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礼解读甲A:球员高薪令人惊 假球文革时就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1月30日01:59 沈阳今报 | |
□记者范宏基/文姜猛/摄 今报讯中国的职业联赛已经开展了十年,在这十年间,涌起了许多风云人物,王洪礼就是其中极具争议的一位,他有鲜明的个性,坚强的意志,也正是这些为他赢得了“铁帅”的美誉。王洪礼自从1994年执掌辽足教鞭,到今年出任辽足的总教练,他经历了中国足坛的风风雨雨,其中有光辉与荣耀,也有辛酸与苦涩。他曾说过:“甲A是中国体育职业化的先锋 “工资”:那么多钱令人惊讶 “在1992年,辽足还是东药赞助的,那时辽足的体制是全国最先进的,队员的工资收入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平均在二三千元左右,可到了1994年,这个数字翻了好几番,具体的数字我就记不清了,反正队员们在看到那么多钱的时候都挺惊讶。后来,随着大连万达和前卫寰岛等财力雄厚的大俱乐部加大投入,这两家俱乐部的工资和奖金水平超出了其他家很多,为了增强竞争力,别的俱乐部也只能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增加投入,球员的工资水平再次有了增长,这才有了现在有的人工资动辄好几百万的情况。辽足在这期间由于没有钱,再加上成绩不好,所以涨工资都是跟在别人后面的,一直都很被动。” “外教”:抢了中国教练的饭碗 “我们和外教的工作是一样的,本土教练付出的甚至更多,但他们的收入要比我们高许多。国内教练的收入基本上是每年三四十万人民币,而外教的收入是每年五六十万美元。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水平的确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但有的人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好的影响,反而使中国教练失去了至少十多个工作机会。” “外援”:一年好于一年 “中国联赛的外援真的是一年好于一年。外援质量的提高,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和联赛本身都是很好的推动。他们的到来对联赛的可观性、年轻球员的成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个别人自身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总的方向是好的,职业联赛能有今天,外援功不可没。” “下课”:上上下下很正常 “铁帅”王洪礼曾在1995年和1998年两次遭遇到了“下课”的经历。在谈到此事的时候,王洪礼动情地说:“教练员上上下下很正常。1995年的时候是俱乐部受到了个别人的煽动,我成了替罪羊。而在1998年的时候则是因为俱乐部的领导在关键时刻没能顶住舆论、球迷和中国足协的压力,受外界的影响太大了。但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很正常,只有竞争才能带来进步。” “假球”:“文革”时就有 “其实并不是有了职业联赛才有了‘假球’。只要有比赛,有竞争,那么‘假球’就会出现。即使是在‘文革’时期,当时宣扬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很多的比赛都是即使你能赢也不赢,难道这就不是假球吗?假球是伴随着比赛与生俱来的,并不是职业联赛带来的。不过假球确实是危害不小,遗憾的是,这只能尽量地避免,而不能彻底清除。” “球迷:辽宁球市不如以前 “职业联赛开始之后,全国的球市都很火爆。但就辽宁而言,我感觉明显没有在职业联赛开始之前好。辽宁的球市最好的时候就是当年辽足获得亚俱杯冠军的时候,那时辽宁的所有球迷都为我们欢呼呐喊,这样的感觉我们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了。” “体测”:标志着中国足球的落后 职业联赛开始的第一年,中国足协就开始进行体能测试。测试的项目是12分钟跑和折返跑,在当年冬训时,昆明的海埂基地出现了各足球队不踢足球而全部练习长跑的怪现象。李洪军、蔡晟等国脚也都由于体能测试未能达标而无缘当年的联赛。去年,中国足协又把体测改成了YOYO测试。对于体能测试,王洪礼只说了一句:“体能测试标志着中国足球的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