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大连的斑驳记忆:现在不要钱也没人看球了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8:32 南方体育 | ||||||||
大连金州区体育场,正门上方的七个大字,红色早已褪去。南看台外的“金州体育场”五个大字锈迹斑斑。小门厅里,那块石匾还在———“金州体育场建设有功单位”,整整列了60个单位的名字,日期落款为1997年6月18日。 1997年,是中国足球留给金州体育场永恒的历史。十强赛之前,这里被称为“福地”,亲历了大连万达甲A联赛55场不败的历史。10月31日之后,这里永远留下了中国足球的眼
金州 大连是一座蓝色的城市,小,且精致。这里最为大气的,有两样———海,和足球。每每有人提起大连,必先说:美丽的海滨城市,再说:了不得的足球城市。海,不会干涸,永纳百川;但这里的足球,却在“退潮”。 发现之旅下期敬请您关注北京工人体育场。 本版撰稿/王语嫣 ·剪影破落· 这里还做过农贸市场 1997年,为了中国队十强赛,特意粉刷在看台上的“得胜门”的字样,依稀可见。只是如今物是人非。金州体育场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场顶的钢管支架已经生锈,看台上的座位早被雨雪泡得发白,电子记分牌已经多次“罢工”,工作人员搬了块巨大的木板挡在前面…… 寒风呼啸而过,“秃顶”的泛黄的草坪在风中呼呼作响。这里在2004年承担了大连长波队的所有主场比赛。在中甲球队中获得称号———“菜地”。客队凡在此作赛之后,均是气不打一处来,“就这样,还能踢比赛啊?” 这块草坪,曾经也是光滑平整。但现在,无人维护和保养。“你以为我们不管啊?你给钱哪?”一位工人师傅没好气地冒出一句。体育场早就想过补种一些草,但算了算成本,还是放弃了。赶上冬天,只好任由草坪自己冬眠。 金州体育场为自收自支的独立经济体,除了二楼的部分房间作为金州文体局等单位的办公地外,其它部分设施的维护费用全部由体育场自行解决。体育场看台墙外的房间已经全部被租赁出去,一圈下来大概40多家店铺。但这些租金只是杯水车薪。体育场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场地租金。今年与大连长波队签订的场地费用一场为10万左右,按照合同规定一个季度一结。由于目前俱乐部并不景气,俱乐部很少能够按时支付租金。在体育场打过比赛的球队,也多要留下债务问题。体育场无奈,只好腾出精力专门讨债———场地费用没有结清,工人工资就要被拖欠。 金州区拥有人口49万,1997年,足球红极一时,曾出现万人空巷看足球的场景。但现在,球场大门打开,免票请球迷进入,一场也只能来个几千人。金州距离大连只有20分钟的路程,以前常有大连球迷浩浩荡荡来看球的情景,但现在很少有人专程前来。人口流动较少,吸引力不够也成为阻碍金州体育场吸引球队的重要因素。辽宁队2002年时想再回金州,反复考虑,发现金州体育场缺少对广告客户的足够吸引力,赞助商的价值无法得到回报,无奈放弃。 为了生存的金州体育场想尽办法,“开门纳客”是最现实的出路。这里曾经举行农用品货物大集,熙熙攘攘的人流过后,留下一堆纸屑,还有草坪里数不清的脚印。出租场地是被逼最无奈之举,只要你拿钱,踢小场不行,必须花1000元钱踢全场,谁都可以进场比赛———非专业运动员对草坪的践踏可想而知。现在到了冬天,体育场还真是愁了,场地没法踢球,钱从哪里来呢? ·浓缩历史· 曾记否,1997的眼泪 可曾记得,1997年的金州体育场,谁的眼泪在飞?球迷老榕一定记得。当年,他的一篇《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风靡网络。百感交集在其中,老榕强忍着没有流出的眼泪背后,是一颗破碎的心。 1997年9月13日,金州体育场是和着《歌唱祖国》的红色海洋。12万小五星红旗被球迷们擎在手中,800面大的五星红旗被赤膊上阵的球迷舞在空中。五星红旗是前一夜赶制的,为了球迷方便,所有的旗杆用的都是专门定做的塑料。 中国队的男人血性被激发出来。上半时,张恩华制造了一个点球机会,范志毅率先破门得分,中国队1比0领先结束比赛。下半时比赛刚刚进行了9分钟,李明一记石破天惊的射门之后,2比0,所有的人都以为中国队赢定了。但接下来的35分钟,成了黑色记忆。伊朗队4球命中,反败为胜,连中两元的马达维基亚从此成为中国队的“克星”。这场比赛之后,是大楼将倾的沉闷。赛后有队员反复说,我们没有紧张,但他们的确在金州体育场的草坪上跑不动了。 10月3日,下了一场大雨。大连籍的国家队队长徐弘在3万名球迷的齐声呼喊中终于首发上场。万人呼唤的场景,被徐弘称为足球生涯中最感人的瞬间。这场比赛,中国队1比0赢了,进球的是张恩华。 10月31日,2比3的比分久久留在记分牌上。在这场关键性的比赛中,戚务生在全场球迷的“换李铁”的声音中,真的将李铁换下。1比0领先的中国队在第45到第60分钟的时间内被卡塔尔队连进3球。根据后来的形势,如果这场球中国队能够拿下,就可以挺进法兰西。但他们却留下了耻辱的记忆。老榕的儿子说:“今天就是太热了点。不然我们准赢!”说得旁边的人摘眼镜。其实那天真的很冷———只是没能冻住怕冷的卡塔尔人,倒冻灭了我们的希望。 11月12日,中国队1比0科威特队,无关痛痒的比赛。挥挥手,道别这原本充满红色记忆的赛场。 这是中国队第六次冲击世界杯失败。 “现在不要钱也没人看球了” 兴起 1996年,中国足协确定金州体育场为中国国家队1997年十强赛的主场,希冀借助这里的“福气”。 2004年岁末的寒冬,空旷的金州体育场,寒风呼啸而过。一位阿姨头戴蓝色线帽,身穿蓝色大棉衣,两手插在袖筒里,守候在金州体育场大厅内。她打着寒颤说:“这个时候,草黄了,地冻了,体育场里都没人了。”当听记者说起1997年之事时,这位在体育场里工作了十几年的阿姨有点兴奋,但话没几句,她又重新归于平静:“那个时候门外都是排队买票的,现在不要钱也没有人来看球了。” 金州原名“金县”,是著名的体育之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一千多名各类优秀运动员。金县的青年农民、青年工人一直活跃在大连足球百年历史之中。1962年,金县青年工人与大连、旅顺青年工人等共同组建的辽宁工人队,打入联赛甲级队比赛第四名,1997年国家队的主教练戚务生,正是这支队伍的主力队员。 金州体育场始建于1958年,经过两次改造,体育场也仅能容纳12000人。1995年,时值大连市人民体育场翻修改造,大连万达队将主场移至金州体育场。金州体育场见证了大连万达55场甲A不败的空前记录,“福地”之称越叫越响。1996年,中国足协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金州体育场为中国国家队1997年十强赛的主场,希冀借助“福气”,帮助这支号称近几届实力最强的国家队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之梦。 选定初期,金州体育场设施陈旧、设备落后,主席台及安全通道等均达不到安全标准。体育场重建工程于1996年10月26日下午六点破土动工,12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1997年6月18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7月10日交付使用,其间净施工期六个月,这在国内外同规模体育场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创造了奇迹,体现了“金州精神”。剪彩仪式上,金州区领导骄傲地称:“我们的体育场几十年不落后。” 戚务生率队来到大连,来到金州体育场。这支国家队里还有迟尚斌、徐弘、李明、张恩华、孙继海、隋东亮等大连籍教练和球员。站在家乡的球场边,戚务生冷冰的脸角微微抽动,似乎突然感受到了一种胜利的召唤。 一级助推器已经脱卸 渐逝 “足球特区”曾经是大连建设“北方香港”的助推器,城市亮点多了,足球也就逐渐失色。 1997年十强赛的情景,很多球迷可以很完整地浮现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金州体育场记录了中国足球的又一幕悲壮与耻辱。中国足协莫名的“中国足球二流论”更是将不解与悲愤永远留在了这座原本安详的小城。 从此,金州体育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1999年,辽宁队把这里当作甲B联赛的主场,当年即回到阔别的甲A怀抱。2004年,这里成为大连长波队的主场,帮助长波保级成功……但无论这里拥有怎样的成绩,再也不会获得当年万人瞩目的关注。甚至,当辽小虎冲A成功时,这里也不过区区不足万名观众。大连实德俱乐部在合同中写明每年将保证到金州体育场比赛的场次———真正来过的,不过三四回,而金州这块场地也无法保证实德每场都赢球了。 老王是金州体育场的电工,当年,他是朋友圈里的红人。每当比赛前的三四天,就有人拉他去喝酒,海吃一顿之后,反复叮嘱老王想办法将他们弄进球场。而老王还真是提前将朋友藏进施工间或者直播室里,逃避警察的检查。现在,老王能通过关系弄到球票了,比赛前,他兴奋地主动打电话给当年的朋友,可朋友打着哈哈说:“没意思,不来了。”老王常常在沉闷的比赛场边打着哈欠。 李晓光(化名)是沈大高速公路的费用收缴员,1997年,他曾经无比兴奋地统计过:9月13日,中国与伊朗队比赛的当天,有6000辆车经过这里开往金州。他还经常向别人描述,每到比赛结束的时候,回大连的车接连不断,车灯窜成闪亮的“珍珠”。球队一赢球,高速公路经常车辆统统放行不收钱……这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新改造的沈大高速公路宽阔平整,却没有机会承载如此多的情感。 当年在大连球迷中风靡一时的大连开往金州的“球迷列车”,也成为轨道上消失的声波。 金州体育场的兴衰与大连这座具有百年足球历史的城市紧密相联。有人为大连足球写了部书,罗列的国家队中每4个国脚就有一个大连人的名字,罗列着大连各级球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详述大连足球特区建立的过程,的确令人骄傲。但这都是从前,近两年,大连足球越来越乏善可陈。 翻看1993年时大连当地媒体关于足球的报道,原文为“足球特区的名牌效应,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企业界、商业界人士慕名前来,投资建厂。有的经济学家说,足球特区已成为大连建设‘北方香港’的助推器”。 回到现在,飞速发展的大连写下日新月异的城市篇章。城市的亮点不胜枚举,而足球的光芒渐渐远行。金州体育场和这座城市的足球一道,越来越沉默于历史的泥潭中。 ·兄弟场· 用帆布搭起的休息室 大连市人民体育场与金州体育场是大连仅有的两个可以进行正规足球比赛的场地。原来曾经进行过甲B联赛的位于黄金地段的火车头体育场现已成为群众健身的大众场地。大连实德集团规划建造的专业球场已经计划了三年,还没有挥动一把锨土。 大连市人民体育场解放前由日本人修建,1995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投资数亿元翻新改造,座位由3万个增加到6万个,场内设施未有大的变化。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体育场里只有两个小小的运动员休息室。休息室里每次都要派专人把守,防止队员更换衣服从露在外面的窗口和大门“走光”。 更可笑的是,2003年2月的亚冠小组赛,大连市人民体育场不得不临时用帆布遮挡物品,放几把椅子,将仓库改为裁判员休息室。亚足联官员掀起帆布一看,大惊失色。人民体育场里的草坪已经被实德队前任主教练科萨痛斥了四年,2004赛季结束后,实德队得出结论:“我们客场成绩好于主场的原因,是客场的草坪要比主场好得多。” 大连体育场、金州体育场经历着岁月的消磨,落后与陈旧只是自然现象。“没变,没变,和1997年的时候比一点都没变。”想起前面提到的金州体育场看门阿姨的解释,不知是对历史的留恋还是对现实的讥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