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高尔夫:高尔夫浮华背后的人文缺失

楼市高尔夫:高尔夫浮华背后的人文缺失



  美国百佳球场评打分栏中没有会所这项,也许在西方人眼里会所是会员们私有的专属之地不便公开报道;或许本着实用主义精神营造的传统会所除了更衣柜、餐饮、酒吧服务外并没有留给高尔夫观察家们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在中国高尔夫球场上,商务社交与运动同样重要。如果你问一个常打球的朋友对球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答案有可能是这家会所让他难忘的一顿午餐,如汤臣的大闸蟹、天马的龙虾宴及法式鹅肝酱,甚至北京高尔夫一个牛肉饭套餐、北京国际的日式冷面。在会员眼中,一个优秀的球场如果没有够档次的休闲娱乐设施、没有设计独特的会所,那将成为球场的败笔。会员们常会把重要人物带到这里,球场的面子也就是会员的面子。

  前两天在一家颇有声望的球场参加了一次活动,正逢周末,球场那天下午举办了一场百余人的商务赛事。没想到,这家曾举办过职业赛事的球场就因此而变得像个公共澡堂,里面人多得转不开身。最后是球员们在球僮的带领下,挨着球洞寻找能开球的地方。耗时6小时的球场漫步后,会所一碗号称有本地特色但实际索然无味的面条,好歹解决了我们的肚子问题。又无意中看到,在前台漂亮小姐们的身后不知何时堆满了各式衣物包,她们无奈地解释因为更衣柜有限,不得已将会员们的私人物品堂而皇之地寄存在大堂之上。

  看着大堂里匆忙穿梭的身影,我不由担心,高尔夫球场是否已渐渐向街头台球厅蜕变?

  中国的高尔夫因商务社交而起,但有多少高尔夫球场的整体配套设施及服务能够承载不同需求的商务活动?这并不是要求会所必须蜂拥在奢华的装潢之路上,其实一个设计独特的大门,一个敞亮的大厅也许就能满足很多需求:能够举办一场百人的宴会,或者是几十人聚在小景观前一起照张合影。高尔夫球场的物业管理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由行业内部自行消化,而这些业内管理公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是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很多球会对自己的品牌差异化定位以及如何向目标市场推广品牌内涵不甚清晰。一个好的球场设计理念、漂亮而充满挑战的果岭、品质优良的草种当然是球场值得标榜的骄傲。但一顿令人怀念的午餐,一个雅致安静的休闲空间,训练有素的球场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极高的球僮,这些口碑的传颂给球会带来的知名度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曾与一位在中国台湾和内地经营画廊的球友聊起内地高尔夫地产、纯私人化的球场概念时,这让他一度在谈话中走神,在脑袋里勾勒着自己10年后的生活。高大的落地窗外一片鸟语花香,一天中想何时打球,拿起球杆就能下场。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中国台湾、香港没有高尔夫地产,而内地的高尔夫豪宅很可能就是商人们,经年商场搏杀后退隐江湖的地方。

  (《楼市高尔夫》卷首语 魏希琳)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高尔夫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