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尔夫:与贵族无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9:57 新民周刊 | ||
今天这些大学生可能还不具备消费能力,但谁又能说今后他们不会成为一个球场的白金会员呢。 双脚开立,微微弯腰,双手紧握着球杆,注视着脚前的白色小球轻吸一口气,一击挥出……
就读于上海财大体育经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胡煜清是该校高尔夫运动的首批尝鲜者。他记得,高尔夫运动是在2005年突然抛开了贵族面纱,出现在上海财经大学体育经营管理硕士专业的选课表上。一年之后,高尔夫再次降低身段,从硕士课程下移到了财大本科生体育必修课表上。 有人说,高尔夫开始平民化了;也有人说,高校开始培养新一代的贵族精神。 而记者在高尔夫进入大学背后所看到的,是商业投资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学生和商家的双赢是许多人期待的结局,但谁又能保证高尔夫不会像十多年前保龄球的风靡和速朽一样刺目? 毋庸置疑的是,学生已然受益,商家的未来还需翘首期待。 200元教你高尔夫 胡煜清记得,2005年的高尔夫试点课上,外系学生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好奇、嫉妒、冷漠……各种目光投向为数不多的几位师生。 一年之后,上海财经大学大一本科120位新生将和胡煜清一样,握紧球杆,挥击小球。根据上海财大学体育教学部的课程安排,国庆之后的第一堂体育课,大一新生就将进行包括高尔夫、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在内的课程选课。面对2000余位新生,高尔夫班只开设4个班级共有120个名额,不到6%的比例使得这项课程成为大热门。 “以前只要调节羽毛球、网球班的选课人数,今年看来首先会是高尔夫班。”体育教学部主任陈晓教授说,本科学生对高尔夫的热情程度超乎他的想象,选课人数肯定大超预算名额。4个班级每班30人的规模几乎已是极限,一般篮球这样的热门课程,每班人数也就在24人左右。“选课名单最后只能通过随机抽取决定。” 为了迎接这120名本科学生,学校今年在原有4块室内训练场的基础上又扩建了10块,仿造校外真实球场高低起伏的果林地带,因为条件不成熟,工期被延后进行。600多平方米的模拟训练场内,高尔夫标杆、球洞设置一应俱全,地上铺就的绿色方形地毯替代真实草地。只是悬挂在场地顶端一溜排开的四五块圆心布靶让人有点哑然失笑,因为场地长度不够,训练时学生们只能挥杆往布靶上击球。 建模拟训练场、购买球杆器具,花费差不多20万元人民币,“比建一个网球场还要便宜”。陈晓说学校的这笔投入相比建造真正的高尔夫球场“都不到人家的零头”,但作为训练场已绰绰有余。在这样一个简易训练场上,学生可以和在校外球场一样学到挥杆、推杆、击球等基本动作。有了功底后,陈晓会带着学生到校外的真实球场去“过把瘾”。 三分之一的课程就在校外的真实球场上!训练课时将超过300分钟! 学生迟疑了。从铺天盖地的高尔夫训练班广告中,他们不难获悉校外球场过百近千的单次费用和高达10万元以上的黄金年费,这项贵族运动走进中国10年,价格依然不是平民所能企及。 难道仅是一次诱人的广告秀而已? “最多一二百元。”陈晓不容置疑的口气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他告诉这些半信半疑中的本科新生,选修高尔夫的整个课程就只需要支付这一笔小额钱款,无需其他任何费用。而这笔钱的主要用途将是支付课程中多次往返学校和校外球场间所需的交通费用和餐费等。至于学生最为担心的校外球场租金费用,由学校全部包揽。 “财大果然财大气粗!”有人开始戏谑。陈晓却嘿嘿一笑,不露声色。他知道学校的“气粗”其实也就一两万元。在和校外球场的协商中,对方答应他一个学期的租场费用总和将不超过2万元。 “其实从建室内训练场,购买高尔夫球杆器具,到和校外球场协商低价租场,都是一家咨询公司(上海东华吉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帮忙。我们对这个行当是陌生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合作,开课将遥遥无期。”陈晓说。 未来的主流客户 陈晓赞不绝口的这家公司,其实早在2003年就已经和上海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广高尔夫课程。2005年的时候,公司高尔夫高校推广负责人杨仁伟找到了陈晓,双方一拍即合,在该校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硕士点中开办高尔夫课程。 在杨仁伟看来,中国人对高尔夫运动一直存在着误读。他认为高尔夫本身并不是贵族运动,在新西兰打一场高尔夫只要20新币,非常大众化。所谓的贵族意义,其实是在高级俱乐部或会所打高尔夫时所享受到的高级服务。在国外,高尔夫球场包括会员制的高级俱乐部和低价的大众化球场。在高级俱乐部里打球,不仅有球童的随身服务,还有一干人等前后伺候,开车、背包、换球杆,任何举手之劳都有人服侍。但在大众化球场里,每个人都是自己弯腰捡球,自己背包步行,得不到任何贴身服务,价格自然也是相当低廉。 “国外的高尔夫已经普及到中学,但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目前绝大多数都是仿造国外高级俱乐部的行制,想要不贵族也难。”杨仁伟说这一现状让他看到了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加之本身蕴含深厚的高尔夫文化,决定了今后“接受过良好教育,社会的中上层人士”将是这项运动的主流客户。 这批未来的主流客户,现在就应该在我们的大学里! 杨仁伟的商机应运而生:让高尔夫商家挖掘未来潜在的客户。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商家和高校间搭建起这样一个中介的平台。 “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国家现在打高尔夫的有三四十万人,出售杆具的商家所对应的消费人数也就这些。除了本地企业外,好多国外进口的杆具商也开始抢占市场,对他们来说突破现有的消费群、挖掘未来的客户,市场的潜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同样,高尔夫球场会员也是如此,今天这些大学生可能还不具备消费能力,但谁又能说今后他们不会成为一个球场的白金会员呢。” 众多高尔夫相关企业开始对杨仁伟的想法表现出兴趣,校外球场、杆具生产商纷纷同意让利合作。租借给学校的高尔夫球场,租金由学校支付一部分,球场让利一部分;用于学生训练的杆具价格低廉到令人瞠目。在杨仁伟的这个平台上,学校和高尔夫商家都期待着双赢的结局。 “高校是块非常大的资源,商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投资,能更好地向社会未来的精英、企业潜在的客户去介绍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文化。”杨仁伟说,随着高校客户群的不断扩大,一些商家已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在高尔夫课上使用自己的产品,了解自己的品牌,他们更希望拓展多种形式尽快打开高校局面。设立奖学金、举行高尔夫赛事、赞助学生活动等等,企业提出种种设想,他们渴望在宣传自身的同时,让社会也了解到他们在为教育事业尽力。“名利双收”是商界的黄金法则。 但不要忘了,商家也是盘算高手。未来客户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让他们把担忧直接摆到杨仁伟面前:企业花钱培养了大学生高尔夫素养,几年后待他们从潜在转变为实际客户时万一另择他家,这笔买卖又如何算得过来?! “不劳而获,坐收渔利的商家当然会有。但你不投资,大学生就没有能力来和你接触。现在这个过程都是你在给他们提供帮助,同时也是你密切接触未来资源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大学生对你的品牌和企业文化就产生了认识和理解。当他们今后有需要也有实力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会是你。”杨仁伟告诉这些企业老总“学生的钱不要去赚”,作为投资,应当有更长远的目光,前期投入的两三年时间可能都没有产出,“但在今后的市场份额中,你就能看到自己拥有了多少客户的承认”。 可是万一高尔夫走向低迷呢?就如十多年前保龄球业风靡上海,以相对的高价位被标榜为贵族运动。如今,只有零星球馆还在勉力维持,市场大幅缩水,前景黯淡。杨仁伟也思考过高尔夫业会不会重蹈这个覆辙,他和商家对这个问题彼此心照不宣地回避,谁都知道“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并非公益事业 杨仁伟在推广这项高尔夫项目时,很多人就问他是不是在做公益事业。 “操作的过程的确是以公益的形式出现的。”杨仁伟说。在和学校合作的最初阶段,学校“很坦诚”地告诉他,没有场地,没有资金。他就跑去企业,鼓动它们让利,投资给自己未来的客户。接着学校又告诉他,没有师资力量。他就调动球场的职业球员和专业教练,和高校一起合作成立了培训中心,每周义务培训教师传授打球技巧和高尔夫文化。等软硬件设施都建起来后,他又开始为学生能走进社会高尔夫文化圈而四处奔走联系。去球场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在正规赛事上做义工,亲身体验大赛流程。“让社会资源尽可能地服务于学校。” “学校突破围墙限制吸纳校外资源,合作也好,风险投资也好,最终的受益者毫无争议是学生。”陈晓说,从研究生到本科生开设高尔夫课程,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而校外资源的及时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合作开课之初,学校向对方就提出了一个条件:学生必须受益。“我们并不在意商家是否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了未来客户,也不在乎在这种合作中它们是否得到了想要的‘利益’,但学生受益是必须保证的,没有这一点,任何合作都是空谈。” 早在高尔夫开课之前,上海财大就有一门野外生存课,同样采用校内外资源合作开办的手法。2004年学校在酝酿开设这门新课时,几位任课老师就主动找到了校外一家户外运动公司,双方几次协商后协议达成。学校以低价购买该公司的一些户外装备,公司则为课程提供专业人员担当教学顾问。在野外授课生存训练中,公司派出专业人员全程护导学生,从选择露营地、动手搭帐篷、起土灶做饭,到负重体能拉练、山峰速降,公司专业人员不仅提供野外生存的专业素养训练,遇突发事件时凭借老到经验所能提供的安全保障也是学校老师所不能替代的。“如果没有校外专业公司的合作,学生安全得不到百分百的保障,野外生存课程是不可能开设的。”陈晓说。 相比高尔夫课程的火爆,野外生存课的受欢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报名学生人数常常几倍于课程限招人数,学校最终不得不采取体能竞赛的方式来优中选优。“学生对这类课程呼声很大,所以学校近期开始酝酿将攀岩壁也引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学校里就接触到户外运动。”陈晓说学校开设一门课程的主要权衡标准就是看对学生有没有好处。攀岩壁建起来后,学校会考虑到校外聘请专业人员来担当任课教师,同时也依托校外资源加紧培养学校自己的户外运动教师,通过校内外的良性互动为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梅璎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