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戚“正名之战”用错一人 准乌龙先生葬送康师傅胜果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22:31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2比2,在中超的第二个主场,在2比0领先的大好形势下,戚务生仍没有迎来自己的首场胜利。民园的看台上,护短的天津球迷把怒火发在了大戚的身上,甚至没能挽救泰达命运的田野也没能逃过“津骂”,但是客观的说,一名天津本地球员才是这场平局的“罪魁”——他就是刘巍。 由于本轮比赛是一周双赛,老将张恩华在上场比赛中旧伤复发,已经连续平了两场
时隔一年,刘巍又出现在了戚务生的首发阵容中。上半场由于天津队中场控制得力,国际队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机会。然而第16分钟,刘巍居然在禁区前沿将球顶给了对方插上的祁宏,若不是后者一脚打高,康师傅的球门已经失守。下半场风云突变,此时的刘巍更加手忙脚乱,空有身高的他在与对方的头球拼抢中也没能占到任何便宜。第62分钟,祁宏在后点力压比自己高出十几公分的刘巍将球顶入远角。作为三后卫中的盯人中卫,刘巍没能盯住自己防守的前锋,这个失球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后天津队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但作为己队场上最年轻的队员的刘巍却出现了抽筋现象,而正是在他下场治疗的时候,国际队攻入了扳平的第二粒进球。此后,刘巍又出现了两次抽筋,天津队在场上相当于用10人对抗对方的11人,压力可想而知。赛后,在天津的各大球迷论坛上,天津球迷对刘巍三次抽筋的“洋相”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讨伐”和惋惜。 但无论如何,在中超已经进行了三轮的时候,被外界普遍看好的天津队仍然没有在戚务生的带领下取得一场胜利,这样的成绩不得不令人质疑。或许天津队的还在为年轻球员的成长付出着昂贵的学费,或许新主教练还在不断通过比赛来考察和熟悉队员,增加着自己和球队的磨合,但这可能就是戚务生将一支准强队带到真正强队的必经之路。(李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