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时间真是可以忽略不计,眼看这又要到年终了,大小单位的头头脑脑又都忙活起来了,统计报表、整合业绩;打工族也该默默地盘算了,新年将至,明年该作何打算。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俱乐部的球员更是不敢怠慢,有到现在没拿全工资奖金的,是不是该找个财大气粗的新东家;是队里绝对主力的,是不是更该琢磨着明年的加薪要求该怎么说出来。球员心里的小九九,俱乐部的头头们是了如指掌。在这些老总的眼里,年终的“人
事”并不是最复杂的,却是最难缠的。
“这点儿‘人事’最烦人,老的快踢不动的总是想法最后多赚点,变相地提些让你哭笑不得的要求;正值当打之年的也想多拿钱,眼睁你不给别人就会来挖角儿,我们的年终不好过呦”。一位俱乐部的老总提起这些事儿就感觉头疼。在他们的工作中最难对付的就是“一老一小”。就像他说的那样,老的有资历有威信也有靠山,倚老卖老想不踢球照样拿钱的有的是,这时的俱乐部老总就要使出些手段来“镇”住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为这些人开出近乎苛刻的条件,别想加薪,想留下就接受我的条件,不想留下就尽快走人,谁会要些过气的“明星”呢,更何况这些人的转会费用并不低,斗争的结果往往是俱乐部以胜利告终。
就算是年轻球员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几年前辽宁队有个叫李丹的球员,年年的俱乐部名单中都有这个名字,却从来没有打过比赛。相熟的俱乐部人士对记者说,这就是养起来的一个“少爷”,每年为了留在一队没少送礼,于是俱乐部每年为他注册,同时每月开薪2000—3000元,而他也乐得当个陪练。去年年终辽足终于铁心将其挂牌,经过俱乐部一系列的运作,这个“少爷”和白广海一起远走重庆,由于水平实在有限,不久就被重庆解雇,现在成了一名待业青年。
让该走的“顺利出走”,把包袱扔出去,让该留下的走不成,还得老实堪用。这一阶段,拉拢中坚力量,孤立少数“杠头”,让你走也走不踏实,留也留得不痛快,老总的手段和高招在这最后的时刻几乎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本报记者了朴)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