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大王 一个阎罗王--王俊生时代VS阎世铎时代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23:00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在中国足协执政8年、工作10年,王俊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阎世铎更短,他接任王俊生后只干了4年。可以看出,“中国足球掌门人”犹如一个烫手山芋,“山大王”也好,“阎罗王”也罢,要想稳坐而巍然不动,那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从烧钱到勒紧钱袋
王俊生在主持中国足协工作期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最火爆的年代,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整个中国足坛都在一片狂热之中。曾有人形容说:“那几年中国的、外国的中国足球支持者们排着长队给中国足协送钱,中国足协官员把所有可以盛钱的家伙拿出来放钱都不够。” 其实,在阎世铎调到中国足协主政后,外界就一直盛传王俊生将被调离中国足协,但时间拖了近两年多,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结束之后,上级部门才正式下调令将其安排到中体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王在离任前接受审计,没有查出涉及有违纪行为的经济问题,但中国足协的财务账上却“亏空严重”,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与前几年的火爆场面相比,中国足球已今非昔比,聪明的老板们不再当“冤大头”,拿着钱像天女散花一样往足球里面扔钱,自然中国足协的金库也变得银根吃紧。外界有传闻,在王俊生与阎世铎的一次交流中,阎世铎不无感慨地说,你走了,把钱也带走了,现在足协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花钱大手大脚了。 阎世铎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阎世铎上台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每况日下,云南红塔、 上海中远相继退出中国足坛,一些有钱的主看到中国足坛的窘状,不是萌生退意就是生怕上了中国足球这条“破”船,弄得中国足协几乎到了“无米可炊”的尴尬境地。 从改革到“权术主义” 可以说,王俊生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主要缔造者,他的主张并最终确定在中国开展先进的职业联赛。尽管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但毕竟中国足球实现了自己的职业化,哪怕仅仅是形式上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王俊生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可能还要晚几年。 另外,王俊生成功地利用赞助商办起了具有升降级和主客场制特征的联赛,使中国足球成功驶入了职业化大道。由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足球管理体制和训练比赛的代表队制逐步过渡到了以俱乐部为主体的足球训练、比赛的新格局,教练员实行聘任制,运动员实行合同制,初步形成了竞争机制。 在建立了职业化的法规、制度等之后,王又相继主持出台了中国足球的转会制度、限薪制度、绿茵工程战略,目的是为了形成足球后备力量,由足协独家抓改为以教委、足协为主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局面。尽管这些措施当时并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但目前它们的作用已经开始体现了。 相比于王俊生,阎世铎没有过多的可圈可点之处。当然,国足成功冲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他常挂在嘴边、不可多得的值得炫耀的事儿之一。而由他牵头创立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也只是一副换汤不换药的模样,除了性质更为恶劣的北京国安、大连实德罢赛,黑哨、袭裁、赌球这些在甲A时代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超元年一样也没有少。 王俊生确实挨了不少骂,可是他牵头出台的不少改革措施确实对中国足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阎世铎呢?自去年10月发出“中国足球要大改、快改”的言论后,面对着投资人的逼宫,实质性或者说真正付诸行动的几乎不见,这也给人留下了“只会玩权术主义”的口实。 当然,两位中国足球曾经的掌门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挨了不少骂,最终下课了。1997年国足兵败金州,1999年“中国历史上最强的一届国奥队”的霍家军最后没能冲破韩国壁垒,以及后来的“渝沈案”,迫使王俊生无奈地离开了足协副主席的位置;而阎世铎在国足打进2002年韩日世界杯,并于去年牵头创立“中超联赛”后,好日子总算熬到了头。(秦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