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利益不保 俱乐部造反难免--元年中超 急退到90年代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0:05 体坛周报

  记者马德兴北京报道 曾被描述为“天堂”的中超联赛,元年即遭遇重大挫折。由于恶性事件不断上演,联赛“品牌”和“形象价值”大幅下滑,中超“钱袋”也随之急剧紧缩,甚至回到了甲A联赛中期的水平,这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1994年,当中国足协正式推出职业化的甲A联赛时,由于本身在经营方面经验尚浅,只好委托国际管理集团IMG负责经营,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承包合同。第一年甲A联赛,冠
名权仅卖了120万美元合100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达到200万美元,以后逐年按5%递增,态势良好。在这个5年合作中,足协在商务开发上毫无经验,而地方俱乐部也只是尝试,不过,俱乐部平均每年可以从足协拿到450万元人民币的分红。

  因而总体来说,地方俱乐部与足协之间这段时间内的配合还是不错的,这也使得甲A联赛的“品牌”价值得以提升。所以,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在1999年开始第二个5年合作时,仅联赛冠名权这一项,就达到了近1亿元人民币!

  不过,第二个“五年计划”却深藏着隐患。计划初期,俱乐部最多一年可以分到650万元,最少也能拿到400万元。但与此同时,中国足协也开始了“资本积累”,位于香河的中国足协基地正式动工。此基地预算虽为1亿元,但实际成本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虽说是为国字号兴建,但其中大部分费用却来自于联赛收入。不过,在甲A时代的最后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联赛冠名权和赞助费已经大幅度下滑,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各地方俱乐部的分红必然随之减少。利益得不到保证,“造反”也就难以避免了。

  2002年,各甲A俱乐部好歹也拿到了450万元人民币的分成,但到了2003年,各甲A俱乐部的联赛分成却仅仅为120万元!时隔一年,分成居然少了近3/4。足球市场作为中国体育市场最大的一个块,一年居然只能拿到120万元分红,这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因为就连2003-04赛季的CBA各俱乐部,一个赛季也拿到了300万元分成,足球居然“斗”不过篮球,俱乐部老总“拍桌子骂娘”也就不足为怪了。导致2003年联赛分成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IMG。由于该公司突感商务运作出现严重危机,在2003年年初的厦门俱乐部工作会议期间,经协商之后将球场的第二圈广告牌全部交还给了俱乐部自行运作,但是,少一圈广告牌就少了300多万元人民币,这让一干俱乐部老总们异常困惑。

  中超联赛元年,各地方俱乐部已经从中国足协处分到了300万元。从目前情况看,想分到更多的“羹”,可能性非常小。于是,这个数字也就仅仅强于甲A联赛的最后一年,甚至退回到了甲A前5年的水平。当初,中国足协全力推出中超联赛,指望能在甲A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但现实证明这似乎只是“一厢情愿”,至少2004年如此。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卡特VC系列特辑


墨西哥Dunk Low


Lebron II low


Air Jordan XX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情人节滑雪火热报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