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高谈阔论 > 正文
法制周报评论:大学教高尔夫何必棒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13:07 法制周报

  “大学”,“高尔夫”,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近来却屡屡被联系在一起,并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也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从媒体的评论和人们的话语中,我们听到的主要是一种声音——大学不应该开高尔夫球课。大学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自己和高尔夫拴在一起,以至陷入难堪境地?公众又为何会对高尔夫进大学校园如此敏感呢?

  高尔夫成高校必修课

  大学开设高尔夫球课,在中国其实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97年,深圳大学就成立了高尔夫学院,并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接着,暨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高尔夫专业,云南农业大学也在拟建高尔夫学院。

  新闻早就已被吵得沸沸扬扬,在舆论的批评声还未散尽之时,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的一番言论再次掀起了波澜。今年10月14日,在山东大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朱崇实坦言:“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

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这个消息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吸引了全国媒体,甚至吸引了BBC、法新社等境外媒体的关注。反对者说,厦大是利用公家的钱,让日后少数“精英”提前享受贵族生活,浪费资源,甚至有媒体将厦大开高尔夫课程事件评为“中国高校近年十大荒唐事件”之一。

  在舆论铺天盖地的的批评声中,

北京大学退缩了。10月27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透露,北京大学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的计划已经被叫停,“没想到网上遇到那么多异议,媒体炒作也十分厉害。”许智宏对高尔夫练习场修建计划当时的“遭遇”感到不解和无奈。

  高尔夫本身没有罪

  在国人心目中,高尔夫意味着富有和高贵,也意味着奢侈和浪费,甚至常常与腐败联系在一起,“高尔夫”一词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的确,有人用公款打高尔夫,有人用不法收入打高尔夫,还有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报建高尔夫球场。可是,这些并非是高尔夫本身的罪过。

  其实,高尔夫并不是腐败与罪恶的标签。恰恰相反,高尔夫运动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律、自尊、礼让、宽容”的绅士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本质上是一项体育运动,既然游泳、篮球等可以成为高校课程,高尔夫一样可以。

  有人认为高尔夫是贵族的运动,是奢侈豪华的代表,或者占用土地资源等等,从国内外某些豪华的高尔夫球场来看,这个判断没有错,可搬到中国高校里的高尔夫倒未必尽然,目前各大学修建的高尔夫练习场占地并不多,正如朱崇实校长所说的,“这个高尔夫练习场仅有3个洞,总共花了200万元人民币,比我们的篮球馆、游泳馆耗资少多了。”而且,也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厦大学生除了每学期要自付50元到100元往返高尔夫球练习场的交通费之外,并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另一方面,更多的“倒高派”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高尔夫运动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00年美国高尔夫产业的产值就已达到62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千分之六。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与之相应的是,中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全国开办本科层次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这也就是说,当一根杆同样意味着一只碗时,那些“是给学生一根杆,还是给学生一只碗”的质疑,就显得有些懵钝了。

  高校教育模式的探索

  10月18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堂高尔夫球课正式开课。从本学期起,该校本科生在选择体育课内容时多了一项高尔夫球课程。据学校统计,今年选修高尔夫课程的人非常多,能否参加今年的学习还是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决定的。

  而在上海财经大学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新鲜事物持赞成的态度。该校体育营销方向的研究生胡煜清是首批高尔夫球班的学员,他说:“在国内,高尔夫球已是商界精英们的一种社交活动。在将来工作中,有此类共同话题更容易与客户沟通。”“在外面,学高尔夫球成本一定很高。”经济学院的大四学生吴均卿则表示,多学会一项技能总是好的,“简历上如果能写上‘会打高尔夫’,求职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呢”。

  看来,高尔夫是很受大学生们欢迎的,其原因很简单——毕业后有利于自己找工作,有利于搞好工作,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上纲上线,硬要将高尔夫推上舆论的批判台呢?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给厦门大学这种精英化教育的探索以机会。诚然,厦门大学让学生必修高尔夫课,也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跻身高级管理或者“贵族”、“白领”的行列,但这至少是厦门大学的主政者在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过程中的一种探索。探索的事情,又何必在舆论上一棒子就打死呢?

  高校在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规定要求下,有自己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说,怎么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高校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对于厦门大学或者其他大学的各种尝试,我们不妨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本报评论员 陈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2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