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周报:国安得罪上帝 理应受到严惩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2:15 足球周报 |
北京现代足球队罢赛五里河,就像学生无故旷课、工人无故旷工一样,应当遭到众人的唾弃。然而,当事人国安俱乐部非但没有一丝脸红,却硬把自己打扮成了中国足球改革的一次壮举。10月16日京青赛前,杨祖武竟然在已经接到中国足协的停赛通知后,大大方方地站在体育场上,若不是北京足协官员力阻,杨总可能要亲自指挥这场必胜的战役。 翻开世界足球的历史,一支足球队罢赛是相当鲜见的,特别是俱乐部之间的赛事, 当事一方的罢赛在近十年来尚未听说过,在这一点上,国安俱乐部算是开了一个世界足球史的先河。难怪在武汉造访的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先生责成中国足协严肃查办。当年朝鲜国家队罢赛新德里,直接后果是他们的身影在国际足坛上消失了三年之久。有了这些前车可鉴的国安罢赛应当得到何种处罚是不言自明的事。可是在中国,在中国的足球界这种行为却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声援,处罚也是轻描淡写的,即使是如此轻微的处理,北京现代足球队还在喊冤叫屈,仿佛是一个路不拾遗的孩子遭到无理呵斥,哭叫着到处寻理。这本身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沈京大战之夜,笔者正好出差沈阳,亲睹了罢赛经过,周伟新的整场判罚问题多多,引来了双方教练和球员的不满,特别是下半场,场上的火药味十足,双方运动员动作都大,作为执法者,周先生早应掏牌制止,扼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沈阳队的左路进攻屡遭犯规,五里河现场早已群情激奋,周伟新受到球迷情绪的影响,在即将结束时判罚点球,北京现代队确实有点冤,本人当时就坐在离出事点最近的五看台上,这种可判可不判的点球,直接决定了赛事结果,现代队的教练员、球员据理相争,赛事中断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抛开地域观念,应当同情国安所受到的冷遇。 然而,追讨真理之后的罢赛就不能同情了。足球队的内容是制造产品,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而制造的竞技场面向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销售,这是一种商业行为,观众用货币购买了观球权,他们要求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而不是半成品、次品和假货。一支球队当它中断比赛时,受到最大伤害的是现场观众。因为他们在进行足球文化消费时,领略到了不快和被愚弄。从这个意义上讲,罢赛球队是违法的,至少是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这个道理成立,那么,北京现代足球队不仅要接受足协的处罚,还应受到工商部门的查处,还应向所有到五里河体育场看球的观众道歉,并施以赔偿。 北京国安俱乐部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认识到罢赛的严重后果,是因为他们的市场观念太淡薄了,这是所有中超俱乐部的通病,在中国足球圈里,没有一支俱乐部队是真正敬重球迷的,在英超,俱乐部称自己的拥趸为衣食父母;在意甲,俱乐部称球迷与自己是鱼水之情。在中国,球迷火热的激情、热烈的呐喊换来的只是球员抛来的冷漠目光。据统计,欧洲五大联赛各俱乐部的收入结构中,门票一般都占到四至五成,球迷的慷慨解囊成为俱乐部赢利的主要来源。而中国的俱乐部,门票收入占到一成的已经不错了。实际上,让中国足协财务公开,还不如努力经营球市。池中有鱼,何不下网?现代足球队的罢赛之所以得到许多俱乐部的声援,据说是十年来各俱乐部饱受中国足协的经济盘剥,这次揭竿而起,夺了鸟位,就会使俱乐部走入正常的运转。我想,俱乐部的老板都是在商场上驰骋了多年的老手了,他们应该知道,丰厚的利润来自于上好的产品,而上好的产品是由广大消费者购买的,如果不尊重消费群体,给你一个好政策、好体制也未必能日进斗金。回到足球话题,没有亿万球迷,就没有丰厚的门票收入,就没有赞助商的倾力投入,就没有巨额投资而梦想的巨额回报。北京现代的罢赛应当给各支中超球队敲响一个警钟,要尊重观众。 应当说,中国足协是软弱的,至少在处理国安罢赛一事上是低能的。罚款、停赛、扣分这些无关痛痒的通知,只能助长俱乐部的歪风。如果这次罢赛就这样蜻蜓点水般地滑过,那么,今后的球队罢赛必将尉然成风。地球人都知道,任何一次点球的判罚,都会引来球员的抗议和不满,因为任何一名球员也不会在自己家门口故意制造点球。今后的禁区犯规,要么不判,这会直接导致球场暴力升值,无规无矩;要么判罚,球队直接罢赛。罚个十万八万,对于财大气粗的俱乐部老板只是九牛一毛,扣个三分四分,也不至于降级。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足球无法挽救。笔者主张重罚国安,并非针对某一球队,而是从中国足球大局出发。俗话说:如乱之,终收之。对于中国足球的黑暗表现,大家都深恶痛绝。对于发生在眼前的恶劣事端都不敢下手,还谈什么净化足球环境,还谈什么中国足球的发展。 现代罢赛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足协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终于摆到了桌面上来,帮帮派派都撩开了自己的面纱,这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可惜,这次良机的“引蕊”不太正版,以罢赛引起中国足球的深层次改革,听起来不太顺耳。实际上,现代足球队不是通过罢赛,而是通过其它什么方式来引发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广泛探讨,那国安俱乐部可真就是改革的先锋了。(葛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