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高尔夫运动 中国应大力发展高尔夫公众球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09:51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引 言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自中国高尔夫协会成立也就二十多年,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2003年后发展的人群是前十年的三倍,目前每年以30%的速度发展。喜爱高尔夫运动的人群在迅速膨胀,但是这种膨胀会受到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及诸多因素的限制,因为中国的球场99%是会员制的,不论怎样还是有相当高的门槛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为这些还有巨大发
一.首先回顾高尔夫的起源与世界高尔夫的发展 大约在十五世纪前在苏格兰东海岸由牧民用木曲棍击打石头,直到打进兔洞的游戏演变成一种深受百姓喜爱的运动----高尔夫运动。早期被皇家禁止和封杀,有文字记载的是GOLF一词出现在1457年苏格兰议会的文件中,可惜的是禁止高尔夫运动的法令,因为苏格兰的青年已热忠于高尔夫运动而不去练苏格兰的剑术。但是高尔夫的生存力太强了,不但没有被封杀住,反而让颁布禁令的詹姆斯二世的孙子詹姆斯四世将高尔夫运动引入贵族。1754年,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第一家高尔夫球协会既圣安德鲁斯皇家古代高尔夫俱乐部成立(左图为圣安德鲁斯皇家古代高尔夫俱乐部会所)。 接下来是引入内地,后又传入英格兰,在英伦三岛普及起来,十九世纪末传到了美洲、澳洲及南非,二十世纪传到了亚洲。198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俱乐部。 美国、英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高尔夫球场:美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有20000多个球场 ,并每年还在以新建300个球场的速度增加,而且这些球场中80%是公众球场,纯会员制的球场只占20%。英国有2000多个球场,伦敦地区就有200多个球场,公众球场占大多数。欧洲地区20多个国家有3000多个球场。仅4000多万人口的韩国就有200多个,日本也有3000多个,中国台湾也有100多个球场。 二.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现状 球场满足不了聚增的高尔夫人群----自1984年霍英东投资的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建立起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从无到有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已经发展了近300家,已经从最初的政府为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满足外商的休闲娱乐转变为以国内高尔夫消费群体而存在的中国高尔夫市场。但由于成本、政策、技术和文化理念等多方面因素,我国的高尔夫还处在初级阶段,消费人群还是高端人群,如企业家、白领、政府官员等,高尔夫的进入门槛高,现在还被称之为“贵族运动”。但高尔夫的独特魅力是不可估量的,据统计中国高尔夫人口已达50万人,再加上韩国、日本、东欧、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高尔夫旅游者,这样每年在中国有近百万人口在打球,按照目前每年30%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大约要到800万人口。经济学家迟福林认为,中国潜在的高尔夫消费者现在是2000万,2020年可能是5000万。这样多的人群在打球,显然现在的球场是不能满足的。 投资高尔夫球场以满足聚增的需求----接纳迅速发展的人群是势在必行的,正由于高尔夫运动有巨大的潜在群体,经营高尔夫球场也成了投资的大热门。广东、海南、长三角和北京地区新建球场层出不穷,然而几乎都是会员制球场。投资强度大,兴建一座高尔夫球场起码要斥资亿元,此外高尔夫球场每年的花草维护费、设施费、人员工资等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会所的建设又是国内高尔夫球场的重点,会所往往建得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看谁的会所大、谁的气派、谁的豪华;昂贵的地价投入刺激高尔夫球会继续向“高档”进军。而在英国和美国,公共球场大多没有会所,即使设有会所,大多也仅有简易的更衣室和餐厅,连专卖店都没有(见左图的两个英国球场的会所)。我去过英国和美国的多家球场,在那里几乎看不到豪华的会所,(当然纯会员制的私家会所也是很豪华的),也看不到那么多球场的工作人员,没有球童(当然若出费用预约请球童还是有的,工时费很高)。 高尔夫的门槛与大众的收入不相匹配----以打一场高尔夫球为例,进入球场,收费项目多达七八项,虽然并非价目表上的每一项都必须消费,但是果岭费(场地费)、球童费、球车费却是最基本的三项。在全国各个球场的果岭费不一样,高的1000多元,最低的也要300元,节假日更是在此基础上再提高一个档次;此外球场还要收取球童费,大约是100-200元不等;如果租车打球,还有大约100-200元不等的租车费;如果你没有球杆、没有包,还得出租杆费、租包费,大约为200元,此外还要给球童50-200元的小费。因此,在非周末和节假日,最节省的打球者个人费用至少也要500多元。事实上来球场打球的人花费往往不只这些。如前来打球的是会员,他首先就已经支付了10到30多万元的会籍费,再高级一点的球会会籍费要150万元,而在打球的时候他除了免除部分费用之外,其他的费用还是相同的。再者,除了打球,不少会员还会花最少100元来用餐、上百元来游泳或健身、900多元入住球会酒店,有些阔气的客人光是给球童小费都是500元。因此,普通老百姓是打不起高尔夫的。而一个年薪在10万到20万元中等收入的家庭,怎么可能将一年的收入去购置一张会员证呢?再有美国人均收入将近2万美元,那买1套1000美元左右的球杆不在话下,而我国目前人均收入仅为800美元,一套球杆的价值已超出大多数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高尔夫的高门槛限制了有着很大需求的高尔夫人群。 球场的运营成本高----从球场的征地开始,报批兴建费用很高,高尔夫球场草坪的成本、草种的选用成本也很高,大多数草种靠进口。草坪的维护机器(剪草机、打孔机、切割机、覆沙机)等这些产品90%以上由外国公司供应,价格自是不菲。另外,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目前高尔夫球被列为是高消费中的娱乐消费征收20%的税。再加上球场工作人员多,管理水平跟不上,限制了降低运营成本。此外,还存在着诸如器材、药肥、设备需直接进口等多种制约因素。这就使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成本从何处收回?那只有从消费者身上收回。在我国打高尔夫的毕竟是少数人,如果价格再不贵点,球场该如何还本?如何赢利?因此成本就这样转移到打球消费上了。为了能迅速的收回成本,球场的销售部门就拼命的卖会员证,(这与销售人员的自身利益挂钩的),也不管是否超过饱和量,会员不断的增加,销售部的业绩也在上涨。会员多了打球人多了,球童不够了,没培训好也上岗了,服务也就跟不上,一联串的问题来了。另球会市场部为了最大效益也在拼命地拉散客、团队、比赛等,这些人多了,会员来了又下不了场,会员对球会有意见,影响会员的利益了,会员不满意,来的就少了,结果会员制不像会员制,公众不像公众,使得某些球会采取变相降价、拉客等各种手段继续吸引散客和旅行团,把球会搞的一塌糊涂,使其走入不良循环。大家拼命的在这“红海”里拼杀,为什么不去探寻一片“蓝海”呢? 三、大力发展公众球场是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一片蓝海 随着中国高尔夫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化发展呼之欲出。中国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关注和推介高尔夫运动,政府部门也已经开始着手高尔夫规范的制定,众多高尔夫业界人士也在积极推广高尔夫运动。各种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职业或业余高尔夫比赛在中国的频频成功地举办,推动了中国高尔夫公众化的发展进程。原本只有富商巨贾才可涉足的“贵族运动”如今门槛正在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加到这一运动中来。公众球场的建设也将会不断的增加,各种非会员制的球场也已经出现并成功运营。 什么是公众球场?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球场是公立的,是政府、集团或公益机构对社区或当地公众的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一部分;第二,打球消费价格低,球场经营以不亏本少赢利为原则,利用城市绿地、河滩地、荒山坡等,政府给与免费或极少的租金租用这些土地来建设球场,还有如果政府对公众球场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那公众球场的门槛就会大大降低。球场建好了,球道及球场设施标准也不低,会所不要豪华,实用就行。减少管理人员,不要球童,球员自己拉包。打球收的费用够维护球场就可以了。这样门槛一定会降低的。我在英国和美国去过几家公众球场,我所看到的工作人员不超过5个人,没有球童,交完钱就自己拉车下场打球,会所里提供饮料和简单的快餐(均是收费的)。在美国的公众球场除给公开价外,通常还会对当地的纳税人有特别优惠的价格。比如美国洛杉矶的球场,很多都是公众球场,打一场球只要10-15美金。美国很多公众球场的价格还会随着经营情况调整,如果今年赚了钱,明年价格就会降下来。事实上我们提倡的是这种公众球场。也只有产业化的发展才能满足未来高速增长的高尔夫人口。我认为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结构应是个正三角型,也就是会员制的球场与公众球场的比例关系要像正三角,底座就是公众球场,占大多数,会员制的球场就是三角形的上半部,你也可以去创顶尖的球场,追求三角形尖顶,以60%的公众球场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开展高尔夫慈善业,高尔夫是一项崇尚以人为本的运动,积极开展高尔夫慈善事业,既体现高尔夫业内人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能让社会各界认识到高尔夫健康阳光的形象。高尔夫运动的普及是以公众球场的增加为标志的。欧美的高尔夫运动为什么发达?关键就在于公众球场。公众球场增加了才能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而且特别是对青少年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要想推动和普及高尔夫运动,就必须要建公众球场。否则普通人打不起高尔夫。美国二亿多人口出了一个老虎伍兹,我们十三亿人口不出六、七个,至少也应该出现二、三个吧。什么时候在中国高尔夫能像乒乓球那样普及,像乒乓球那样在世界上称雄。应该让高尔夫进入大众,我想如果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运动,这样才能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中国这么大,荒山、野岭、滩涂、废地不是没有,为什么不可以拿出来建公众高尔夫球场?中国的高尔夫行业的蓝海---公众高尔夫球场。 端正思想,重视发展高尔夫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在公众球场建立青少年培训基地,大学开设高尔夫选修课程,在普及高尔夫文化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以人才为基础。我们要有自己的明星球员的示范和带动,培养一流的运动员和一流的管理人才,规范我们的高尔夫行业。 要使高尔夫产业化----由于打球人口的增加,对高尔夫用具的需求也在增加,降低个人的消费成本是进入大众化的前提。中国要用自己生产的高尔夫产品,不要依赖进口,虽然高尔夫产品有些高科技含量,但这对中国来讲太容易了,中国载人航天都可以实现,高尔夫的产品及相关设备国产化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高尔夫行业像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一样对于各地的经济具有广泛的拉动作用。同时,国外的许多知名品牌也纷纷在中国兴建生产基地或来料加工,中国因此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尔夫用品生产基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高尔夫公众球场的建设已到了呼之即出的地步了,抓紧做好高尔夫的的基础教育工作,加快实现高尔夫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大力建设高尔夫公众球场,我认为这就是中国高尔夫行业的蓝海。我所创建的北京国际高尔夫基金会老兵高尔夫专项基金就是致力于发展公众高尔夫事业,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团体,高尔夫基金就是来支持高尔夫产业,特别是高尔夫的公益事业,奖励在高尔夫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促进高尔夫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实际应用和市场扩散,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智慧的人群,只要我们大力发展公众高尔夫,普及高尔夫,中国高尔夫行业的蓝海就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中国高尔夫产业现状与发展》作者庞浩 2.<<高尔夫运动蕴藏着商机>> 国际金融时报 作者:方宏(上海交通大学海外高尔夫总经理E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