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足球城市的无奈:大连名片褪色 广州堕落 济南闷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09:55 体坛周报

  上海人的足球

  作者: 陈村

  经过长长一段乱七八糟大惊小怪,虽然火场还在冒烟,中国足球看来还要踢下去。毕竟已玩了多年,虽说维持不易,丢开也不容易。真的洗手不玩了,好比踢进的球捞出来不 算,总归是伤心的。在继续玩下去的种种消息中,忽然宣布上海“结棍”(厉害)得要有四支足球队了,三超一甲。九城之上,申花、中远再加上中邦都有中超的户口。听上去有点像打乒乓球的味道了,一个队抽球,一个队削球,还有一个队拉弧圈,三支队伍轰隆隆开出去,中彩的几率是不是要大三倍?

  一共就这么几个能踢两脚的,这几天还在重新分配。足球真是残酷的游戏,都是老相识了,球员之间是敌是友,靠球衣来分。这且不说它。尽管上海的足球颇有历史,但一座城市是否需要三支恐龙级的球队,实在很不好说。上海人疯起来的话,三支球队是不够的,就像姚明回来打比赛,球场造得再大也是不够用的。不过上海人的疯是“人来疯”的疯,往往只有一阵,他们天性喜欢新东西,喜欢众人追捧的东西。假如大家不捧了,要他们去填满三个主场的看台恐怕是与虎谋皮。朋友见了面问:“昨天你看了吗?”前一阵,不要说去球场,就是在电视机前看中超比赛,告诉人家都很难为情的。

  这个城市的人,抱团精神也差了许多,其他城市以前有“同乡会”,上海却从来没有。上海人没有同乡概念,人到了外地见了“阿拉们”绝不会泪汪汪。这次深圳健力宝即便将冠军白送给上海的球队,全上海也不会万民欢腾。在上海,除了打麻将和炒股,其他的活动参与者都是一小部分人。说得好听些,他们赢得起也输得起,还有一点点艺术气质,有鉴赏力,喜欢好看的东西,讲究“噱头”。

  再说,行走在上海街头、地铁车站的人,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老底子”的上海人。这些人是这城市比较活泼的一部分,不过他们各有各的家乡,来了几天,是不是长久住下去也没想好,工资没有想象的高,卖出来的房子那么贵,要他们齐心协力追捧上海的队伍,恐怕充其量是“伪军”。

  编辑先生还要我说说大连,有点为难了。那个城市倒是去过两次,市容整洁,人很精神,老虎滩和金石滩十分好玩,那个临海的高尔夫球场非常气派,池莉女士曾在那里留下练习挥杆的英姿。我因从没在那里生活过,实在说不出那个城市的性格。只知道大连踢球也早,战绩也好,据说足球已被视为城市的名片。上海用三张名片换人家一张名片,听上去好像有点“变戏法”的味道。

  回到开头说的,球还是要踢的。中邦兴冲冲成为上海中超新军,多一支队伍总比垮掉一支要好,迎头一盆冷水是不应该的。那就说点吉利的话吧。上海有句土话说是“额角头碰着天花板”,额头本不会撞到天花板的,偏偏就发生了,意思是中了彩,我祝他们纷纷应了这话,将足球在上海踢出新面貌。

    大连,那张不该褪色的名片

  作者: 张嘉树

  关于大连,央视第四套节目有一个很浪漫的广告片,在蓝天绿地之间,徜徉着著名歌星刘欢动听的嗓音:“太平洋的风挽着我的手,去追赶你奔跑的身影,沧桑变幻美妙瞬间,我期待和你一样年轻!”

  这首《大连之恋》的歌词出自大连女导演杨道立之手。十年前的那个夏天,这首歌在第六届大连国际服装节大型广场艺术晚会上一炮走红。而那一年,大连万达足球队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第一届联赛上一举夺魁。于是,大连向世界亮出了这个城市的两张名片,一个是服装节,一个就是足球队。

  十年过去了,服装节已经为许多城市效仿并且不断地衍变出更新的花样。十年过去了,张宏根最爱吃三鲜饺子的那家桐凤海鲜酒楼已经不复存在。而大连这座城市却名扬四海,魅力四射。大连人很为这十年的“奔跑”而骄傲。仅仅在一百多年前,大连还是一个有几十户渔民的小渔村,名叫青泥洼。而今天,她已经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浪漫之都。在这种骄傲的本土情结里,足球占了很大的成分。大连是中国少有的名副其实的足球城,仅在建国后就向历届国家队输送了120多位队员,这个不完全的统计也在国内各城市中首屈一指。甲A十年七夺冠,这已成为不争的辉煌历史。作为甲A最精彩的大片,连沪争霸实际上也没有上海更多可争的。大连足球的霸气实际上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魅力元素,在这场和平的战争中,大连打败了许多大城市。大连人在咀嚼足球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某种嫉妒的压力。于是,很要强的大连人就在不断地强化冠军意识,对大连人来说,如果不拿冠军,拿第几都多余了。

  足球的霸气造就了城市的名气,城市的名气鼓舞了百姓的神气。足球在大连,不仅是娱乐,而且是精神。在1996、1997两年鼎盛期里,足球是大连人的节日,赢球是大连人的下酒菜。55场不败纪录的创造者迟尚斌至今还是大连30岁以上女球迷的偶像。

  经过甲A末年,到了中超元年,大连依然浪漫,雄鸡依然报晓。但是,大连的足球却走进了寒冷的冬天。这对于以足球为名片的城市来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这对于以夺冠为荣耀的球迷来说,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大连足球到底怎么了?最根本的问题是成绩,没有成绩的足球是没有魅力的,而没有魅力的足球是不能成为城市名片的。成绩为什么下滑,而且滑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很多人在思考着,很多人也在沉默着。

  现在到了大连人真正清醒地反思足球的时刻了,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更多的大连球迷并心的是球队的成绩,而不是改革的成败。在他们的生活中,赢球和夺冠现在成了梦中的真和真中的梦。越来越多的大连球迷喝酒时的话题由现实转向历史,由回忆继而感慨。迟尚斌被《大连日报》等多家当地媒体邀去做嘉宾,他最愿意说的一句话是:“那个时候啊,不是我的神奇,是城市打造的名片,是人民托起的冠军。”人们在问:球队曾有的霸气哪去了?球迷曾有的热情哪去了?城市曾有的节日哪去了……

  王健林开发的“华府”已成为今年大连最抢手的楼盘,人们在青睐“华府”的同时,也在怀念着“万达”。创作了《刘老根3》的大连作家高满堂说,当年迟尚斌的“1比0万岁”和王健林的“激情足球”其实应该结合起来,正所谓“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徐明能够把这种结合完美地再现给足球城大连吗?足球这张城市的名片能够再度展示出曾有的魅力吗?大连人在期待着。

  济南,闷骚与坚持

  作者: 张远

  “隐忍而不失优雅的性感”这是对“闷骚”的解读,正适合济南。

  济南注定不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场所,街边烟雾缭绕的羊肉串地摊上,开宝马奔驰的主儿照样可以脱光膀子豪饮一块钱一杯的扎啤——当地的一种散装生啤酒,喝得兴起,当街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杜甫夸济南说,“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那是以前。如今古历下亭还矗立在大明湖内的小岛上,名士却都变成了湖边的雕塑,新的名人很少关注济南,著名的文字提及济南的还要请来老舍,他的《济南的冬天》,对当地的人文着墨不多。济南就这样被忽略着,但济南从没有停止散发出她特有的魅力。

  亚洲杯让人们见识了济南人办事认真的态度,一个球场为这个城市赚足了印象分,但过去也就过去了,济南人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还是足球,山东鲁能在全国足球环境动荡的非常时期,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球员的新老更替,赛季结束,联赛亚军的成绩让许多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上周夺冠之后,济南随着球队再度频繁曝光,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被他们忽略了的城市。

  鲁能俱乐部总经理董罡就是济南人,他也像许多平常的济南爷们一样吃街边的羊肉串,喝啤酒。董罡善饮,白酒一斤下肚,仍可谈笑自若。不过后来查出了酒精肝,改喝矿泉水,味道就差了一些,但一个人的豪放不会让他从此与酒精绝缘,兴之所致,董罡仍然可以大碗喝酒,随后再大把吃药。董罡管理球队有一句名言,他对队员说,“你们要记住,我们是山东人,到场上首先要让对方怕我们!”

  必须承认,济南不是一个消遣的地方,量贩式KTV以及演艺广场,都是近两年才泊来的洋玩意儿,大多数济南人还没有养成K歌或者到洗浴中心消遣的习惯,他们宁愿站在自家燃气热水器下,洗洗睡。并非没有激情,而是没有习惯,济南人发泄激情的地方不多,因此足球篮球场上,大老爷们儿的嗓子就越发响亮。

  让董罡受用的是,全国球市下滑的时候,济南的球市却一枝独秀,即便周中的比赛,鲁能队的主场也有3万左右球迷,大环境的不景气似乎从来都不会影响济南人的热情。球队成绩不好的时候,球迷人数似乎也没有因此下降太多,看球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缺少了它就像生活中忽然没有了羊肉串和扎啤,简直无法忍受。济南市一家羊肉烧烤店的老板靠这项不起眼的生意竟然买了2部奥迪A6顶级配置轿车,而山东最红的球星宿茂臻和李霄鹏也不过每人弄了一辆。尽管有报道说,羊肉串不宜多吃,但每个店门前依然门庭若市。能够像济南人那样对一件事物情有独衷天长地久,世上还真不多见。

  济南人对鲁能泰山队的喜爱也就不难理解了。一个生活相对贫乏的城市,闷骚的人们坚持着自己的传统,他们因此可以坚定地支持着一支能够让他们快意恩仇的队伍。

  中超杯决战前,董罡把球迷代表请到俱乐部,一连四个感谢,换回了主场的爆满,球迷也投桃报李,打出“董罡您辛苦了”的横幅,尽管有点肉麻,却可以被冠军带来的兴奋掩盖过去。中超杯会让一个城市的夜晚浸染上浪漫主义色彩,济南的大街小巷,又不知道有多少啤酒泡沫挥洒;一夜之间,啤酒又造就多少行吟诗人?

    广州 无声中堕落

  作者: 尹诗书

  若干年来,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讨论过广州足球盛极而衰的现象。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得出的结论可谓殊途同归——无非是广州足球市场化程度过高,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广州足球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足球人才出现了严重断层;广州足球深受赌球之害,1998年就爆出了太阳神球员赌球事件;广州球迷口味高,他们宁可看欧洲二流联赛,也不愿意看国内联赛……凡此种种,无不指向要害,却又难以让人完全信服。

  事实上,可能永远也没人能给出答案。如果要强行切入,我以为恐怕还是得着重于对广州这座城市以及广州人的性格分析——说得好听一点,是低调、务实;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小富即安、目光短浅——可以领一时风气之先,但是缺乏王者之气及大将风度。

  或许我们应该注意到广州籍知名球员身上的普遍现象,像彭伟国、胡志军、彭伟军等等,以他们的才华和年龄,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他们的结局一个个都有些灰头土脸——彭伟国是负气从深圳队出走的,临走之前连招呼也没有打一个;胡志军宁可回广州游手好闲,也不愿在申花做替补……他们原本都可以在球场上拼杀几年,却都选择了“一觉睡到自然醒”的安逸生活。

  生活艰难之时,尚能发奋图强;日子好过之后,只求轻松快活。这当然是人的天性,但在广州人身上似乎特别明显。具体表现在足球领域,就是大家都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政府不在乎,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足球做名片,领导公开放出决不出手救市的话来;球迷不在乎,他们宁愿半夜去地下酒吧看某欧洲小国联赛直播,也不愿意到越秀山买20块钱的门票;就连广州的足球人自己也不在乎,升上了中超,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在中甲呆着,这样开支还小点……

  没有人相信广州足球有一天会翻身的鬼话,因为它的基础、体系已彻底坍塌。彭伟国屡屡感叹:现在广州还有几户人家送孩子踢足球的,这样的话广州足球怎么能有希望呢?

  如果连广州人都不抱希望,那么广州足球当然不会有希望。偏安于一隅,过过小日子,这是属于广州足球的宿命,它并有要称王称霸的奢望。 ★尹诗书

  特别关注

  西安不看球! 仅仅在一年之前,在本报《10年甲A》特辑的足球城市影响力排名中,西安还名列第九。一年过后,这个曾经的金牌球市已经完全沦陷。2004年前一阶段在西安的比赛,国力队平均每个主场的观众不超过五六千,安馨园队更是只有两三千。在第二阶段,国力队远走宁波,安馨园迁往咸阳,西安有半年多没有一场正式的联赛。现在的西安人似乎已经习惯没有球赛的生活。

  延边卷土重来 经过4年的努力,延边队终于冲上中甲,而明年的中国联赛有望迎来一个久违的金牌球市。延边从来就不缺少球迷,即便是在乙级联赛中,延边队在延吉的主场依然能吸引两万多乡亲父老。这一数字在多灾多难的中国联赛中首屈一指。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T-MAC4评测


SHOX VC4


Michael Lau


NB 热情英版


圣诞滑雪狂欢送奖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