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落差为何如此之大?--三问贝莱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7月07日17:15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 ||
外援已经江郎才尽? 青沪之战的主角有两个,一是大放光彩的马丁内斯,二是申花俱乐部。马丁内斯把握机会的能力,让人对申花的外援高看一眼,再加上有佩特和阿尔贝茨穿针引线,申花显示出勃勃生气。他们的“实用”,令人对申花的大投入大制作策略拍手叫好。去年的申花还是一副破落相,众大腕被中远抽走,留下一副空架子。但申花没有低头,引进了偶像级内援张玉 反观贝莱特队,年初也在内引外联上有所动作,但几名外援在投入上都不大。而今鲁纳的老态和安德烈的木讷,已经引起了球迷的反感,尤其是安德烈,号称是韩国K联赛的助攻王,除了能开两脚任意球,似乎再也看不出什么高明之处。彼德有些功夫,不过脾气越来越大,不像刚来时那般不事张扬,可能是打了几轮主力,心理上有了微妙的变化,大牌气息浓了些。看来,在引进外援上,贝莱特和申花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上,起点不一样,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年轻一代正在垮掉? 昨天的比赛,隋勇没进替补名单,史汉军等年轻一代也销声匿迹。高明进了替补名单,也没机会上场。这帮年轻队员的落寞和申花队杜威、孙吉、孙祥挑大梁形成了鲜明对比。早先,隋勇和孙家兄弟以及杜威都是国奥中人,而今隋勇却无法和人家同台竞技,即便是仍在国奥的高明,也失去了和国奥队友同台对话的机会。再看孙祥那记技惊四座的挑射,正敲在横梁上。而遍观青岛队,却没有如此鲜活的力量在舞动。贝莱特队失去青岛本土化的同时,也失去了年轻和活力。这是否意味着这代人正在垮掉? 不容回避的是,颐中海牛俱乐部年轻队员出来得挺早,但“成活率”太低,能够把自己打造成大腕的几乎是零。这可以称之为“流星”现象,除了球员自身是否努力外,俱乐部和教练组是否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以及在培养机制上是否滞后,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整支队伍心气不足? 李章洙很有“绅士”风度,一输球就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不对球员点评,也不对其他的因素评说。这种习惯,增加了他个人的悲剧成分,就像斗风车的勇士一样。但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绝对是不容回避的。一支球队的未来不是一个主教练的两个肩膀就能扛起来的。因此,老李的这种姿态虽好,但效果却不一定好到哪去。 老李有勇气承担责任,球员和俱乐部也应该找找自身问题。其实,问题明摆在那里,从联赛重新开打前的热身赛开始就显露出来了。比如说把握机会能力差,比如说后防的低级失误频发。如果还不进行人员调整,只能继续被动挨打,给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感。记者刘红星 引言:又一场失败来了,贝莱特队开始走出前六轮的“虚假繁荣”,步入一年一度的“中盘疲软”。李章洙和队员都无法遏止这股“邪劲”,老将姜峰极度窝火地骂了一句“这比赛打得……” 这比赛打得咋样?大家各有高论,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贝莱特和申花等强队距离更大,通过青沪之争,贝莱特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