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球市从十年甲A到中超元年 走出“蜜月”面临危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05:00 新闻晨报

  曾经有人说,中国足球是不幸的,但同时它又是幸运的,因为并不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它却拥有一流的球迷。曾几何时,延边体育场边的“树挂”成为风景,抚顺的下岗球迷曾不惜花掉自己和爱人的当月工资,只为获得一张门票……

  就上海来说,这座城市的足球和球迷更是幸福的。上海足球自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乃至以后同城德比的出现,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其他城市球迷所
无法体会的“幸福烦恼”。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足球遭受“假、赌、黑”的侵袭,联赛水平日益下降,直接赶走了痴心的球迷,昔日门庭若市的各地体育场如今门可罗雀。就上海球迷而言,身处大都市的他们有着多样的文化休闲方式,看球自然也就不会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既然你不爱我,我又何必死缠着你,足球和球迷这两种元素,就像相处十余年的夫妻一般,经历了甜蜜的“蜜月期”、婚后的“平淡期”,在刚刚重温了最初的幸福之后,又迎来了严重的“婚姻危机”。

  1994-1996赛季

  球市火爆一票难求

  1994年,中国足协推行职业化改革。上海足球队摇身一变,打着上海申花的旗号参加全国甲A联赛。主教练徐根宝一改过去上海足球“软脚蟹”的风格,提出的“抢逼围”战术对当时的中国足坛带来很大冲击。激烈的拼抢、球员满场飞奔,这种类似全攻全守的打法极具观赏性,申花队也由此博得了“激情之旅”的美誉。1995年逐步完善了“抢逼围”打法的申花队创下了十连胜的佳绩,为上海在时隔31年之后重夺全国联赛冠军。队中的范志毅、谢晖、祁宏、申思、吴承瑛、朱琪等一批队员顿时成为上海城市英雄。

  出色的战绩、激情四溢的打法、拥有众多偶像气质的当家小生,使得上海滩的球迷对申花队宠爱有加。球迷们各取所需:男球迷看门道,女球迷看明星。能容纳35000名观众的虹口体育场几乎场场爆满。“球票有吗?”成了有申花主场比赛周末的流行语。上海对大连、上海对北京、上海对四川这样双方能迸出火花的比赛球票更是要早早预定。在1994、1995年,如果你认识足球圈里的朋友,能通过关系拿到球票,那在上海滩是何等的风光。

  □评价《解放日报》当时曾这样评价火爆的球市: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始,由1993年也门伊尔比德之败催生。1994年,中国足协宣布:“要把打跑的球迷再次请回来。”于是,中国体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职业足球联赛。球市一度火了,由于有了主客场,1995年再次出现买票看球的长龙。门票从过去的5元,提高到10元,后来最便宜的门票也涨到20元一张。一遇到国安与申花这样激情碰撞的比赛,20元的门票能被炒到120元,有时这个价钱都买不着球票。球迷中流行着一句话,送礼就要送球票。

  上海球迷协会秘书长邵国民回忆说:当时的申花队踢球很有霸气,认定要拿下的比赛决不会只拿1分。比赛质量高,当然就卖座,这个道理和看电影是一样的。1995年申花夺冠之后,上海球迷团体注册的人数急剧增加,最高时期在上海球迷协会的注册企业多达50多家。

  78岁高龄的应瑞奇被蓝魔球迷协会称为“老爷叔”,他回忆说:1995年的时候是一票难求啊!好看的球赛球票买不到,我只能待在家里看电视转播。

  1997-1999赛季

  成绩下滑球市回落

  挟1995年夺冠之威,上海球市在此后几年一直呈稳定态势,但申花成绩并不理想,当上了“千年老二”,连续三个赛季全是亚军,而冠军都由老冤家大连万达夺走。这对球市稍有影响,不过“沪连争霸”倒成为一个新卖点。虹口体育场的上座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1998赛季申花主场迁至上海体育场,第一场比赛竟涌入了4.8万人。

  1997年中国足球经历了金州十强赛之败,上海球市和全国各地一样,在经历两年的激情之后逐渐陷入了低迷时期。1999年,申花抛出了大手笔,聘请曾经率领巴西队征战世界杯的拉扎罗尼执教。拉扎罗尼的到来给低迷的上海球市带来过一阵反弹,但其执教申花糟糕的战绩注定这只能是昙花一现,是年申花的联赛排名自职业联赛创建以来首度跌出前三。上海足球球市不可避免地进入“回落期”。

  □评价韩勇在《中国足球俱乐部内幕》一书中写道:1997年,上海赛区全套特甲票77O元,甲票660元,零票最高7O元、最低4O元,平均比上一年涨了1倍。各级球市经过几年的培育之后,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而俱乐部的经营者们在经过几年的运作之后,对市场把握愈来愈准确,他们是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之后进行球票价格定位的。球迷基本上是能够接受的。

  邵国民回忆说:申花夺冠后的两年上海的球市还是不错的,不过之后球市的回落也在情理之中。球队连续几年没有夺冠,俱乐部又没有培养出一些呈上升趋势的球星。

  2001-2003赛季

  球迷分流德比热闹

  2001年年底申花易主,当年的功勋教练徐根宝重掌申花教鞭,上海中远冲A成功,使得上海滩成为中国足坛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同城德比的城市。两支球队之间的恩怨情仇,成为最大看点,虽然2002赛季上海兄弟的联赛最终排名差强人意,但是两场高质量的德比给中国足坛写下了光辉的一笔。2003年末代甲A,多家俱乐部凯觎联赛冠军,呈现战国群雄并起的局面。最终,申花、中远包揽前两名,为上海足坛挣足面子。申花队中的杜威、于涛、吉祥兄弟成为球迷的新宠。

  进入21世纪,上海足坛格外热闹,新势力中远的出现使得上海球市这块大蛋糕不再是申花独享,拉拢球迷成为了俱乐部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中国足球大环境并不好,不过上海球市在某些特定比赛场合如德比、沪连争霸、碰撞国安等,都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2001年中国最有声望的球迷团体蓝魔啦啦队成立,随即分裂,一部分人转而支持中远。德比的较量,也成了球迷之间的较量,上海足坛堪称热闹。

  □评价本报当时曾这样评价上海球市:申城德比异常火爆,可以容纳八万人的上海体育场,除去按照足协规定不能出售的座位以及一些保留票,一共可以出售四万余张球票。中远俱乐部前期售出了三万余张。剩下的数千张球票也在开赛前两天内售罄。精明的中远俱乐部对德比战的球票进行了调价,价格几乎上涨一倍。尽管如此,出票情况还是出人意料地好,球迷们几乎都是不问票价,拿票就走。

  邵国民回忆说:虽然上海的两支球队在末代甲A包揽前两名,但是上海的球市并没有1995年那时火爆。只有上海德比、申花对大连这几场比赛的上座率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球迷的分流,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03年的联赛质量并不高。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