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副手并不是一味地服从--朱广沪无缘国足一声叹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10:36 体坛周报 | ||
记者葛爱平海埂报道 昨天晚餐时候,我接到朱广沪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中国足协已经决定了新一届中国国家队中方助理教练的人选,他们是沈祥福、李树斌、高洪波和徐弢,他没有在名单里。 我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如何,但是一桩缠绕在他心中的问题就这样消失了。我问他此时的心情如何?电话里,我只听到他一声长长的叹息。 从1985年底开始朱广沪担任国家队级的教练,至今已经带过5届,其中主要是少年队和青年队,还有一次是国家奥林匹克队的助理教练。在中国足坛,在中国的国家级教练里,朱广沪资历最深,也是经历最多的一位。在主教练和助理教练的位置上,肯定有许多感受。面对这个问题,朱广沪说,自己确实有许多感受,“我当过涅波和霍顿的助手,这是我足球教练生涯中,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我愿意把我当助理教练的心得体会告诉我的同行,即将上任的4位教练。” 这一次到海埂,朱广沪先跑到山东队的场地看望涅波,涅波拉着他的手,祝贺他获得最佳教练员。霍顿就住在朱广沪的隔壁,两人交流的机会更多了。那一天霍顿遇到朱广沪,也是祝贺他获得最佳教练,然后通过翻译告诉朱广沪:“我一直在我的教练组里对大家讲,我与朱广沪配合得最好,他肯动脑筋,能够领会并主动贯彻主教练的意图,你们都应该向朱指导学习。” “你是如何在主教练心中下这么好的印象呢?你是如何做好助理教练的呢?” 电话的那一头,朱广沪想了一想后告诉我:“当助理教练,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很好的心态和很好的沟通能力。” 朱广沪说:“首先你要知道你是副手,是绿叶,另外要随时与主教练沟通。在任何时候,你不要忘记自己的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努力知道主教练想的和需要的东西,要把自己的工作与主教练的想法结合来。帮助主教练实现他的想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负责赛前准备,我准备的活动内容,就要与这一堂课的训练内容结合起来。有时我带后卫或者前卫训练,训练内容一定要与主教练的主要战术思想一致。这里面,一定要吃透主教练的想法。只有吃透了,你才能做得好。” “当然,当副手并不是一味地服从,也应该有争论。这不是坏事,没有争论,也绝不是好事。如果当助理教练只知道在一边捡捡球,做体力活,那肯定也是做不好的。主教练有时非常需要得到他的助手的提醒和意见甚至争论,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主教练手里,争论可以提高他决策的正确度。” 谈起争论,朱广沪还有一个“怪论”:“这就像是队里的小团体。每个队都有几个这样的小团体。有的人怕,要消灭。我却认为这不是坏事。一个队没有小团体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对待。一个好的教练,他的本事是如何把小团体组变成大团体,形成全队的合力。而不是硬性拆散,这样反而会伤元气。” 如何当好外教的副手,朱广沪还有一个经验,那就是“做好足球以外的工作”。朱广沪说:“有许多问题,在国外根本不是问题,老外也不会重视,甚至不去过问,而在中国,就是问题,甚至可能是大问题。这时,中方助教的工作就来了。怎么去解决,怎么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中方助理教练最最难,也是最最要做的事。” “助理教练要有一门心思配合主教练好好工作的思想准备。从某种方面说,你当了助理教练,你也与老外都上了这条船。船顺了大家都好,船翻你也得下水,为了不让船翻,为了走到目的地,你就知道你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朱广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