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辽足总是穷 神秘资金救急--4天亲历清账风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09:32 球报 | ||
1月15日晚上9点整,辽足俱乐部向中国足协传真了本部的《2004赛季报名人员工资奖金发放确认表》,成功地换取了2005赛季的中超注册资格。一场曾经声势浩大、奇峰迭起的拖欠风波以及与这场风波同步而行的辽足注册危机,至此彻底被消弭于无形。 传真发出的一瞬间,俱乐部的一位官员挥去头顶的密密汗珠仰天长舒一口气:“总算搞定了!噩梦终于结束了!” 的确,如果你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天内究竟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内幕,你也一定能体会到所有当事者心头那种“鬼门关前逃生”的感觉。我们不妨将目光回望,定格过去四天里的离奇剧情——— 1月12日 三路人马紧急筹 钱前线将士暂缓起义 1月12日是揭开风波高潮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一天之前,正在海口冬训的辽宁队全体队员刚被“王新欣与张永海即将回归辽足”的传闻搅扰得心神不宁。众所周知,去年年底,辽足俱乐部刚刚与深圳健力宝俱乐部达成一宗口头交易,后者愿意出资400万元将辽足的两员主力大将王新欣与张永海租借至本部帐下。如果这桩买卖顺利做成的话,那么套现400万元的辽足俱乐部会很从容地解决拖欠问题,这种“卖血救急”的模式也是往年一直被辽足俱乐部所反复使用的.“良策”。但是1月10日左右突然传出王张二将与深圳健力宝俱乐部谈崩的消息,辽足队员迅速了解到,他们两人均已撤出深圳队的集训营返回沈阳家中休整。“没有了这400万,俱乐部拿什么给我们补工资?”这个巨大的疑问萦绕在每一名队员的心头,餐厅很快便成为大家商议应对之计的固定场所,每一次用餐都会成为一次研讨会,“抱怨与咒骂”成了众口同享的下饭菜。在训练场上,队员们也总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来探讨这件事情,新上任的助理教练隋岩忧心忡忡地指出,大家在训练中要是一直都这样无法集中精力的话,那么训练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海南集训营里的这种情绪很快被留守在沈阳大本营的俱乐部高层获悉,执行董事张曙光带着几位俱乐部副总多路出击,力图尽快解决资金危机,抚平球队的激愤与惶恐。一方面,辽足继续同深圳健力宝方面进行斡旋,希望能挽回“租借王张”这笔买卖;另一方面,辽足加大了向主赞助商中誉集团催要赞助款项的力度,如果与中誉方面的合同能够全部得到兑现的话,解决600万元拖欠也不会是太过艰巨的任务;最后,还有一位副总接受俱乐部指派专门负责“多方借款”,一旦前两条道路都没走通,辽足便只能信赖于银行信贷或者是其他途径的借记手段来解决问题,该副总透露说,俱乐部大领导甚至对自己交待了“万不得已之际,借高利贷也在所不惜”的心理底线。 三路人马撒出去不久便都迅速反馈回了利好信息,三套解决方案都有望取得实质性成功。这种光明前景令俱乐部高层十分兴奋,在他们的指示下,总经理助理郭继荣在12日下午的训练结束后给肇俊哲、徐亮等几位核心球员打去电话,请他们告知球队:“俱乐部基本上已经筹到了足够的资金,15日之前拖欠大家的工资肯定会全额打到大家卡里,请大家这几天勤查着点自己的工资卡,不必为此担忧着急。”闻听此言,球员们恢复平静。 1月13日 资金筹备节外生枝 球员准备作鸟兽散 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1月13日,辽足俱乐部方面突然传来坏消息,辽足集训营中呈现出一派人仰马翻的混乱场景,甚至于铁帅王洪礼一时都失去了对球队的控制力。 这一天上午,辽宁队的整体氛围热烈而融洽,很多球员在去训练场的路上就一直在乐滋滋地念叨,自己已经让家人去查自己的工资卡了。“要是中午钱就进账了,我立马请全队进城吃海鲜去!”有人甚至这样兴奋地大喊了起来。这堂训练课上,王洪礼甩出了大运动量方案,但是没有一个队员喊累。 就在前线沉浸在工资即将或者已经到账的喜悦中时,辽足俱乐部却意外地遭受了沉痛打击。首先,深圳俱乐部在13日上午明确表态,王新欣与张永海的租借成行可能已经微乎其微,这意味着辽足在这笔交易上所寄予的套现400万元的愿望基本上全部落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与此同时,中誉汽车集团也作出回复,由于辽宁队在2004赛季中丑闻频频,未能在实际上给他们的品牌价值带来多少正面提升效果,这与双方签定的赞助合约的初始精神难以吻合,因此中誉方面不会马上全额支付赞助款项。这两路筹资大军同时碰上难以逾越的瓶颈,辽足顿时陷入了一个尴尬无比的境地之中。 中国足协规定的注册截止时限已经逐渐逼近,到底怎么做才能令旗下球员在工资发放确认表上签字?左思右想都没有可行之策,无奈之下,俱乐部只能寄希望于球员的“高觉悟、贵品质”。13日下午,俱乐部一位财务人员与主教练王洪礼通了电话,后者被告知,由于俱乐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突然遭遇节外生枝的变故,因此可能无法在15日之前将拖欠工资补发齐全,“希望球队理解俱乐部的难处,先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字,帮助俱乐部完成联赛注册工作,俱乐部会尽快将拖欠工资补齐。” 下午的训练开始前,王洪礼向全体队员转达了俱乐部的精神。原本整齐站队的球员突然炸了锅,老王的话还没讲完大家就一轰而散,直接跑到场地另一端一边愤怒地声讨俱乐部一边开始做准备活动。这堂训练课全程充斥着火药气息,队员们的一招一式似乎都在宣泄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恨意。训练尚未结束,就有两名队员因为射门时用力过度而受伤退出。当晚,肇俊哲、王亮、徐亮、郭辉、臧海利、张海峰、袁哲、张考、朱锴、刘斌、马东波、陈兴包括刚刚归队不到24小时的外援雷比,在晚餐时又召开了非正式的碰头会。大家在仔细研究了中国足协的相关规定后达成共识,如果俱乐部不能在15日之前把拖欠工资补齐,那么他们将集体拒绝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字。 “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那样的话,辽足将无法得到注册资格,俱乐部被视作是自动解体,我们都可以成为零身价的自由身。”很多人立刻开始梳理自己脑中的关系网络,积极考虑转会他乡的事宜。也有一些队员主张16日立刻返回沈阳家中,他们甚至到前台去查询了航班状况。个别比较理智的队员认为,还是应该先在海南参加完第一次体测再离开,毕竟体测合格是自己的上岗资格,不管在哪踢,都得过这一关,所以没必要把此前的体能储备都毁于一旦。 1月14日 神秘资金火线救急 账目糊涂拒绝签字 海南与沈阳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有发达的现代通讯作桥梁,瞬息之间对方的情态便可尽在掌握。 球队在桂林洋基地里积极筹划“起义”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俱乐部高层的耳中,感到事态严重的张曙光再也无法做到泰山压顶不变色,14日一整天,他都冲在筹款最前沿。有人透露,其实张曙光本人就是个财资雄厚的大富豪,他甚至比球队的上任老板曹国俊更有实力。但是张曙光并不想动用自己的老本儿,像张海那样“利用一具空壳来循环生利”的投资模式才是他一直最为向往的。然而这一次,张曙光似乎真的被逼到了“动老本”的边缘,如果24小时之内无法摆平拖欠风波,那么辽足俱乐部就将失去一切存在价值,所有的投资方都将血本无归。 就这样,张曙光终于在十万火急的垂死关头出手了。14日上午,他先将俱乐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大骂了一通,指责他们不应该在前一天向球队投出恐慌炸弹。然后张曙光便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整整一下午,有人说这一下午他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停的打长途电话,也有人说他在这个下午已经飞到张海面前向其发出了SOS求救,更有人猜测张曙光利用14日下午精心整理了自己的个人财务状况,做好了调动个人资金填坑的充分准备。 在张曙光人间蒸发的那几个小时里,辽足队员也进一步明确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具体内容,有人甚至把上届教练班组的4名成员马林、何剑波、程强、于明以及被俱乐部挂牌的7名球员,还有前途未卜的两大主力王新欣和张永海,一同笼络到了拒绝签字的阵营之中。 晚餐前,张曙光重新浮出海面,他亲自给球队打来电话,表示自己已经通过某种渠道筹足了600万元资金,15日之前保证可以补齐所有欠款。有人询问资金来源时,张曙光闪烁其辞不予正面回答,只是含混地表示“是大股东投的钱”。但是神秘资金的来源并不是辽足队员关心的重点,张曙光的这个简单的补发承诺更无法令队员们100%满意。晚餐过后,13名当事者第一次坐在一起召开了正式会议,在这个长达45分钟的会议里,产生了一项全体通过的决议,那就是要求俱乐部务必在补发工资的同时,把明细账单也传真到每个人手中,“我们不能签一笔糊涂账,俱乐部怎么扣的税、怎么执行的效益工资、怎么统计的出场时间、怎么核算的浮动奖金,我们都得搞得清清楚楚,有任何出入我们都不会签字。” 当晚8点,队长肇俊哲代表全队把这种想法反馈给了张曙光,张曙光考虑了近半个小时之后表示可以发放明细账单。结束这次通话后,张曙光立即指示俱乐部工作人员连夜整理每名队员的明细账单。 1月15日 难受煎熬将就签字风波 过去问号未了 等待有时候是最煎熬人的一件事情,1月15日上午的训练,就因为贯穿着这种等待情结而令许多辽足队员都有强烈的受煎熬感觉。 中午结束训练之际,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操起电话查询自己的工资卡账户,果然卡里已经被打进了与自己预期基本吻合的一笔钱。中午饭过后,俱乐部将明细账单也传真到了桂林基地,大家立刻开始仔细核对自己的进账数据。很快结果便清晰地浮现了出来,但却是两种面目。抛开外援雷比不论,其余12名队员中,6名主力队员的工资发放结果分毫无误,而6名替补却分别被扣掉了1.5万元至3.5万元不等,扣发的原因是这些替补队员的总出场时间没达到工作合同中写明的百分比。6名替补队员认为这笔钱扣除的不尽合理,当初签约时并未注明要把中超杯和足协杯的场次也算在分母内,结果俱乐部却在统计时这样做了,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出场概率无法达标,因此他们觉得非常冤枉。 下午训练开始前,几名助理教练又特意在做准备活动时专门提醒那几名替补队员,不要因为心里有气而精神溜号,那样很可能造成受伤。果不然,一对一对抗训练刚刚开始,就有一名上赛季的替补队员扭伤了脚腕。 晚餐结束后,助理教练唐尧东拿着工资发放确认表一一走进相关人员的房间让大家签字。不到15分钟,所有队员都签字完毕。一名替补队员说,自己看到那些大牌球员都已经签字了,只能跟着签字,“我们即使提出异议也不会有人理睬,纯是自找没趣,还不如直接签了拉倒。年年都是这样,年年都是我们这些替补队员吃亏,大家都习惯了。”不算后记风波似乎平息。 辽足俱乐部副总经理黄祖钢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俱乐部为球队发放了700万元的资金,“有100万元是我们追加给球队的,俱乐部就是想通过这个举动告诉球员,俱乐部时刻都把球员利益装在心中。”队长肇俊哲也立刻作出回应:“我们球员也始终在大方向上与俱乐部保持一致,现在问题解决了,一切都重新OK,我们一定会搞好备战工作的。” 但风波真的过去了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全程跟踪,记者真不知道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关系如此势同水火。按劳付酬本是天经地义,偏偏弄得如此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比电视剧里的情节还要离奇。 如果不是中国足协清欠生死令,辽足俱乐部会如此火速补齐球员工资吗?这次了结了,下次呢? 辽宁队,为什么穷的总是你? 作者:邱国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