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刘春明:明年有信心带好球队 不想只当救火教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16:36 《球迷》报

  赵焱

  2004年,刘春明已经安然走过。甚至安然这个词对于他来说都显得有些轻飘,因为他作为一名救火队员,却带领天津队创造了第六名的职业联赛历史新高。

  尽管泰达俱乐部还没有正式公布谁将成为新任主教练,但刘春明既是目前惟一合适 的人选,他自己也有这种意思。

  如果最终天津队真的继续由刘春明统领,那么———

  2005年,对于刘春明而言,注定将是更为艰难的一年。

  中超联赛仍旧有升降级、天津队的整体实力并无质的飞跃、很难引进非常优秀的内外援、明年天津队势必还要争取成绩上的更大突破……无论谁来执教,都必须直面这一系列难题。

  刘春明的2005年,应该怎么度过?

  本报记者赵焱

  明年我有信心带好队

  刘春明这几天消失了,很难有人找到他,因为他决定利用这段难得的假期好好放松一下,让自己紧绷了将近六个月的神经彻底舒缓一下,于是他选择了到香港旅游。其实随着昨天刘春明返回天津,他的短暂假期也便宣告结束了,接下来他又要重新回到现实中,面对天津队中许多亟待解决和决断的问题。

  虽然没有能在近日再次对话刘春明,但事实上几乎每场联赛之后记者都要到他的房间中坐一坐,聊聊天,而在赛季结束后他也曾在不同场合和记者谈及自己这一年尤其是下半年的执教感受,以及球队中所发生的变化,也可以看作他的自我评定,也可以视为他对自己的一番重新定位和思考。

  【关于自己】

  刘春明在今年夏天接替戚务生,担任起实质意义上的天津队主教练,其实多少有些“免为其难”,这倒并不是说俱乐部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而是刘春明自己当时并不十分热衷于主教练这个名分,他的态度是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球队摆脱困境,但对“主帅”的名分并不感冒。早在2003年年底,在天津队选帅开始之初,有关领导就曾找到刘春明,希望由他率队征战中超元年,但被那时刚刚从国青队解甲归田的刘春明婉言谢绝了。

  很难说刘春明在机会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是否有过犹豫,或者是顾虑,毕竟谁都清楚天津队是洼难趟的浑水,何况在年中那种几近绝境的情况下。不过刘春明毕竟挺下来了,无论围绕他有着多少争论,他本人还是非常知足,因为自己没有成为天津足球的罪人。

  ———我认为自己这一年老了很多,因为需要想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干的事情也太多了,而且工作再怎么累都无所谓,最关键的是无时无刻不存在压力。即便是在联赛取消了降级之后,外界以为我们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其他球队也都彻底放松了,但实际上谁和我们打的时候也没有要“放”我们的意思,而且球队没有保级压力了,但还要全力争取最好成绩。抛开一些大道理不提,年底的成绩和球队每个人的命运、收入等个人利益都有着很大关系,作为教练组组长,我能不紧张吗?不过压力有时也是动力,不管是做人还是带队,甚至是作为球员参加比赛,更多时候都是为了争一口气。

  没错,我说过自己很多时候都感觉到精疲力竭,联赛期间没睡过多少安稳觉,甚至有时觉得比带国青队时都累。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天津队最终还是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慢慢地走上了正轨。我也实现了最初接手球队时的诺言———没让天津队毁在我手里。

  我知道外界对我的评价很多,非议也不少,但我一直持一个观点:当时那种状态下,谁敢接天津队?天津队当时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谁来干都得“扒层皮”,谁也不能将球队的问题在短期内彻底解决。有些批评的确是为了球队好,但有些恐怕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我在接手时就想到了后果:大不了以后不干了!这也就是最底线了吧,所以我告诉队员,就按照教练的部署打,就按照教练的计划练,有什么事我扛着。

  【关于2005】

  时过境迁,如今再与刘春明谈及明年天津队主教练问题时,他已经不再闪烁其辞,虽然他还是依照自己的个性,低调地重复着“一切还要由领导决定”之类的回复,但从内心而言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天津队中超“前六”的名次实实在在地让他腰杆硬了许多,也许更让他增添了自信。

  尽管刘春明始终没有对外宣称自己觊觎主教练的位置,但他并非没有想过“扶正”的问题。“我不怕临危受命,但不希望永远只当救火队员。”这是记者在与刘春明的接触中,听到的最痛快的一句话。

  ———我上任初期外界也经常说我没有率领一线队的经验,但有多少教练一上来就有这种经验和经历?不都是在不断地实践和锻炼中积累起来的吗?通过这一年我感觉自己提高了不少,主要体现在带队的思路、处理一些突发问题等环节上。还有人认为我们这个教练班子过于年轻,其实我和王指(王建英)岁数都不小了,刘指(刘学宇)也都四十多了。

  我也许是国内教练中上课、参加各种培训班最多的几个人之一了,从中国足协的教练员培训班,到亚足联举办的,甚至是国际足联组织的高级研修班,我都参加了,甚至在担任国青队主教练时还给一百多个国内教练讲过课。这还是得感谢俱乐部和足协不断地给我机会,而我自己每一次也都很认真、用心地去学,因为我知道这些东西早晚有一天能用到。充电不一定非要限定在某个时期,而是抓紧平时每一次机会,慢慢积累。

  现在说明年的事为时尚早,很多事都没有确定下来,但从我个人的角度说,自己有这个信心带好球队。

  开局是一道鬼门关

  “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向来不乏此类警句,因而刘春明如果想得到真正广泛意义上的认可和成功,恐怕就必须替前人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

  大戚失败在什么地方?如果细细咀嚼,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糟糕的开局彻底加速了大戚的失败。这一点即便是大戚本人也无法否认,在离津之前他也曾对记者坦言:“开局太差了,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

  2004年的开局过早地将天津队拖入泥潭,也直接导致了大戚的下课。2005年呢?刘春明比大戚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开局,无需非常完美,但至少应该平稳,以便让他获得足够的信心和支持。

  泰达俱乐部的高层领导凭借各种关系和手段,原本为球队争取到了一个极好的赛程。揭幕战被如愿安排在泰达足球场,对手竟然是公认的弱旅重庆力帆;此后四个对手中大多是金德、冠城、贝莱特等降级热门球队,即便是与实力稍强的上海国际队比赛还被安排在了主场。在一番良苦用心之下,俱乐部负责人才公开宣布天津队前五轮目标是不败乃至全胜。

  相信在2005年的中超联赛中,天津队不会再有如此的好运气。无论大戚开局不利的背后有着多少故事和隐秘,但刘春明与大戚相比,缺乏足够的信任度和支持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旦天津队重新陷入持续不胜的怪圈,刘春明是否还能坚持下去就是未知数了。

  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应对残酷时局经验的刘春明自己是否还能挺住。在大戚下课后,而天津队依然没有摆脱降级圈的那段低迷时期内,整个教练组的心态也并不平静,对未来也并不敢乐观,当时队中很多人都表示过,无论教练还是队员都流露出明显的不自信,对如何改变球队现状一度也是束手无策。

  尽管刘春明和教练组经历了今年的血腥洗礼,最终也成功上岸,但还是难免让外界为他们明年的开局捏上一把汗。国内教练中因为开局不佳早早失去帅印的先例远有左树声,近有戚务生、余东风,而外教中也不乏青岛队的金正南、国安队的乔利奇等。

  而如果刘春明能顺利挺过开局关,他的威信自然会呈几何级数递增,未来帅途也会顺风顺水。

  马拉到底用不用

  很少有哪一个队员能成为主教练急需解决的单一问题,而马拉不同,因为他已经成为天津队中的一种现象存在着。留下马拉,会让球迷兴奋一阵子,但在队内难免会继续演生出不和谐,因为抛弃马拉,又是俱乐部、教练组和队员们的一致意见。

  昨天上午俱乐部几名主要负责人以及领队乔世彪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他们的重点议题就是马拉。在总结了他今年在天津队中的表现,归纳了大家对他所有的正反面评价后,与会人员得出了相对统一的意见:马拉对于天津队来说并非不可或缺的人物。教练组并不否认马拉在下半年的出色发挥,也非常满意他对球队的整体贡献,但从专业层面来说,马拉的组织和射门能力欠佳,他最大优势只是积极的态度和疯狂的拼抢。

  教练组对于马拉的不感冒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年轻队员的期待。日前一名教练组成员就向记者表示,如果明年球队步入正轨,再加上引进高水平的体能教练,教练组相信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全新的青年近卫军。

  俱乐部对于马拉的态度仍旧维持不变,如果有欧洲俱乐部想以租借形式挖走马拉必须承担一部分费用,而明年天津队的引援方向和今年如出一辙:中后卫、后腰、前腰,组成外援中轴线。

  不过目前身在欧洲休假的马拉并非无人问津,据他的中方经纪人李峰透露,几家西班牙球队都有意邀请马拉。近日李峰还接到了目前排名西甲第十一位的萨拉戈萨俱乐部一位高层官员的电话,对方明确提出引进马拉的愿望。同时目前排名西乙联赛第二名的Eibar队也对马拉颇感兴趣,由于该队从未征战过顶级联赛,因此很看重马拉的西甲经验。现在马拉去留的最大变数在于对方提出的租借时限和租借费数额。

  如何解决沟通难题

  沟通,已经成为一支球队是聘请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的一个决断标尺。如果刘春明在2005年得以顺利扶正,在引援、战术等问题之外,沟通将成为一项他必修的课程,因为在这个环节上做得好坏,同样可以决定他的任期长短。

  在天津队历任的外籍教练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可以在身后被队员表扬为善于沟通的教练。吉梅内斯以性格火暴不近人情著称;内尔松则在任职后期被人指责太中国化;马特拉奇在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更是被很多队员所抵触。无论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在为他们进行业绩总结时,媒体和队员都不忘加注一句:沟通不力。

  而当今年天津队迎来国内最大牌的教练戚务生后,当即便有不少队员拍手称快,他们最初力挺大戚的原因除了他在江湖中享有极高地位和人脉之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今后队员与主教练的沟通更容易了。

  但事实并非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美好。大戚的思路是尽量避免个人与队员产生过多的接触,教练就是要保持一定威严。尽管在训练之余他会给队员们讲讲自己以往经历的趣闻轶事,和大家开开玩笑,但在私下里他很少与队员进行一对一的单独交流。

  大戚走了,但沟通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随着新教练组的走马上任而迎刃而解。刘春明在上任后经常找队员聊天,由于天津队正处危难关头,而且刘春明的话语也很实在,因此每次谈话效果都很不错,双方也经常被对方的义气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即便如此,教练组还是因为自身对一些事情的认识不清,从而引发了队中的不满。

  赛季结束后,一名教练就曾对自己的朋友抱怨“沟通的艰难”。在他看来,沟通并不仅仅是指教练和队员进行多少次、多长时间的谈话,很多细节问题都需要沟通,同时俱乐部和教练组之间必须构建起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桥梁。

  这位教练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用以说明多方面沟通的重要性。今年俱乐部与一些队员签订的工作合同中明确规定,该队员必须达到多少比赛时间才能保证年终收入,一旦无法达到收入会大幅缩水。因此有些尚未完成指标的队员越到联赛尾声就越着急,不断地找教练组迫切提出请战要求;而有些早已达标的队员却不再那么看重出场时间或者主力位置。而在用人上有着绝对权力的教练组并不十分了解这些隐情,他们有时甚至会因为某些队员的“反常”而困惑不已。这名教练很中肯地说:“我们并不是想窥探球员隐私,更不是想弄清楚他们到底挣多少钱,但像工作合同这种重要问题教练组还是应该了解一些的,至少应该告诉我们合同中的一些附加条款吧。”

  沟通对于任何教练而言都无比重要,何况现在是由刘春明这样根基并不十分牢固的“新人”来面对。

  

  全新推出中超联赛数据库 中超元年全面详尽展示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T-MAC4评测


SHOX VC4


Michael Lau


NB 热情英版


圣诞滑雪狂欢送奖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