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门”缘自处罚不透明 “内部处理”让问题复杂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14:24 南方体育 | |||||||||
□本报记者管峻北京报道 按下葫芦起了瓢。 中超联赛刚刚战罢两轮,和当值主裁判有关的纠纷或争议就层出不穷。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在上周针对首轮六场中超比赛的裁判执法工作,进行了长达两天的技术分析。一位
事实证明,在第二轮比赛战罢,裁判问题仍然成为了本轮联赛的焦点问题。在5月22日进行的沪京之战中,当值主裁判在全场比赛结束前十分钟,判罚给客场作战的北京现代队一个有争议的点球,随即引起了被上海国际队拥趸追打的事件。对此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认为,无论裁判判罚是否合理,都不应该出现被人追打的情况。“中国足协首先要追究上海赛区的责任,据说这位拥趸并非上海国际队球迷,而且也没有任何证件,能够进入到比赛场内场,就是上海赛区管理不严造成的。纪律委员会将在下周召开会议,商量最终的处理结果。” 对于该场比赛点球的判罚,郎效农表示,只有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对比赛录像经过慎重核查,才能作出最终处理意见。此前,任何人的任何说辞都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上海国际和北京现代比赛结果将不会改变:“中超联赛竞争激烈是必然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有相应适合性。只要严格按照国际足联有关裁判执法准则进行,裁判员本身不会遭到任何处罚。” 由于裁判已经划分到足协技术部,因此郎效农不愿对中超两轮比赛中裁判的表现过多评价。但是在本赛季中超联赛开幕式上,代表裁判宣誓的孙葆洁就曾遭遇天津球迷的嘘声,表明中国足球裁判诚信度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足协如果继续保持着对联赛裁判的“内部处理”的全封闭方式,只能将问题越加复杂化。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将裁判员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假球’、‘黑哨’联系。但是对于出现技术问题的裁判的处理,可以在处理意见决定后对外公布。目前对联赛裁判‘内部处理’的方式,缺乏透明度,缺乏监督力度。并不利于中国足协和裁判员工作的正常进行。”足协知情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