中,已经是连续39场全无胜绩了。(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