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当足协杯碰上世界杯,本来已有“鸡肋”之感的足协杯愈发尴尬了——在本年度足协杯第三轮比赛中,一向感觉很好的中国男足队员首次体味到了女足的落寞:没有狂呼的球迷,没有扎堆的记者,只有粗糙的脚法与空旷的看台。
世界杯即将闭幕,甲A联赛即将重启,我们即将再一次看到闹哄哄的赛场、真真假假的“内幕”新闻和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然而,这一切,是不是让人感到有点无趣?
我们最理想的设想是,参加过世界杯洗礼的国足们分散至各队后,能够提升国内联赛的水平,然而看了昨天众国脚的表现,才明白世界杯三场比赛让中国足球脱胎换骨只是美好愿望而已。
接下来无疑将是一个很有悬念的甲A联赛:世界杯给中国足球联赛带来了什么?
记得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国际足球论坛上,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讲述了他的梦想:亚洲球队打入韩日世界杯八强。他说,如果这样,这将是亚洲足球实质性的进步,将极大推动正处于起步阶段的韩国、日本和中国职业联赛的发展,还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足球运动中来。这位亚洲足球的“大管家”一直憧憬着韩日世界杯对亚洲足球的巨大推动作用:提高足球职业化水平,鼓励更多国家建立自己的职业联赛,激励亚足联成员在管理、信息交流、国内联赛以及球队训练方面更加职业化,并在年轻人中形成投身足球运动的热潮。如今维拉潘在梦中都该笑醒了——韩国队居然打进了四强。也许联赛的些许改变,将是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后的最直接的收获。但是我们的联赛能否像维拉潘所愿“得到极大推动”?而韩国足球的空前胜利,能否让中国甲A联赛多几份敬业与激情?
一个危险的倾向似乎正在将甲A联赛推向一贯的平庸,那就是舆论将韩国足球的进步淹没在“黑哨”之中。“酸葡萄心理”加上“继续恐韩”的恐惧,终于在过于集中的几次误判后充分释放出来:我们义愤填膺、我们捶胸顿足,不认可韩国队进四强是亚洲足球的飞跃。且不论这些是义正辞严的声讨,还是无甚意义的起哄,探讨一下背后的心理,可以发现中国足球一双硕大的戴着有色眼镜的眼睛。
有一句愤愤不平的话或许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有裁判帮忙,中国队也可以拿世界杯。”如此说来,中国足球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研究如何学习包括近邻韩国在内的世界强队以提高自身水平,而是研究如何“搞定”裁判的“世界足坛关系学”?
作为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联赛的清洁是保证联赛水平的重要前提。韩日世界杯上有没有“黑哨”,众说纷纭;但中国足球有“黑哨”,却是可以确认的。希望舆论把指责“洋黑哨”的热情,转移到清洁国内联赛的舆论监督上来。这绝不是起哄,这是为了中国足球的不再尴尬的明天。
“飞火流星”即将在百感交集中陨落,尽管它曾在中国联赛的平静水面上划过一道耀眼的光痕,但愿这道光痕,能为中国足球留下一道烙痕,一道记忆。曾经沧海难为水。世界杯后,中国足球联赛总得有些亮点吧。(完)
![](http://image2.sina.com.cn/ty/s_n_worldcup_1.gif)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世界杯短信游戏多多:点球大战、足球经理、世界杯大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