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时生龙活虎的“小虎”现在真的在北京患上了“不适症”了吗?
把辽足的家“搬”到北京的曹国俊把辽足最近的“低迷”诊断为“搬家”带来的不适症。曹董非常肯定地说,队伍中的不和谐音都是那些非主流队员发出的。“北京还不如大院好吗?”
有很多消息表明,辽足现在队员思乡情绪高涨,对在北京的食宿不满。辽足俱乐部董事长曹国俊视之为“搬家”初期的不适应。他说:“现在队员住宾馆里,条件不错,
还不如大院吗?宾馆里的伙食在口味上可能差一些,但营养也不会差呀。现在我们基地有十多块草皮供他们训练,这条件不比大院那坑坑洼洼的场地要好吗?不要听那些非主流队员的抱怨,有的队员你比如陈洋、刘建生都结婚了,有家了,所以他可能要想家,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绪,这都可以理解的。这是刚搬家带来的不适应,过一阵儿就好了,难道因为这点原因我们就搬回去吗?队员想家,那如果他要是转会到北京,他还想不想?”曹股东“哭穷”
昨天,辽足俱乐部已经告诉队员们,李铁转会的钱已经进入俱乐部账上,队员们马上就可以得到拖欠的工资。但是,据记者了解,这些工资还没到队员的卡里,但是,至少在辽足对深圳平安这场比赛前,队员们可以从卡里查到一笔“新款”。但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能持续多久?曹国俊没给队员们吃“定心丸”。他说:“我作为股东已经贴进去六七百万了,足协的三百多万也花在球队身上了,辽轮和抚顺也都欠着我们钱呢,总这么贴我也受不了了啊。我们的主力队员在今年也都涨了工资,所以,我想,关于工资拖欠的问题一定是一些上不去场的队员们提出来的,我们的主流队员都没有在乎差这几场比赛的工资。”“磨合期”论出台
曹国俊认为,辽足现在处于搬家之后的“磨合期”。他轻松地认为,明年队员们开始适应了,基地也建好了,队员们就可以安心在北京打比赛了,需要适应和调合。总也不忘适时提出自己意见的曹国俊还是那句话:“沈阳又不让回去,我们不在这儿呆着磨合我们在哪儿啊?难道还能让我们搬回去吗?!”
本报主任记者张红军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