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金德希望队了解到:入选国青队的集训队的几名金德小队员,前一段时间被无缘无故退了回来,而且国青队方面没有向金德俱乐部和球员本人做任何解释。这件事挫伤了落选球员的自尊心和俱乐部的热情。
今年4月份国青队第一次集训时,金德俱乐部有汪强、汪刚、李文博、耿鑫、尹良毅、阎龙、杨福生7名球员入选。而且国青主帅王宝山在选拔队员时还特意征求了金德老帅倪继
德的意见,因为国青队在后腰位置上人选不够理想,倪导将自己这个位置上最好的队员李文博推荐给了王宝山。之后,在7月份国青队第二次集训中,金德队有汪强、阎龙、耿鑫和李文博4名球员入选,虽然比第一次集训时人数有所减少,但仍然居各个俱乐部之首。
但就在国青队8月份第三次集训名单中,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德俱乐部只有汪强一人入选。金德俱乐部在对比了三期集训名单时发现,只有金德球员入选国青的数量变化最大,而其他俱乐部入选的球员最后基本都留在了国青队里。于是,当初由于入选国青队人数最多的自豪被一种球员无缘无故退回的沮丧和愤怒所代替。
金德俱乐部副总闫安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现在很多俱乐部经常抱怨国奥和国青随意抽取队员而影响球队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金德俱乐部给了国青队最大的支持,但结果是国青队随意就将队员给打发回俱乐部,而且不做任何解释,这是对球员和俱乐部的不尊重。
不仅如此,让金德俱乐部感到疑惑的是国青队的选材标准。此次入选国青队的汪强前一段时间因为有伤,并没有进行系统训练,状态也不是最好。但入选国青队后却一直出任主力。尽管国青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人,但这种选材的方式和标准却不能令人信服。
金德俱乐部已经拟好了一份情况反应书,准备上交给中国足协。金德俱乐部希望足协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可以给这些落选的年轻队员一个合理的解释,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否则会使这些球员自尊心受到损伤,也会损害国青队选拔人才的公正性。闫安身有感触地表示,他在乌拉圭考察时,观看当地一场少年队的比赛,一位10多岁的小球员被换下场,感到不理解,教练还要上前进行解释和开导,而现在国青队这样随便退回几名队员,不做任何沟通,让人实在无法接受,这也暴露出中国足球的一种差距。
本报主任记者刘东报道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