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宁的况味人生:另类偶像 永远处在争议的旋涡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25日00:02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天地这么大,绿茵如流水,人们偏偏记住了他。 泡吧—车祸—落选,永远处在争议的旋涡。 数年前,当他挟带着暧昧的酒吧烙印在绿茵场上掀起进球狂飙时,进球就不仅仅就是进球,如同数学中难解的X,其中总包含着某种说不清的意味。张玉宁的脸上总洋溢着高人 人们已看到了他的光彩,也看到了他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的问号始终不曾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少。 另类球迷偶像 如此高大英俊,又屡屡在绿茵场上摧城拔寨,年轻的张玉宁曾经备受人们青睐。 当他被处以罚款5万元的消息传出后,一直把他当成偶像在心中供奉的无数追星的少男少女们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平日满脸严峻的近似冷酷的这位帅哥,会在国奥队出征越南的前一天,就胆大妄为地做出了违纪的事。而违纪的内容是同两名队员私自外出泡酒吧,直至深夜未归…… 一名尚在念高中的女孩给记者打电话,抽泣地请求记者:"请你们核实一下,是否真的有张玉宁?"而一位已届而立之年的男子,居然也说是否有人在嫉妒张玉宁而小题大做。 张玉宁的父亲张志毅迟迟等不到儿子解释的电话也不断地发牢骚,他也无法接受儿子的玩世不恭。而与张玉宁呆在一起的时间比父母还长的张引的话则显得意味深长:“这事情对他是一个教育,年轻人摔点跟头不见得是坏事。”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张玉宁真正的跟头是摔在了一年之后,那一跤,让他直到现在都爬不起来。 当张玉宁挟带着暧昧的酒吧烙印在绿茵场上掀起进球狂飙时,进球就不仅仅是进球了,其中总包含着某种说不清的意味。 因为他的脸上总是旁无斜视地洋溢着傲气。 孤傲成名之路 酒吧事件只是一个源头,有关他的故事太多了。 就是因为他孤傲,在场内场下太傲慢,不与队友合作,甚至讽刺队友无能,霍顿几乎下定决心要将他排除在国奥队之外。在随国奥队参加登喜路杯比赛时,张玉宁又是一个人住一个房间,队友与他住在一起老感到很别扭,干脆搬了出去与他人合住。后来听说他不但不让别人进来,而且还在门上挂上"请勿打扰",实实在在是一个独行客。 男人独自上路,结局无法预见。 这也难怪张玉宁在国奥队的经历本就是曲折的。1997年,他在甲B联赛中打入了11个球,排行甲B射手榜第三;1998年,他又在甲B联赛中打进14个球,成为当年的得分王。然而,霍顿始终没对这位小伙子投来垂青的目光。即使是他第二次入选国奥队,在澳大利亚的四场比赛打进了4球,可霍顿还是认为他的打法不适合国奥队,并在接下来的美国之行没给他任何机会。然而,身高1米86,有80公斤体重的张玉宁最终还是露出了英雄本色,在几番挣扎搭上了去越南登喜路杯比赛的班车后,他疯狂地进球让洋教练霍顿变得无话可说。随后,他又在4月份上海进行的与伊拉克国奥队的比赛中大演"帽子戏法"。长得很"酷"却又总是缄口不言的张玉宁,瞬间成了追星族们追逐的偶像。 球迷对张玉宁的心理似乎就是这样,常将少言寡语同城府较深进行美丽组合,比赛场上,当追星的球迷们越想见到张玉宁英俊的脸上露出对他们一笑时,他越是把面孔板得严峻,无论是赛前的准备活动还是赛后人们狂欢时,对待成千上万少男少女们有节奏地呼喊"张玉宁"的激情举动,张玉宁却显得不屑一顾,每次都是低着头迈着有力的脚步走出绿茵场。于是,想得到张玉宁一笑的球迷们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种崇拜就变得更加狂热了。 也有人说张玉宁并非是真的那样孤傲,由于他本身内向的性格决定了他素日的少言寡语。辽足打甲B期间,经常可以看到他同队友们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因为彼此之间太熟了。而一旦有生人前去或是记者前往采访,他则腼腆得说话脸都红。1997年,一位体育专业报的摄影记者前往抚顺电业宾馆欲给他拍张满面笑容的特写,可是忙活得两个人都冒汗了,拍出的张玉宁仍是板着脸的照片。那一刻,张玉宁紧张得“笑得像哭一样”。 少年坎坷遭遇 人们只记得他的光彩,可是有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张玉宁的人生旅程并非光芒四射,甚至他还有被遗弃的几次遭遇。 1977年5月25日,张玉宁出生于沈阳,8岁那年,张玉宁入选辽宁少年队,开始了较为系统的足球训练。1990年参加全国体校比赛获第2名,表现突出的张玉宁很快入选了国少队。1992年,15岁的张玉宁又从辽宁青年队晋升国青队。1994年底,张玉宁升入辽宁队。与自己小时候所仰慕的马林、孙伟、唐尧东、董礼强等知名球员同在一个队里踢球,正是张玉宁多年的梦想。然而,现实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当时的辽宁队战将如云,年轻球员很少有比赛机会。1995年初,张玉宁被转借北京首钢队参加甲B联赛。 青少年时期的张玉宁一直是打后卫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改打中锋,并由此展露其出众的才华。1996年昆明海埂冬训时,从国外回来接手辽宁队不久的苏永舜决定在队内物色一名高中锋,以加强辽宁队的攻击力。当时,列出了张玉宁、庞利等3名人选。经过一番试用和观察,苏永舜把最后的目光盯在张玉宁的身上。 张玉宁对这个新位置似乎适应得格外快。在海埂基地里的几场教学比赛中,他场场有进球,让人刮目相看。昆明冬训结束后,辽宁队赴西安参加"利君沙杯"足球邀请赛,张玉宁在3场比赛中打入两球。于是有人惊呼,辽宁队出现了第二个"黎兵"。可好景不长,伴随着国奥队折戟吉隆坡、辽宁锋线大将庄毅的归来,张玉宁在1996年甲B赛场上迟迟没有进球。苦闷了一年的张玉宁,终于在1997年甲B联赛中状态渐升,屡有斩获。 对于自己的踢球生涯,张玉宁至今还有两个遗憾,当时健力宝少年队组队选拔时,明明自己比李铁还小一个星期,但骨龄测下来却早已超龄,不过如果去了健力宝踢只能踢一辈子后卫了。另外一个便是1995年被发落到首钢队,沦落为一名辽宁队多余的球员。 况味人生旅途 天才不可能被消灭,只能被自己去打碎。并不勤奋的张玉宁却有着比同龄人更显赫的门前感觉,这不能不说是天分的功能。但天分还不能帮他赢取全部的胜利和希望,张玉宁没有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第一次入选国奥队时,曾自我感觉良好,就在头天晚上和家里通话时,他还告诉父母他肯定能打上主力,但仅隔一天,他再次和家里通话时,就痛苦地告诉父母他已被淘汰了。原因是,张玉宁在与云南红塔队比赛时曾被撞伤鼻梁骨。因此在当时国奥教练布伦特演练下底传中球让他前冲冲顶时,他未敢用头顶。此举令布伦特老头儿大怒,立即让他回家,并明言:我们不缺不会头球的前锋。 至于他和米卢之间的恩怨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中心思想都跟他孤傲倔强的性格有关,米卢是个老小孩儿,张玉宁是个未长大的孩子,两个人都习惯了被别人宠爱而不是主动的去讨好谁。据一位曾经在国家队当做助理教练的人士透露,张玉宁和米卢结怨的过程非常之简单:米卢喜欢玩儿网式足球,一天训练结束他邀请张玉宁一起陪其玩耍,结果张玉宁竟然没有听见扬长而去,把米卢晾在了众多记者面前尴尬之极;这是其一。第二,米卢有位关系极好的红颜知己,屡次要采访张玉宁都被他以没有时间而推脱或拒绝,甚至要劳烦米卢亲自出马才接受了采访,据他落选之后自己总结,每到重大比赛前,只要有这位红颜知己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出不了场。在不少比他年纪大资历老的人纷纷识趣低下"高贵"的头颅后,张玉宁依旧本色不改的傲立在风中。 出出进进国奥队,最终能成为队中无可替代的角色,因为张玉宁有实力,他都能挺过去。在国家队的起起落落,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挥霍的资本越来越捉襟见肘了。遭遇车祸之前,正是他风华正茂势头正旺的时候,客观地讲,他根本不需要去打击谁来抬高自己,如果他可以那样,如果他有那么多心机,现在的他就不会自己困住自己。 享受生命没有错。当一个人的生命力受到了强烈刺激从而最高极限调动起来的时候,才能最充分地感受生命。但这种刺激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如果把握不了生命的航向,偏离了轨道,一定要逆风行船,茫茫人海,靠岸之前恐怕终于避不过一路险滩。(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