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高谈阔论 > 正文
重庆商报:精英者,会高尔夫之谓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09:04 重庆商报

  这是借昔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套解今日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的“高”论,疑问号乃笔者所加。朱校长在近日大学校长论坛上宣布:“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据说课目如此设置,非此一家,上海财经大学早就有了这项高尔夫课程,10年前深圳大学即有高尔夫学院,有的还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这位朱校长接受记者采访称:这是以高尔夫球来填补国内缺乏精英教育而引进的文化。此言一

  出,很快引起人们沸沸扬扬,在下认为:只要将朱校长的高论与梅校长名言一比对,就全显现其分量与价值了。

  梅校长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日朱校长要出精英,何止寄望于大楼,还寄望于大草坪,他的教育理念很新吗,岂非梅贻琦校长70年前嘲笑过,且以西南联大的破屋草房培养出大量精英包括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抓教育,仅靠扩建大楼再建大草坪能造出精英吗?

  

高尔夫球,再怎么说它是一种文化,也不过属于娱乐游艺性的,今天受到一些富贵人士嗜好,能在打高尔夫球与精英之间,就画上等号吗?若讲流行时尚,又岂止这绿草坪上的小球。这些年来有的大学里只产大楼,只说大话,如自封自吹什么世界一流呀,就是不产精英,有,也只是技匠型的,会吹的会捞的精英颇多,惟大师奇少。

  若翻开二十世纪中国精英史,多出于前半世纪,在人文学术界,如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胡适、鲁迅、陈寅恪等,找不到他们在绿茵场上的身影。在技术科学界,出色的如詹天佑、李四光、竺可桢、陈省身乃至李政道、杨振宁这类洋文化汲收最多者,也是爬上前辈的肩头,钻进科学文化的深层成为科学精英,与高尔夫球无涉无关呢。

  笔者并非要贬损精英教育,倒是支持者与赞赏者,只是反感伪精英与伪贵族文化的假冒,尤其反感以粗痞文化之核弄个现代或精英的包装来招摇,这精英文化也不能表面化为一种时尚,或简单化为高尔夫吧?

  从前,把大学弄进象牙之塔去培养精英,自然是脱离时代与社会的,不可取的,应在开放条件下培养,但这种开放,也应固守大学的文化与学术的底线,不能等同于市场或官场。时下高尔夫流行于巨商富贾与高官显爵中,很时髦,很新潮,把打高尔夫球视为精英之必修课,是否在有的大学校长的字典里,精英已剔除了追求真理与追求学问的一类,只剩下钱与权的拥有者一类呢?教育的市场化(商化)与衙门化(官场化)带来的荒诞,不是也从大学追求高尔夫时尚表现出来吗?教育改革,真是任重道远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3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