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阎世铎在昆明会议上举起了大棒,要对那些以为有了钱就可以胡来的俱乐部、擅长违规违纪的球员甚至喜欢恶意炒作的媒体实行铁腕政策。阎主席的话还在绕梁不绝、余威阵阵的同时,昨天足协春训办搞的球员职业道德考试就自打耳光,被众球员证明纯粹是一场游戏,一场闹剧。
昨天,职业联赛七年来的第一次文化考试在海埂基地综合馆的会议室举行,考试分为上、下午各七支队参加,本来以为会像“三堂会审”般严格的考试。到了球员嘴里遭到了攻击和蔑视。因为考试是开卷考试,球员尽可以从从容容地从足协发的小册子——《中国足协春训学习文件》上寻找答案,考试一完,有球员就很自信可以拿100分,更有甚者吹嘘能拿到101分。大部分球员都认为考试太简单,没啥意思,因为你把小册子从头找到尾,可以答得非常完美,而可笑的是,考卷分为A、B卷,可一桌上的两个人的两份试卷正好互补,他的填空是另一人的问答题,反之亦然,真是搞笑。
本来,各俱乐部对中国足协搞的这次职业道德和纪律考试,视之如猛虎,每天晚上,训练疲惫的球员们都早早地呆在屋里学习思想政治,有的俱乐部还专门请各自的“秀才”赴海埂替队员讲解并提出重点,鲁能泰山俱乐部还为此举行了模拟题考试,当然比足协的要难得多,甚至有球员抱怨俱乐部小题大作。从考试的情况看,足协着着实实地把各俱乐部和球员涮了一把,什么取消12分钟体测后改由道德纪律考试决定球员的上场资格,如此简单地走过场,与足协的威严面孔形成极大反差。更可怜的是,一些在家养伤的球员如泰山队的姜勇等,为了今年的上岗证,竟特地花几千元赶到海埂参加考试,没想到考试内容如此易如反掌,他们的心理不知是否平衡?足协组织的这次考试内容其实是非常严格的,学习文件虽只有二十多页,但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2000年7月17日国务院下发的一个文件《国务院办公厅文明观球赛通知》,这是去年一些城市球迷骚乱后,国务院下发的一个紧急通知;二是《中国足协违规违纪处罚办法》,这是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制定的一个条例;三是《中国足球协会运动员管理条例》,这是1999年12月颁发的。但如此严格的内容却被如此简单宽松的形式所破坏,因为上午、下午各90分钟的考试过后,立即传出数支队伍对抗赛出现群殴现象,这在考试的当天不能不说是对足协严格球场纪律的一种极大的讽刺。在昨天的对抗赛中,泰达对辽宁激战正酣时,吕刚被泰达的丁祥瑞恶意犯规,众多辽宁球员纷纷围上,谩骂指责,裁判为息事宁人忙判给辽宁队一个任意球,但李尧的任意球正好砸在转身离去的丁祥瑞的头上,一时又惹起泰达队员的怒火,后在王洪礼的劝说之下不了了之。
而申花与平安队在教学赛上,刚转会平安的轧亚对郑科伟的一记狠踹又差点惹起事端。虽然事后海埂到处响起“队员群殴”的传言,但重要的不是传言,而是刚刚经过职业道德和纪律考试的球员的头脑却没有这根弦。真不知道足协处心积虑组织的学习和考试的目的和效果究竟何在?
而招致众多球员和记者非议的还有足协布置的命题作文“我们为谁踢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祖国在我心中”。第一篇“为谁踢球”已经上交,样板文章也已经招贴,但除了李金羽等几个是发自内心感受而写外,其他球员或者违心而编,或者干脆请相熟记者捉刀代笔,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一大连球员实话实说:“足协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不说点足协好听的能行吗?”事实证明,足协的此次命题作文只是“务虚而己”,让这些小学文化的球员去莽汉绣花,本身就是错误,而错误却还在继续下去,就不但可笑而且可怜可憎了。(王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