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退民进 中能必有所图--首张青岛牌 重召汤乐普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17:01 南方体育 |
□本报记者许绍连报道 血¥疑 岛城之变 青岛颐中转让了,上海国际有钱了。两条消息既涉及资本的流动又疑点重重,于是我们不得不把中超的血液标本拿到放大镜下审视。是资本大鳄病毒蔓延还是血液正常循环,中国足球的多事之秋,许多事情都变得可疑。12月15日,大型国企青岛颐中集团与一家叫中能集团的青岛民营企业草签了转让协议,中超名额和一至四线队仅售1600万。有人开始怀疑又是“实德系”在作怪。但这家一夜成名的民企却如所有涉足足球的企业一样有着足球之外的“小九九”,而这也不过是中国足坛“国退民进”事变的再次重演。 在12月15日之前,青岛中能集团不要说在全国是无人知晓的“小字辈”,就是在青岛也一直处在海尔、海信以及青岛啤酒这些大企业的阴影之中,所以,当中能收购青岛颐中队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第一时间的反应便是打探“中能究竟是何方神圣”。甚至有人已经把它划入“实德系”的版图。对此说法,不但中能集团董事长乔伟光矢口否认,而且在青岛足球圈一向以直言快语示人的王守业也以无比坚定的语气告诉本报记者:“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中能不是实德系。乔伟光跟徐明没有任何的关系。” 乔伟光不认识徐明 查看中能的“家底”:三层楼房的厂房、300余名的员工以及1亿余元的总资产,如果拿着这样的“硬件”去和国内任何一家中超俱乐部的上属公司进行比较的话,也同样可以说是绝对的“小弟弟”。但对于中能是“实德系”的说法,乔伟光表示他根本不认识徐明,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企业也是在青岛一步步做出来的,甚至从事电缆这一行也是从那父亲那里传过来的,中能集团与大连实德集团没有任何的业务联系。 王守业见证收购过程 王守业坦言,他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为中能在收购颐中的过程中,乔伟光曾经不止一次跟他进行过交流:“如果真的是实德系,还何必费这么多口舌,直接买下来不就得了?!”因为这样的交流,王守业认为,中能集团敢于在这个时候接下一支中超球队,与乔伟光“爱球”是绝对分不开的:“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了当年海牛队比赛的情形,比分、场景都说得非常清楚,老实讲,虽然我是当时的亲历者,但有些东西连我自己都已经忘记,他居然还能记得如此清晰,可见他对足球的感情不一般。” 与此同时,对于乔伟光这位34岁的老板,王守业还有着这样的印象:“我和他都是青岛市政协委员。从交谈的过程可以看出,他应该属于那种大智若愚的类型,说话不快,感觉很憨厚,脑子非常好使。” 搞足球为促进房地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界几乎一直都是将中超视为“烧钱行业”的背景下,“爱球”并对青岛足球如数家珍的乔伟光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进入这一行对于自己只是资产过亿的企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王守业笑言:“搞职业足球当然不可能不花钱,但一旦利用好这个资源,说不定它也同样可以带来更大的收获。比如说,中能旗下便有一家房地产公司,而现在青岛的房地产业正处于很火的阶段,如果搞足球能够促进这一块的话,不就有可能不亏反赢吗?更何况,中能旗下的公司与产业还有电缆、化工等多个项目呢?” 事实上,由于乔伟光购买青岛颐中俱乐部总共只花去了1600万元,而贝莱特冠名球队的合同还有一年的期限,仅此一项便可以拿到1500万元的“广告费”,如果再加上其他商务开发以及足协的分成,俱乐部实现2500万的进账应该并不困难,如是,对于中能来说,只要再增加2000万元不到的投入就可以满足球队运转一年的需要了,而如此投入事实上早就已经在乔伟光的“预算”之中了。 第一张“青岛牌”,重召汤乐普 中能来了,新老板明年会怎么做?记者得到的信息是:乔伟光在确定入主青岛颐中队的同时,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运营思路:打“青岛牌”。 作为乔伟光打“青岛牌”的第一步,他请回了今年中途下课的青岛少帅汤乐普。虽然后者在接受青岛记者采访时声称自己正在北京参加职业教练员培训班,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周一的时候完成了报到,然后便悄然返回了青岛。有迹象表明,汤乐普不仅是乔伟光心目中当然的主教练人选,而且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汤乐普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他在青岛队的“回归”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由于曾经是青岛海牛队的球迷,因此有消息称乔伟光一度想将当年海牛队的创史人王守业重新请回来。对此,王守业表示:“我感谢小乔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一方面我现在在海利丰干得还不错,一方面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就是为青岛带出第二支中超球队来,所以,我还是会选择在海利丰继续干下去。” 大范围地使用青岛籍球员则是乔伟光“青岛牌”最为核心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队员都可以继续留下来。事实上,酝酿接手球队的同时,乔伟光便已经对自己球队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由于杨为健带领的二队球员夺得了今年全国青年联赛的亚军,多名球员已经被看好可以进入一队,因此,将一些还比较容易出手的球员推向转会市场,也已经变得再现实不过。而这份对于部分球员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名单,估计在转让手续正式完成后很快便会在熟悉球队所有情况的汤乐普的“参考意见”下正式出笼。 □许绍连 8年投入近4亿,颐中赚了? □本报记者组报道 颐中退出的传言在传了两三年后,终于变成现实。但仅在年初转会周挺、吕刚、陆峰三人身上便已经投入了1800万的颐中,为何最终以1600万元的“亏本价”就将整个俱乐部及四支球队全部转给了青岛中能,还是让很多人都有些看不懂。对此,一位知情人士直言:“颐中本来就是不花钱得到青岛队的,再加上这几个月来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解套’,所以对他们来说能够有人接手就已经很开心了,哪还顾得上价钱之类的东西。” 从1996年底以“接管”的形式入主青岛队,颐中集团在8年的时间内为球队投入了3.5亿到4亿的资金。如果单纯从这个数字来看,颐中以目前这样的方式脱身显然是“亏大了”,但是,一位青岛足球圈人士给出的答案却是:“颐中不仅没亏,而且还肯定有赚,并且更为重要的还是富了一批人。”按照他的分析,颐中集团因为足球在青岛得到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带来的利益却肯定在投入之上:“这几年青岛的房地产业一直很火,颐中因为足球没少在批地方面得到优惠政策,就凭这一块就已经足以让他们‘满载而归’了。” 至于为何是“富了一批人”,这位圈内人士则笑着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前几年青岛队为了保级,可没少付出‘公关费’,得到这类好处的各方人士应该是想不富都不可能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企的颐中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足球,与山东省有关部门要求国企只能用第三产业的收益来投资足球的政策转变也有直接关系。 球员老板·集约足球 □特约记者华安青岛报道 新东家起底 乔伟光,现年34岁,青岛人。8岁至15岁在少年体校学习足球。从16岁起,乔伟光开起了出租车,随后做家电生意,1987年,他在东营成立华贵办公自动化公司、华贵大酒店,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1993年,他开始了为他带来重大成功的电线电缆销售、加工业务。如今,他于 1997年创办的中能集团已经成为年产值1亿多元、纳税400多万的民营科技集团公司,固定资产超过2亿元。 从一个超大型国企到一个中型民营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青岛足球的东家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能集团及其董事长乔伟光,成为青岛足球的焦点话题。这个34岁的年轻企业家究竟是何方神圣,敢于接手颐中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记者对此多方打探,揭开了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曾经是个专业球员 作为青岛知名的年轻企业家,人们大多只看到乔伟光在商海中的长袖善舞,很少有人了解到,他还曾经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据乔伟光介绍,他从8岁开始进入海泊河少体校学习足球,在那个时候,成为足球运动员的想法一直占据着他的脑海。直到15岁时,由于种种原因,乔伟光才离开体校,而当时和他一批的球员中,很少有出类拔萃者,至今无人活跃在青岛足坛。从16岁起,乔伟光开起了出租车,随后做家电生意,1987年,他在东营成立华贵办公自动化公司、华贵大酒店,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1993年,他开始了为他带来重大成功的电线电缆销售、加工业务。如今,他于1997年创办的中能集团已经成为年产值1亿多元、纳税400多万的民营科技集团公司,固定资产超过2亿元。 投入产出要成正比 对于乔伟光的成功,他的朋友这样评价:“他在营销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天赋,头脑非常灵活,经常涉足一些新产业来开拓市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乔伟光今年把目光瞄准了足球———这个自己儿时的梦想。 不过,青岛足球历来有黑洞之称,其内耗之严重令人心惊,对此乔伟光不愿多谈,但他还是透露,会在管理模式上有一个转变,“用民营企业的管理手段来搞足球。”乔伟光表示,每年对球队的投入不会有大幅度减少,但会更加注重效率,投入和产出一定要成正比,不会盲目乱花钱,“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而集约管理,这也正是中能集团的企业文化精髓所在,正如记者在中能的生产基地看到的那样,一个三层的小楼,两个生产车间,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个集团公司,倒更像是一个中小企业,但就是这里每年产出1亿多元。乔伟光对记者表示,民营企业最注重的就是“效率”二字,而对于球队的管理,乔伟光表示将更加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主要通过内部挖潜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内外援的引进上要把握“实用”二字,切实引进球队位置上最为需要的人选,这也符合他部下的说法:“他是一个足球方面的专家,对中国足球和青岛足球的发展都很有研究,绝不会盲目行事。” 国退民进”,醉翁之意都不在球 □刘皓 1600万,这是传闻中青岛足球的转让价格,退出的是作为大型国企的颐中,接手的是作为民企且注册资金只有2000万元的中能。按照颐中经营青岛足球8年累计投入近4亿的事实对比,中能拿出的这16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 但数字在这里已经不能说明问题。首先,颐中退了,这是继红塔之后又一家以烟草业为主的大型国企退出中国足球,同时也是继力帆之后又一家民企的介入。它所说明的是两个事实:虽然足球包袱太重,连大型国企也无以为继;但早已被预言的足球领域的“国退民进”格局却在悄然形成,说明足球仍然有搞头。 玄机大概就在这里,进入的和退出的,大家醉翁之意都不在球。 青岛是国内少有的足球基础厚实的城市,青岛经济的发达不需要多说,青岛市政府对足球的重视更不需要多说,三者结合起来,说明在青岛搞足球是不应该没戏的。就像每一个投资足球的国企一样,颐中集团在市政府那里也获得了不少的收益,如果没有猜错,这种收益也会像所有介入足球的国企所需要的那样,不外乎是诸如批地、免税之类的政策倾斜。而任何一级政府所给出的这种政策倾斜都是有限的,当上限毕现,必然就是国企退出的时候。颐中喊着退出已经不止一年半载,现在1600万就低价转给中能,与其说是扛不住了,不如说是没法再在政府那里拿到更多的优惠了。 颐中低价转让,说明中超俱乐部目前确实也就值这么多钱,与以前中超准入门槛超高的事实比较,目前这种格局倒确实是民企进入足球的好时候。回到青岛足球的个案,以中能不同于颐中的产业结构,如果它也想在政府那里获取期望中的收益,也未必不能如愿。因为只要青岛市政府还管足球,谁接手俱乐部政府方面都会给予支持态度。中能是经济规模远远小于颐中的民企,其胃口自然没有颐中那么大,政府方面应付起来自然不会太吃力。而中能总裁作为青岛市的政协委员,于政治角度讲,于建设精神文明角度讲,由他们来搞青岛足球,于己于人都是“双赢”格局。 虽然以目前中国足球的险恶环境,还不可能有民企真正从经营足球的角度去入手,但理想中的“国退民进”仍然不应该是这种形式。一方面宏观调控部门从政策上的引导确实也没有做到家,更重要的是现在缺乏真正成功的个案。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出现颐中转让中能这样“国退民进”的老调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