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汉与沈祥福的苦恼--甲A外援的喜与忧之(五)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15日13:2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尽管在前不久的足协杯赛上,大量年轻球员出现在各队的主力阵容中,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足协有“足协杯赛必须要有两名21岁以下青年球员出场”的硬指标,另一方面也是各队着眼于整个赛季板凳深度,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员来应付漫长的赛季。 表面来看,这绝对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国奥队教练组成员在足协杯赛第一阶段比赛结束之后,就称这是自2001年九运会之后第一次如此集中地看到这么多国奥队适龄球员的表现 国字号主帅找不到想要的队员,原因很简单:想要队员所在位置上表现出色的球员均被外援把持着。在足协杯赛第一阶段比赛中,国家队助理教练李树斌在被问及“相中了谁”时曾有一句经典的话:“相中的是舒马赫,可他是个老外。”这句话其实也是阿里-汉和沈祥福的心声。 就以阿里-汉为例,他现在最想要的球员是一名比较稳健的中后卫,目的是为了解放郑智。当初在中国临时国家队远征巴塞罗那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联队对阵期间,阿里-汉对司职拖后位置的郑智并不看好。可通过首期集训以及中国队与巴西队和爱沙尼亚联队的两场热身赛之后,感觉郑智与李纬峰的搭档在现阶段内还是最好的,虽然他也承认了最适合郑智的位置是中前卫,但在没有找到中后卫位置上合适的顶替者之前,他将继续把郑智固定在中后卫位置上。此外,阿里-汉还希望能够找到一名好前锋。但是,通过足协杯赛,阿里-汉失望了,因为这两个关键性位置上的球员都是外籍球员。 再看国奥队,外界一直认为国奥队三后卫打法比较冒险,甚至借用阿里-汉的建议,认为沈祥福“太固执”,“死活不愿意把“三后卫”打法改为“四后卫”打法。但是,谁都忽视了这样一个现实:除了杜威之外,在国内适龄球员中很难再找出第二名好的中后卫。而且,“四后卫”打法对后卫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三后卫”打法对中后卫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奥运会预选赛时间又这么紧,试想有哪位教练敢于随便变阵? 中后卫位置上如此,前锋的位置上更加显得人手紧缺。外界都说“国奥队前锋不会射门”,可国内甲A球队中有几支队伍的前锋是国奥队适龄球员?尽管年轻球员在足协杯赛上表现不俗,也让国奥队教练有所心动。可国奥教练却反而担心起来:等联赛一开始,俱乐部球队肯定是要成绩的,年轻球员恐怕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机会了。最近几年来,锋线球员大多由外界球员把持,也正因为此,国奥队到现在为止都还在为“箭头”发愁。于涛最适合的位置是在突前前锋的身后,沈祥福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如果真把于涛后撤,谁来担当“箭头”。一些年轻球员在足协杯赛赛场上表现不错,但并不等于联赛开始之后也还会有那么多的出场机会,而且,这些新人无论是在大赛经验、临场应变等各方面与现有国奥队队员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离奥运会预选赛开战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任何一个教练都不可能在尚不完全了解一名球员的情况下,断然派遣其上场参加像奥运会预选赛这么重要的比赛。 国奥队与国家队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与联赛的关系密不可分。在今年15支球队中除了情况特殊的八一队外,有13支球队的锋线将由外援领衔,而11支球队的后卫特别是中后卫位置上则将由外援压阵。这两个数字在2002年赛季分别为11队和7队。大量外援挤占国内球员的位置,自然让国家队主教练和国奥队主教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由于今年是末代甲A的缘故,各队的教练都有成绩的压力,年轻球员的机会恐怕会更少。 3年前,中国足协为了解决国内守门员后继无人的窘境,下令各队禁止引进外籍守门员。如今,在各队关键位置上,外籍球员的出现又限制了年轻球员的成长,中国足协恐怕不会再来个“一刀切”,下令禁止引进外籍球员。但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足协恐怕还是应该从中国足球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拿出些办法来解决国字号与俱乐部之间的这一矛盾。(马德兴) (马德兴独家提供新浪专稿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