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专家剖析中国足球:阎世铎挑战国家改革大计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09:49 体坛周报 |
特约记者黎晓斌报道 中国足球的命运急坏了社会各界,8日下午,社会类报纸《深圳晚报》和经济类报纸《第一财经日报》合作举办“中国足球高峰论坛”,邀请国内足坛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足球的出路,其中多有肺腑之言和犀利批评。 利焕南:必须打击官哨 卖掉深圳金鹏俱乐部后,利焕南对于投资足球就失去了信心。在保持房地产和百货业投资的同时,他在深圳郊区办了金鹏学校,立即受到家长追捧。但利焕南始终关心中国足球,凡是中国队的重要比赛,他都会赶去助威。以下是他的感叹: 作为一名曾经的球队老板,在搞足球的两年时间内我有很多亲身体会和切肤之痛,我首先想说:中国足坛的“官哨”不除,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很难建立,投资者的热情也会因此被扼杀。 1997年正是我经营的深圳金鹏队冲甲A的一年,当时球队内部环境非常好,队伍也很有战斗力,但就在冲A的最后三轮,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令人难以相信的事情。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是1997年10月8日,我们客场挑战上海浦东队,上半时我们2比0领先,下半场其实守一守3分就到手了,因为我们实力完全在浦东队之上。没想到下半场刚开场4分钟,我们被判点球,5分钟后裁判又把一个明显禁区外的犯规判成了点球,之后我们门将又被罚下……就在足协“官哨”的吹罚下我们输了,后面两轮情况也都有类似的“官哨”问题,到最后我们的队员全都懵了,在这种吹罚下我们根本就没办法踢了!本来最后三轮拿3分我们就可以冲A成功,但我们拼尽全力只拿到了1分,在奋斗目标就要完成的时候,“官哨”就这样活生生将我们的梦想扼杀了。 曾雪麟:我死不瞑目 我和年维泗最近交流过,大家都觉得,现在的中国足球可以概括为“脏、乱、差”三个字,“脏”就是假、赌、黑;“乱”是指赛场、经营、管理秩序;“差”指的是各级国家队、俱乐部队的成绩。我们搞了一辈子足球,现在实在是都不愿意看了,很伤心啊。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从文化大革命到现在,中国足球没有创新。指导思想一直没变,那就是“稳固防守、快速反击”。但是进攻质量很差,用的都是那一套长传冲吊,又或者两边下底,什么时候真正静下心来研究过进攻组织?因为那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见效慢;不像抓防守,一下子就能看到效果。 中国足球必须以现代足球的全攻全守为基础,以进攻为主。青年训练要从练身体彻底转变到技术的培养上来。投资人也好,俱乐部也好,首先要保证进攻;联赛的管理者,要想尽办法倡导进攻。 贺老总说过:三大球不翻身,死不瞑目。我想说:足球不翻身,老曾死不瞑目! 毕熙东:足协挑战改革 管办分离和政企分开实际上早在1998年人代会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罗干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对于那些政府不好管、管不了或者管也管不好的,就交给市场。 中国足协在法律上的依据是“体育法”和“国际足联章程”,在法律上的运用采取了“为我所用”的变通方式。“国际足联章程”规定了各国联赛的所有权归所在国足协,但是同时足协应该是选举产生的,是非营利机构。而我们的足协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足协主席都是上级指派的。 中国的俱乐部辛苦折腾一年,到头来只能分到300万,而一点投资没有的足协可以留成2000万。按照股份制章程,就算中国足协是管理者,他们的股份也不能超过20%,而他们的分成远远大于这个比例。 我们知道,“体育法”是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但是“公司法、企业法和投资法”是大会通过的。两相对照,后者是上法,前者是下法,下法与上法抵触的时候,要绝对服从上法。而足协现在藐视一切法制法规,阎世铎不是在对抗改革,而是在挑战改革。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