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董路评刘建生“涉毒案”:HI得越高 摔得越狠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3:06 体坛周报

  随着刘建生赛后尿检呈现阳性,中国足坛首例“涉嫌毒品案”轰然爆出;甲基苯丙胺,一个读起来很是拗口的医学名词,也开始在足球圈内流传开来——那是“冰毒”的主要成分。

  当事人称这是一次“误服”。我的理解是,如果真的有人傻到将“冰毒”当作外形相似的“冰块”吞下的地步,那么他为什么不顺便将“尿液”当作“啤酒”喝下呢?

  “黄、赌、毒”,三大当今社会最为丑恶的现象,终于在中国职业球员身上有了最为完整而集中的体现——早年间“深圳平安六君子”,可谓“黄”到了一定境界;近年来每每跌宕起伏的盘口,也可谓“赌”到了一定层次。

  其实此番刘建生“涉嫌冰毒”不过只是冰山一角,中国职业球员吃着”摇头丸”在幽暗的迪厅歌厅里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姿态招摇过市,早已经不是什么多新鲜的事情了。

  只是精神空虚不见得就一定会沾这玩意,只是有钱没处花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沾这玩意,但如果又有钱又空虚的话,“准确地服”或者“错误地服”就成为了一切皆有可能。不得不说,对于现今一部分中国职业球员而言,恰恰符合“空虚的有钱人”这一“涉毒标准”。

  11年所谓的中国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无非是一代徒有职业球员虚名的踢球者,平均下来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让没有文化成为了所谓中国职业球员的一大根本属性——哪怕他们开着令人羡慕的好车,挽着令人羡慕的美女,穿着令人羡慕的名牌;也哪怕他们踢着令人作呕的足球。

  没有文化的人,通常很大程度上是以没有追求作为表现形式。不过中国球员绝对不会接受自己是没有追求的人的评语——比如“黄”是对美色的追求,“赌”是对财富的追求,而“毒”大体可以归结是对“时尚”的追求。据说搞艺术的人都比较容易沾染毒品,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寻找艺术灵感;人们还真一时想不通,中国球员动不动就“HI药”又在寻找着哪门子的灵感呢?莫非是为了届时在球场上把假球踢得更充满艺术的气息?

  果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比如,马拉多纳、穆图的球技足够中国球员学到下辈子都未见得学得完,偏偏学人家“HI药”的本事随随便便即可一蹴而就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毒”成瘾,也非一日之工。当一些所谓的中国职业球员脱下

球衣成为社会人的时候,自身低劣的素质决定了他们也只能以“社会闲杂人等”的面目存在。

  也许中国足坛好的球员真的是太少了,但不合格的职业球员却实在太多了。“学题球,先学做人”的道理谁都明白,遗憾的是,一些中国球员非但球没有学着踢好,到头来连个大写的“人”也没学会去做。

  甲基苯丙胺——谐音很像是:“假”、“鸡”、“苯”、“病”、暗”;这道好了,简单一个词就足以将某些中国球员的本质属性全部一网打尽了。

  奉劝中国球员中那些喜欢刺激、喜欢“HI”的主一句:HI得越高,摔得越狠。(董路)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