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转会风暴明日来袭 激情大羽引领球员流动潮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00:41 浙江《青年时报》 | |
时报讯:明年,中国职业足球将以中超和中甲的形式重新出现,中超、中甲球队都将在一个赛季当中面对升降级。不久前,八一队的集体挂牌,力帆收购红塔后富余球员也被俱乐部集体挂牌。利益的驱动,以及球队的变动,客观上刺激新赛季度转会市场的交易变得格外热闹。 今天,是中国足协规定的挂牌的最后期限。从明天开始,各支职业球队可以在14天内 皇帝女儿不愁嫁 今年有八一和力帆集体挂牌,此外,各俱乐部中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预备队和二线适龄的球员也加入转会大军,他们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职业球队需要的程度,转会市场继续呈现出“卖方市场”。然而,好的球员仍旧没有掉价,在上赛季有出色表现的李金羽在今冬的转会市场上仍旧是标着高价的抢手货。 今年初,上海申花花大价钱引进了张玉宁,结果是他们得到甲A的冠军。引进一个好的球员对于一支球队来说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足协新的规定,从下个赛季开始,中超和中甲的每支球队只能引进三名外援,只能有两名外援同时上场。这一改变旨在提高国内球员的水平,也促使了各俱乐部在引援的时候务必考虑球员的质量。因此,一个好的内援就成为决定球队成绩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就不难理解在转会中所呈现的“卖方市场”时,仍旧有上海国际、北京现代和山东路能三家俱乐部哄抢李金羽的情况出现了。有国脚身份、有能力的球员仍旧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球员价格市场化 当然,李金羽这样的球员并不多,更多的球员在俱乐部和球员之间形成的买卖关系中,仍旧是供大于求。绿城俱乐部副总经理鲍仲良这样看待今冬的转会市场:“除了好的球员外,其他的球员价格应该较往年有些下降。”这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除了李金羽之外,其他一些如霍智宇、隋东亮这样的实用型球员却不用花费大价钱就能到手。不能像上海国际、上海申花这样的有钱俱乐部折腾,天津康师傅、四川冠城这些没有足够财力的俱乐部也能够在自己经济实力范围内,得到需要的经济实惠的球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俱乐部的利益,不仅刺激了转会市场,带动了转出大牌球员的俱乐部的“消费”,也减小了转出转进后,各个球队之间实力上的差异。 选择更趋于理性 和职业联赛最初的大肆“烧钱”不同,现在的俱乐部在引进内援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化。一方面是现在有红塔垮台的反面教材,另一方面也是近期球队的经济现状决定的。 理性化体现在他们更注重球员的“性价比”,更喜欢那些物美价廉的球员。八一队在本月集体挂牌后,根据中国足协对于转会球员的身价计算方法——球员底价乘以相应系数,工资不高的八一队员身价受到很大影响,像黄勇这样的绝对主力球员标价也没有超过300万人民币。因此,八一队成为了转会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球员,据悉一线队的30名球员已经全部找到了下家。(陈书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