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的同时,也宣告了经营上海男足8年之久的申花集团的退出。在交接仪式结束后几小时,记者拨通了前申花俱乐部总经理郁知非的电话。
“这是体制问题”
“一个俱乐部必须有梯队建设,这是经营足球的常识。在1994年我们接收上海队时就有这样的梯队,一线就是现在的申花队,二线则是后来的浦东队,三线是豫园队,四线是02队。”郁知非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回忆道:“我说这些相信你也该明白一些了,上海队不是没有梯队,而是都被分开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我们,而是体制的问题。”
“既然当时已看到是体制的问题,为什么自己不搞青年队呢?”记者问道。
“这个我已经说过了,当时申花队的年轻球员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我们意识到梯队建设问题时,已经是1998、99年,1999年我们派了一支青年队去巴西,但他们要明年2月才能回来。我们这是在亡羊补牢。”
郁知非继续他的“教训总结”:“大家都说辽宁省的青少年足球工作搞得好,但辽青队成为‘辽小虎’不是一天的事。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而且一队与二队的衔接工作,不是像一个月的29号与30号那么顺利就能接过去。”
“不存在失败”
不论是没有补救,还是亡羊补牢,申花队今年从赛季初的高开,到联赛末段的“低走”,与他们的梯队建设失误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个是否申花被迫退出的原因?
郁知非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一些犹豫,停顿半刻回答道:“我们退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且我觉得也不该说是退出,而是俱乐部在进行重组。唉,现在搞足球好像在演围城,很多人想冲进去,很多人想冲出来……”
也许是觉得话题扯得远了些,郁知非又停顿会儿,接着说道:“其实,在俱乐部梯队建设方面,我想不存在什么失败不失败。现在我要说的是,希望下一任俱乐部领导,不论在俱乐部经营、球队成绩还是梯队建设方面,都比我们做得更好、更进步。”
“我会把经验留下”
前些时候郁知非曾告诉本报记者:“我是国家干部,如果领导让我干,就是10年也要再干下去,如果领导不让我干,我自己想干又有什么用?”现在他回忆起这段话不禁笑道:“现在,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先休息一下吧,也许不久我们又接着再战呢(笑)。”
如果说申花经营了8年,在经济上有得,在梯队建设上有失,这些经验是不是应该总结起来留给继任者?郁知非听后先来一个很快的“敷衍”:“我会把这些经验留给继任者。”之后想“清楚”了又回答道:“虽然说是兼听则明,但我们当年也不是每一个意见都听得进去,所以我想继任者也是这样。总之,我很愿意将我的经验告诉他们。”
谈话到最后,记者忽然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现在,02队已经划归文广,而留学巴西的青年队又要回来了,那么在梯队建设上“是不是又太多了”?郁知非听后楞了下,喃喃道:“巴西的小球员比02队的小两岁……我想,这些问题是继任者的事情了,相信他们能处理好的。”
本报记者曾毅
●新闻背景
1994年申花集团接收上海足球一队,成立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8年来,仅在1995年取得了联赛冠军。
但申花最成功之处在于俱乐部经营。1999年,申花俱乐部进行了股份制重组,股东有上海久事、申能电力、新世界百货、上海巴士等7家大公司,股本高达4亿元人民币。此后俱乐部在运作上进行了不少开创性的尝试。1999年和2000年,申花队先后请来世界劲旅曼联队和拜仁慕尼黑队进行商业比赛,球市一时繁荣无两。2001年,申花俱乐部出售球服胸前广告和球队副冠名权,赢得托普集团三年1000万美元的广告费用。本赛季申花俱乐部还把主场的票务转包给上海华联超市集团,这个举措在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又是第一个。俱乐部总经理郁知非也被人称之为“中国足球唯一能赚钱的老板”。
但在球队的梯队建设上,申花直到1999年夏天才走出真正自己培养青年队的第一步:申花现任领队秋鸣组建了申花少年队,将球队带到巴西留学。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本赛季中段,因为年轻球员无法适应激烈的甲A赛场,申花在与大连的争霸过程中出现了6连败的大滑坡,最后跌出竞争。
.高古.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