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嘉集团收购大河进入尾声 新东家急飞北京办理注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29日10: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本报讯(记者李鸿友刘诚)昨日,记者从相关渠道得到消息,处于峰尖浪口的四川大河足球俱乐部,极有可能由四川本地企业———禾嘉集团旗下的阳公食品公司接手。 日前,实德集团总裁徐明透露,四川大河俱乐部将在年前完成“二嫁”并将在本月29日前完成川足俱乐部的注册工作。新东家将是四川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据称,四川接手大河俱乐部的将是一家很有名气的上市公司,而且是民营企业。于是包括新希望在内的著名民 昨晚,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这家川内民营企业有可能是禾嘉集团,该集团将通过旗下的阳公食品公司来接手。记者当即与禾嘉集团高层取得联系,禾嘉集团副总裁吴建麟坦陈,自己前两天听说过此事(阳公公司收购四川大河),但具体进展自己并不清楚。为了解情况,记者数次拨打阳公公司总经理王恭林的手机,但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随后,记者拨通了禾嘉股份公司总经理袁东畴的手机,他承认确有此事,该公司通过阳公食品与四川大河俱乐部正在进行磋商,双方开始接触只是两天前的事。具体运作方式为,禾嘉集团欲通过控股90%的阳公食品公司收购四川大河,合作的形式可能与太平洋保险收购大河并不相同。关于目前进展情况,他称目前双方还未达成协议。他透露,双方尚在洽谈中,因为价格等诸多具体问题还得坐下来进一步谈判,最后能否签约还得看中国足协及相关部门的意思。 成败在于今日 由于有上次太平洋收购“流产”的教训,到昨天为止,禾嘉集团及四川省足协和实德方面都很谨慎,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最后成功,所以出现了各方一致对接手企业保密的情况。据了解,一旦今日上午10点以前在省足协注册成功,川足新东家———禾嘉集团的代表就将飞赴北京,到中国足协进行最后的注册。 但此事最后能否成功,仍有一丝悬念。此前有消息称,实德转让大河给四川民营企业,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为了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从目前情况看,志在远大的禾嘉股份显然不会让出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这和传言中的说法,有很大出入。 另外,虽然实德总裁徐明明确表态,将以四川足球的整体利益为重,不过为了保证队伍的稳定,实德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个条件,就是保持现在的教练班子人员不变。继续帮助川足冲进中超仍然是协议的重要内容,并将这一项与最终的购买价格实行风险挂钩,购买的款项也将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徐明表示大河俱乐部的转让费用可以分5年付清。双方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价格上谈拢,还是问题之一。因为,毕竟有几家企业参与了谈判。不到“结婚”,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新郎。本报记者宋曦李鸿友 新东家今日急飞北京 昨天上午,省足协主席肖阳宗表示,新俱乐部将在今天上午10点之前注册。而据记者了解,在省足协注册完毕之后,川足新东家将急飞北京,第一时间上报中国足协。随着禾嘉集团旗下的阳公食品公司收购大河俱乐部进入尾声,今天的北京很可能就将看到来自禾嘉集团的代表在中国足协办理注册手续。 一旦今天上午,新俱乐部将注册资料送抵省足协办公室之后,足协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审查所有资料,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意外,一个小时之内,在省足协的注册工作就将全部完成。与此同时,新东家将在第一时间订下飞往北京的航班,在中国足协下午5点下班之前赶到龙潭湖路的中国足协办公室,将注册资料送交注册办。按照中国足协的工作程序,注册办主任马成全将首先审核注册资料,再上交足协副主席杨一民,并在短时间内召开会议审议川足的注册资格。但据记者了解,中国足协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注册的所有程序,估计会花2到3天的时间,因此,目前对新川军来说,注册时间已经不能有丝毫耽搁了。从今天开始,成都到北京,四川足球也将上演岁末最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本报记者宋曦 又是一个6000万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又是一次让四川球迷关注的转让,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转让又将以6000万的价格完成,而这个价格已经得到了大连实德集团总裁徐明的认可,并通知了中国足协。 2001年12月,本报率先披露全兴集团将退出四川足球,而当时全兴集团所宣称的转让价格就是6000万。在经历了一个惨痛的赛季之后,迫于中国足协的强大压力,大河俱乐部又不得不走上了转让的道路,太平洋转让只经历了不到半个月就被保监会否决,大河第一次转让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近日,大连实德集团总裁徐明表示将完全转让四川大河俱乐部以及蒲江训练基地,而转让对象将是一家四川的上市公司。在徐明与一位中国足协副主席的谈话中,首次提到了转让价格,蒲江基地4000万,大河俱乐部和球队2000万,总共6000万的价格与当年全兴转让时的报价不谋而合,虽然最终的转让没有完成,但从徐明在转让太平洋时披露的投资情况来看,6000万的报价并不离谱。徐明表示在这一年,实德向大河俱乐部投资了1.2亿元,但在如今的紧要关头,价格打折也算是个万全之策。本报记者宋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