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主力出走不会崩盘 “转会风暴”赐波导“新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7日01:13 辽沈晚报 | ||
许多忧虑人士害怕出现的辽足转会风暴终于来了。一度处在风雨飘摇状态的辽足仿佛被釜底抽薪、落井下石,辽足也许因此而走向全面的崩溃。但是,蕴藏在辽足内部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一下子不再成为制约辽足的顽疾,多年沉淀的感情和人际纠葛也因为转会风暴的毁灭性打击而烟消云散。这可能就是我们无法从表面现象来理解的辽宁队所特有的东西。用一位教练的话来概括,转会风暴使辽足获得了新生。 死水突变活水 昨天,投奔云南红塔俱乐部的曲东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踏上了新的足球之路。而他临别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我是真的不愿意离开,但是我必须离开。而一向言语犀利的马林在临行之前对曲东说:“如果你去年能够像今年冬训这种状态训练,你会是辽宁队铁打的主力,谁还会放你走啊!”一句话让铁汉曲东泪眼婆娑。他在辽宁队17年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17年在一起相濡以沫的一支球队除了具备无法替代的默契之外,还有许多外界无法想象的弊端存在。 这支辽宁队十几年的家族式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竞争机制。一些球员成为不可替代的主力球员,他们的地位长期固定并被沿袭,而与他们同龄或者更小的球员几乎处于无赛可打的境地。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外表活跃的辽宁队其实在内部一直需要一种真正的活跃机制来促使这支队伍的再发展。而对那些长期担纲主力并渐渐在情绪和思维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懈怠情绪的球员来说,转会也将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机。 缓解经营压力 有人评价辽足卖血、卖肉、卖灵魂。虽然此言有些过激,但所谓人穷志短,辽足自成立股份制公司以来,球员输出屡屡在关键时刻保持了俱乐部和球队的稳定。严重的人才外流虽然令人痛心,但还是保证了辽宁队能够继续生存。迁移主场到北京辽足俱乐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生存压力,尤其是在年底巨额欠款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辽足必须作出选择。而在没有合适的企业收购的情况下,辽足也只能通过球员输出来缓解压力。张玉宁的转会使辽足收入了将近1000万,曲东和李尧的转会也带来了900多万的收益,即将转会的刘斌也将有200多万的进款,如果算上就快脱手的辽宁星光俱乐部,辽足在2003年初就拿到了接近3600万的收益。如果拖欠辽足赞助费用的波导公司能够将欠款到位,辽足在新赛季还没有开始就有接近4500万入账,经营压力自然大大缓解。正是有这样的大笔款项进账,辽足才开始沉稳起来。 内部潜力飙升 虽然走了3个球员,而且还将有球员要转会离开,辽足现在依然有30多个球员,这还没有包括在国家队和国奥队集训的肇俊哲、李金羽、王新欣和徐亮。几张陌生的面孔也出现在辽足的队伍当中,据教练组透露说,他们是从二线和三线队抽调上来的年轻球员,具有很好的发展潜质,如果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未来的球星。而球队当中一批长期作为替补的板凳球员也异军突起。教练组透露说,年轻的张考等一批球员很可能成为辽足在新赛季的秘密武器。也许,“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已经在这支队伍的身上发挥效力了。我们在为辽宁队人才流失而痛心疾首的时候应该庆幸,至少这次转会风暴对转会球员和辽宁队本身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首席记者刘志向电自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