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高谈阔论 > 正文
新闻午报:伪精英教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13:44 新闻午报

  什么是精英,什么是大学———许多基本的价值判断,竟让人疑虑丛生。

  高尔夫打入高校,中国社会再次引发“大学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争论,这些争论显得敏感而慌张。于是,什么是精英,什么是大学———许多基本的价值判断,竟让人疑虑丛生。

  高尔夫与精英:虚假的等号

  超前腐败还是精英教育?

  10月14日下午,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来到山东大学参加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仔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大学里的精英教育的话题。而下面几句话却瞬间将厦门大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

  舆论一片哗然。反对者大多质疑开高尔夫球课是否就是精英教育;支持者则称赞厦门大学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勇于承担起现在大学普遍缺乏的精英教育理念。

  10月18日,朱崇实校长接受《厦门日报》专访,他声明自己从未将高尔夫等同于精英教育,只是在提到本校的精英教育时,引了这个例子。不过这一回应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争议乃至批判仍源源不断。

  10月19日,旅美学者薛涌在博客中写道:“厦门大学此举,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超前腐败的阶段。”这篇名为《高等教育的超前腐败》的文章被挂在新浪博客首页,点击量将近4万。

  学生对高尔夫的态度

  厦门大学BBS“鼓浪听涛”在接连几日的“十大”帖中都有话题涉及此事。

  从BBS上看,较多发言的学生表示支持学校的做法,他们认为学校提供这样的活动条件不仅能增加自己的技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也会大有用处。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打不打高尔夫只是兴趣问题,根本没必要把它作为必修课。

  其实厦门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高尔夫球课作为体育选修课,上课场地由一个校友提供。选课的学生每学期只需自付50元到100元往返高尔夫球练习场的交通费。

  精英教育与高尔夫有染?

  今年,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都开始设立高尔夫选修课,北京大学也计划建设高尔夫练习场。而内地高校第一个高尔夫学生社团也已于2005年12月20日在北大成立。高尔夫越来越多走进高校,但没有一次像厦大这样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许是因为,高尔夫第一次这么明显地与“精英教育”放在了一起。

  厦大校长朱崇实后来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精英和精英教育的看法,“精英有着远大的理想,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摆在短期利益之上,同时,他们也愿意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终生奋斗。”

  而对于精英教育,他则强调“中国一定要有若干所一流大学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精英,如果一流大学都失去了这个目标和方向,那么等到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可能就会有一代甚至几代人被耽误”。

  朱崇实的看法虽然挽回不少同情分,但《大学有问题》一书的作者、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熊丙奇却毫不客气地指出高尔夫属于精英教育范畴的错位,“把培养精英与毕业生的年薪、工作岗位、办公环境画等号,使得校长产生高尔夫对学生日后就业有利的错觉,但实际上真正的精英教育绝非如此。”

  旅美学者薛涌在博客中将美国大学体育教学项目与厦大做了对比,前者最流行基本都是橄榄球等集体项目,而非不提供团队合作、带有炫耀性的高尔夫。其原因就是美国大学把体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并渗透着精英教育的意识:一个校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有时比一个优等生还有优势。

  事实上,从事大学体育的学生,日后的成才率(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界)比不从事的要高得多。因为在球队这个集体,早已为具有精英潜质的学生提供了施展领袖才能的环境和舞台。显然,这场关于高尔夫与精英教育争论的背后,隐藏着教育改革导致的连锁反应难题。

  被大众解构的精英教育

  什么人是精英?

  “精英是整个社会最上层的那群人,永远是少数。最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看资源的掌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或是符号资源,此外还包括社会地位、政治影响、财富占有和文化创造。”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

  关于精英教育与贵族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益民认为,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贵族的教育带有世袭的味道,开始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如请家庭教师来训练贵族式的礼仪;精英教育则与身份无关,重在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也许全社会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渴望,造成了国内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的基建热潮。硬件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软件上却没有步步紧跟。一些学校缩减了很多基础课,诸如大学语文、心理学、逻辑学等,很多也都由必修课或限定选修变成了任意选修。

  《大学有问题》的作者熊丙奇认为,精英教育不应面对市场进行功利性的导向,而是培养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社会上持续的发展,并实现个人的价值,进行通识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做一个通才而不是专才。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如果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15%,就意味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普及教育———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理论。我国是在1999年扩招后的第三年实现了教育类型的转轨。但是高校的层次还没有分开。上到一流大学,下到民办学校,还是处于原先精英教育的模式。

  以美国为例,现有的5000所大学分为不同的层次,10%的大学属于研究性大学,诸如“常青藤”。虽然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但精英学校以严进严出而闻名,严格的淘汰制和导师制,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要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领袖,要么许多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一般的学校承担培养普通劳动者的任务。

  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些水平远远不够的学校却也把发展盯向精英教育,造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混乱状况。熊丙奇认为,这其实是人才培养的严重错位和混淆的问题,而且不论什么等级的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才培养的个性。盲目的扩招使得师资水平跟不上,教学水平大幅度下滑。

  高校精英教育的尴尬

  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益民说,1999年以前的大学生总量少,他们似乎相对容易就走到了社会的中间位置,成为骨干。很多大学生具有一种自负和期待,精英意识浓厚,而这种意识会非常好地促进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

  现在,大学扩招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而近两年来每年有近30%、超过100万的大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大学生的精英认同感越来越淡。而一般的学校为了扩大招生依然打着培养精英的旗号。精英教育在此面前变得分外尴尬。

  于海教授认为,精英和平民的问题在中国社会变得非常突出,上层精英联盟的问题容易遭致平民的反感,因为他们垄断着所有的资源。所以,一方面这个社会提倡人人成为精英,然而本应是为老百姓说话做事,为民生民权奋斗的精英形象不在了,越来越多的精英形象的负面化使得社会上反精英的情绪日益浓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愿意坚持自己是精英的大学生也日益减少。

  旁读

  精英教育的变迁

  西方近现代教育通行的原则是才能至上,崇尚精英培养,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似乎不太习惯以精英来论事。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在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前都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

  中国在19世纪末,开始提出开发民众智慧的问题,之前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强化国家机器,而不是面向民众。20世纪初,清政府取法于日本学制,连续颁布两部法定学制,中国的教育由此产生有据可依的学术体系,这是一个具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机构的精英学制,但是由于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能够享受这样教育的人是极少数的,尤其是两个学制里没有女性的地位,直到1907年才补充了女学的部分。1911年,民国政府的学制有所改变,倡导民主和共和精神,但依然保留充满精英意味的以培养高等学校学生为目标的小学和中学学制。

  1916年,蔡元培受命担任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他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并进行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还改年级制为学分制,终于将北大改造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

  20年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大量留美的学生回国,而当时美英国教育的影响席卷了世界,在美国教育家频繁进出中国背景下,中国学制开始向美国学制学习,1922年出现的新学制“六三三学制”体现了美国教育理念———偏于实用,适应社会生活。既加强了中学教育,并实行了教育的分流。新学制颁布以后,整个教育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此时,教育出现了从精英走向大众的趋势,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受这样教育的仍旧是少数。

  中国近代教育1937年前的15年间,达到了第一个发展鼎盛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一直到解放前,正式公布的教育法令、规程就有1500多个,办学数量、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抗战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由北大、清华、南开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8年的教育实践中,创下斐然成绩。

  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学习苏联教育模式———重视专业培养,发展单科人才,由此高校大量院系进行了调整组合,把很多学校变成了专科学校。同时有些行业,如机械部、国防工业部,完全按照行业定位来培养行业精英。后来,我国开始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从当时来看,中国的教育开始了教育大众化的探索,但是也并未能进行持续有效的改革。

  文革使得教育出现断层阶段,77年恢复高考后,各地兴起了办学热。90年代的教育改革,打破部门的界限,实现教育整合,打破了大学为行业培养的格局。

  不培养精英,要大学干什么

  今日一些大学因为腐败、浮夸而遭到民众嘲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一群真正的教育精英群体。

  大学应培养精英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前不久曾经说,大学应当培养高级蓝领。相比之下,厦门大学校长倒是个明白人,尽管他把高尔夫球当成精英的一个要件,却难免带上了这个浮华时代的特色。

  是的,大学、尤其是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名牌大学,当然应当培养精英。大多数大学,尤其是那些盲目升级或依靠行政权力拼凑而成的大学,自然不必承担这个责任———它们也承担不起来。社会也会放任这些大学全力来追逐商业浪潮,按照人才供需规律运作。

  但那些被社会尊重的大学,却应当始终以培养社会的精英自我期许。也就是说,这些大学的校园生态、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应当让那些有天赋、有潜质的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人生与知识教育,让他们具有精英的潜质,在未来的人生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即可以扮演精英的角色。否则,大学一开始就照着培养高级蓝领的目标设计各项制度,那样,他们即使遇到需要他们扮演精英的机会,也仍然只具有蓝领的胸怀和才具。那将是大学的失职。

  什么是精英?精英,其实就是在社会、商业、学术、艺术、公共事务等等各领域各层面中承担协调、组织、领导责任的男男女女们。他们具有公共精神,也具有一定的道德威望和领导才干。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这些精英构成了社会的一个个节点,他们让社会组织起来,形成公共生活。政治精英当然是精英,但在一个正常社会中,只是精英中一个很小部分。更广泛的社会精英、商业精英、学术精英、宗教精英等等与政治精英处在一种既合作、又制约的关系中,让社会不至于被国家吞噬。

  因此,社会的健全生活及恰当的社会———国家关系之维系,离不开精英。这样的精英当然不完全靠念大学就能念出来,他们的很多才能是在社会中历练出来的,因而,不读大学,同样能够成为精英。不过,适当的大学教育也确实有利于他们作好道德与知识上的准备。此类教育包括今天人们热烈讨论的“通识教育”,即通过阅读经典、古典,接受文明、文化的熏陶,拓宽视野心胸,养成关心社会的责任承担意识。另外,大学校园的自治也可以培养未来的精英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没有如此分布广泛的精英,社会就是上个世纪初人们经常批评的“一盘散沙”。社会不具有自治能力,只能被动地等待一种强有力的他治来创造秩序、供应幸福。

  今日精英之缺失

  让人惊奇的是,到了今天,情况似乎并无多大改观。人们对政府寄予无限期望,却尽情嘲笑当下活跃的商业与知识人物。他们不能算是精英,因为他们实在缺乏精英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缺失,也许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基本架构让他们无从历练精英角色所要求的种种素质。不过,过去半个多世纪大学教育之反精英传统,也让他们缺乏精英的潜质。

  上个世纪前半期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那些名牌国立大学、教会大学,具有相当明显的精英教育倾向。不过,自50年代始,大学的核心功能聚焦到培养工程师,或是培养“技工”。1952年的院系调整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工科就不用说了,即使在哲学、历史、语言等学科(那时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已被取消)中,因为已经有了唯一正确的结论,所以,大学只要把相关领域内的教条教给学生即可。大学所教授的知识是国家所需要的,是技术性的、实用性的。除此之外,是没有通识教育的内容,自然也没有校园自治的实践训练。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过就是掌握一定技术性知识的螺丝钉。

  90年代之后,大学又面临社会商业化的冲击,大学的客户从政府变成了企业,开始积极培养“财富工程师”。

  大学教育如此工具化,要为当下中国的社会发育迟缓承担很大责任。社区何以难以自治?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缺乏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社区自治精英群体;学术、商业何以腐败?在很大程度也因为其中缺乏相应的精英,来推进学术自治、商人自治。

  当然,今日一些大学因为腐败、浮夸而遭到民众嘲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一群真正的教育精英群体。大学以培养精英自我期许,它才能通过自己的毕业生对社会自治的拓展和保护来限制权力,从而维护大学相对于权力和金钱的自由与尊严。积极培养精英,正是大学曲线自救之道。

  链接

  国外大学的精英教育

  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施行着精英教育,甚至一些原本一直施行平等教育的国家,也在近几年逐渐改革,希望通过小部分的精英教育来弥补单一的大众教育带来的弊病。也许这正预示着教育走向的某种趋势。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采取的方式都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两者根据社会需要有机结合,只是精英教育的来源与发展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培养工程师等高级职业人员的学校,有的则是几百年前的贵族教育保留至今衍变而成。

  近年来,美国社会学家特纳总结出了两种精英培养模式:一种是美国式的,即尽可能地推迟选择过程,大家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谓之“竞争流动模式”;另一种以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特点体现在美、英模式之间,只有那些高中毕业会考的佼佼者,经过大学预备班的洗礼后,才能登上大学这一通往精英的坦途。□8、9版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1期孙冉秋风等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1,7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