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产业资讯 > 高尔夫与管理 > 正文
国内器材厂商陷入价格 中国高尔夫器材生产面面观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9:57 新浪体育

  高尔夫传入中国,很多领域都存在着非正常模式的发展,在高尔夫器材产业这一块也不例外,本文稍加总结,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象一

  全世界高尔夫器材几乎有70%以上在大陆生产。应该说,当初台湾最早一批从事高尔夫
器材生产的业主大多是铁匠,小作坊主等一些个体户,使他们丁丁当当的敲打中实现了高尔夫器材的起步与发展。从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 由于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原因,高尔夫器材生产完成了从台湾转移到大陆生产这一大迁徙。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

高尔夫器材在大陆的生产总量已经达到60%以上,加上周边(含厦门地区),整个大陆的生产几乎超过70%的高尔夫器材及配件,其他所谓的30%也有很大部分是在大陆购买原料之后的再加工过程。当然,随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更优惠的人力成本及政策支持,目前已有部分厂商在这一地区设厂生产,并与逐渐增大的趋势。

  现象二

  几个大厂把握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品牌球具生产。虽然大部分器材产量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生产,但是其中少数几个大厂却占据了几乎所有的高端产品及生产量,其中复盛,大田,炬明,明安,顺龙几个大厂生产了几乎消费者日常用到的所有知名品牌,例如CALLAWAY ,NIKE ,TAYLORMADE ,MACGREGOR 等等,而每个厂的产量也都在几百万根以上。当然,他们的产量这么大,依靠的不只是台资或者港资的背景,高效的管理,强大的资金背景,良好的研发,配合能力是他们得以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象三

  国内小厂遍地开花。我所说的所谓国内,并不仅限于大陆人投资的工厂,事实上,很多台湾小厂也林林总总的存在于整个珠三角区域,总体不下2000个。他们其中不乏曾经的辉煌,甚至可能是当年的业内翘楚,也有‘后人’的前仆后继,从帽套,胶套,手套,握把到球包,球杆,球头几乎所有你能想到或者根本想不到或者没用到过的器材。他们要么是大厂的配套协力厂,要么是生产一些没有行业壁垒或者壁垒比较小的产品。

  现象四

  国内高尔夫器材厂商陷入价格战。任何行业的发展几乎都经历过相同的发展阶段,高尔夫器材经历过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的黄金期后,几十倍,几百倍的利润空间已经压缩到现在行业不足30%的利润空间,而作为基本依靠出口的整个行业来说,原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本土企业的竞争,使得高尔夫整个陷入到价格战正当中。观澜湖球会在开业初期,球场附近的器材专卖店据说一年利润过百万,而现在的球杆每套最少的还不足千元。而越是小厂,价格竞争就越激烈,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从中倒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

  现象五

  国内厂商底蕴不足,目光较为短浅 .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历来是全世界所钦佩,在高尔夫行业也不例外。从最初的COPY杆到现在整个行业COPY过来,应该说,大陆的器材厂商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就像整个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一样,我们的器材厂商一样存在很多的问题,几个显著问题如下:

  1科技底蕴不足,研发能力不够

  2资金实力不足

  3 经营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

  4 缺乏整体市场经营理念及长期规划

  这四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器材厂商仍然处在行业的边缘。事实上,国内也曾经有过某些体育品牌公司尝试进入高尔夫器材行业,但是结果却不甚了了。而同样在国内做过某著名品牌器材代理商的深圳某公司,也尝试着去经营自己的品牌,但是现在的结果也不太好,或许我们应该给与他们以更多的耐心与支持,才能促进国内器材(品牌)的更好发展。

  (赵永军 topwil@126.com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9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