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明星高圆圆的足球情结 曾在女孩心中泛起的涟漪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09:45 青年体育-北京足球 |
——高园园寻访记 □董 路 一 “谁是高园园啊?”我问。 上周三在报社出上期报纸那天,第一次听见有人指着“六个小女孩”的照片,说“这个不是高园园嘛”的时候,我一脸狐疑如坠五里雾中。 对方手里举着照片眼里放着光芒,告诉我,她是一名演员,巨火的那种。 演员?!也许对于演艺界我的确属于孤陋寡闻的一类,我依稀听说过有“范冰冰”、“蒋勤勤”甚至更早年间香港的“陈思思”,但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一位叫“高园园”的女演员。 “《爱情麻辣烫》看过吗?”对方开始启发我。 “没有……但好像吃过。”我笑着回答。 “《十七岁的单车》看过吗?” “对不起……我已经35岁了。” “那《倚天屠龙记》看过吧?” “倚天屠龙?是周迅演的那个吗?” “不是!”对方显然有些着急了,“那……想知道清(亲)嘴的味道吗?” “想,我想啊……” “……” “……” 我承认,在上面这段对话里我活像个“白痴”。 二 我重新拿起那张10年前的照 片认真端详起来,并且开始拼命回忆。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要么在电台主持节目,要么就是在电视台露一小脸。托北京国安的福,当时我们的节目在北京拥有许许多多的听众、观众。我知道人们之所以关注节目并不是因为我是主持人,而是因为一种热爱——对足球的热爱。 那时候很少有人有手机,能上网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古老悠久的邮寄信件还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是的,我收到过很多听众和观众的来信,他们当然都是球迷,而且其中多半都是孩子——中学生。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过的是什么节最终都有极大可能演变成为“劳动节”。十·一放长假的时候,我终于有工夫去收拾一下阳台上堆积已久的杂物了。那里有四个大纸箱,箱子里全是当年收到的球迷来信。 我大概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以飞快的速度翻看了那些信件,为的是确定哪些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舍弃。其实10年前我几乎认真看过每一封信,证据是很多信被拆得乱七八糟,信纸和信封也大都分崩离析。在球迷们随信寄来的一大叠照片里,我发现了“六个小女孩”的四张合影,而后我策划了这一次报纸上的寻找行动。 对于当年的这些照片和照片上的六个小女孩,我似乎有些印象,但坦白讲,印象极其模糊——像一扇挂满霜花的窗子。至于那上面有今天一位很火的演员的说法,我只是一笑而过——世界上长得相象的人太多了,200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采访世青赛的时候,就曾经有当地华侨将正在在一家中国店里买辣椒酱的我一把拉住,激动地问:“你是孙楠吧?” 三 第二天也就是上周四一早,刊登着“六个小女孩”照片的报纸如期上市了。 中午醒来不久便接到了负责收集读者提供线索的编辑的电话。一个令我吃惊的消息是:已经有好几位读者来电指证:照片上前排左边的那个女孩是——高园园! 我忙不迭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内容中键入了“高园园”三个字。有关这位演员的一切文字、图片资料,瞬间占满了整个屏幕。 先是反复对比了照片,又认真分析了相关信息,比如籍贯、年龄等等,最后我对自己说,看起来照片上的那个小女孩,应该就是她了。 当时的第一感觉只有奇妙,甚至可谓是难以置信!10年前的小球迷——10年后的女演员?怎么会?不会吧? 随后当浏览到百度“高园园贴吧”里的帖子居然有两万多条的时候,再读到那般众多的“园迷”一路高喊着“永远爱园园!”口号的时候,我意识到,高园园俨然已经是一位偶像级的明星了。 我莫名地笑出了声。 四 我们的报纸至少在北京具备着一定的覆盖率和影响力。寻找行动因高园园的浮出水面有了意外的收获,同样出人意料的还有,又过一天我们确定并联系上的第二位主人公代表另外几位照片上的主人公,在电话里委婉地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计划! 那还联系不联系高园园啦?编辑问我。举棋不定之中我只能回答,再等等看吧。说实话,当时我头脑中已经有了终止这次寻找行动的念头了。 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因为如今的高园园已经是一位很有名的演员,毕竟我见过也采访过许多的名人——差不多10年前还在北京交通台做综艺节目的时候,我就曾面对面接触过类似那英、徐帆这样的演艺大腕。 我真正的犹豫之处在于:时代不同了,作为一位偶像型的女演员,能向我们同时也向很多人公开讲述自己年少时一段属于自己的、鲜为人知的特别经历吗?说实话,做足球记者我都不愿做“狗仔”,更别说去做那种四处打探别人隐私的“娱记”所做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了解到了一则相关的重要信息,也许我真的就会向同事们宣布放弃整个寻找行动的计划了。当天晚些时候,一位我们报纸的热心读者,也是高园园的忠实“粉丝”在一封E-mail中告知:北京一家体育杂志看到《青年体育报》上“六个小女孩”的照片之后,也迅速启动了采访高园园的计划,并且正在网络上通过“园园迷们”征集着高园园的联络办法…… 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如果我们就此轻易放弃,无异于帮别人做了件美丽嫁衣…… 五 我顺势抄起电话,打给了《足球》报的同行李承鹏。仅仅5分钟之后,高园园的手机号码便以短信的方式发到了我的手机上面。忘了介绍了,李大眼的妻子是西南地区最火的《成都商报》影视娱乐版的主力编辑,我的意思是,如果需要,她可以帮你找到大陆、香港、台湾,即两岸三地所有知名艺人的联系方式。 一切重新进入正轨。一天后,上周五的傍晚,我拨叫了高园园的手机。 “喂?哪位?”拨通的震铃只响了两三声之后,手机里就传来了一个女声。 “请问你是高园园吗?” “不是,我是她的助理。园园正在接电话,请问你有什么事?” 我心想,果然是艺人了,已经有了传说中的“助理”。“是这样,我是《青年体育报》的记者,我们上期报纸上做了一个寻找10年前六个小女孩的选题……” 我正准备将具体情况向助理小姐做一个全面通报的时候,不想她突然说,“哦,园园接完电话了,你等等啊……” 几秒钟之后,手机里又传来了一个新的女声:“喂,你好,我是高园园,您是……” “我是《青年体育报》的记者。”我不得不先第二次说了自己的身份。“我不知道你是否还知道我的名字,嗯……”顿了顿之后说道:“我是董路。” 随后,我听见那边的高园圆发出了一阵笑声;还好,这让我避免了可能陷入的尴尬——即使10年后我没有成为她的影迷,她依然记得10年前我曾经是她和她的伙伴们的那个节目主持人…… 六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很吃惊—— 虽然她人正在大连的剧组拍摄一部新戏,却居然已经从自己官方网站影迷的留言中得知了我们的寻找行动,并且也已经和那几位照片上的年少时的伙伴通过电子邮件对此事做了意见的交换! “我觉得很意外,一点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照片,隔了那么多年之后还会出现你们报纸上。”高园园的语气还是平静的,虽然,也许她的心里多少有些抱怨。 我只好耐心跟她解释起我们的良好初衷,在解释的同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我做了说明之后她依然无法理解,我只有和她说声再见并结束这次归根结底是我有些冒昧的通话。 我大概说了有四五分钟的样子,高园园一直在听,偶尔还会回应一两句。其实我所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和我们报纸上刊登的“寻找行动纲领”基本上大同小异。 我说完了,她开始说。和照片上几位昔日伙伴的想法一致,高园园觉得那段往事已经尘封已久,属于年少时一段“很私人的情感经历”,不希望现在再拿出来和太多的人分享……实际上她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就足以知道她后面的话将体现的中心思想了。我只是觉得这是个真的很坦白的人。 “如果你们认为事情是这样的话,我们只有放弃原来的计划了。”我无奈地打起了退堂鼓,但还没有彻底放弃,“如果回避你不愿意涉及的话题,只采访你想表达的内容……” “不不不,”高园园打断我,“刚才你已经解释了,我想我可以重新考虑;再说,你们本来可以不征询我的意见就去做你们想做的文章……这样吧,明天晚上我收工后我们打电话好吗?” 我当然说“好”了。 七 上周六晚10:15,在接到她发来的短信之后,我拨通了她在大连剧组所住酒店的电话。又过了45分钟,一名足球记者对一位演艺新星一次有些奇妙的专访,顺利实施完毕。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采访中我试探性地问了当年有关足球的话题,高园园没有太多的回避,除此之外,我没有再问任何有关其个人隐私的问题。我知道,这辈子我笃定做不了“娱记”了。 午夜我开始敲打电脑键盘写稿。夜风很凉我很欣慰,——终于可以给我们成千上万的读者朋友一个还算是不错的交代了。 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很俗,却也很实在:让我们感谢生活! 本新闻为青年体育-北京足球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