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大学高尔夫球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9:26 潇湘晨报 | ||
在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高尔夫球要成学生必修课”受到以口诛笔伐为主调的舆论论争之际,10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堂高尔夫球课安静开课。这是上财从2006年下半学年起新增的一项课程,据称,今年选修此课的人非常多,能否参加学习还是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与此同时,朱崇实也在回应公众批评时坚持说道,开设高尔夫球课是承担起培育社会精英责任的体现。
其实早在今年9月18日,媒体就报道了上海财大可选修高尔夫的消息。而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也会发现,这种具有“高尔夫爱好”的高校也远非厦大与上财两所。在此之前,深圳大学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高尔夫学院,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也开办了相关专业。另外,云南农业大学也将拟建高尔夫学院,北京大学也曾传出将修建高尔夫训练场的消息,等等。但是公众的批评为何更愿意指向厦大? 一个可能是,在中国大学整体面临浮躁与功利指责的现状下,大多高校心照不宣地选择了只做不说。就此而言,厦大所受到的批评,其实仅仅是在为朱崇实的“口无遮拦”买单。比如他将开设高尔夫课上升至“培育社会精英”的高度。难道学生一打高尔夫,就精英起来了?假如朱先生真是这么以为的话,当然是弱智得很了。但如果批评者也天真地以为他就是这么看的,未必不同样是一种弱智。当然厦大之受炮轰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由于朱崇实言论当中流露出的“精英意识”为公众所不喜。这可能是一个很无奈却很正常的现象:对于精英论的排斥心理,几乎是一个转型期社会的必然现象。 但若说除了上述可能之外,厦大必应接受批评还有其它的原因,很遗憾,我们认为那些理由都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理性的话。 这首先在于,高尔夫并不意味着奢华,更不是腐败与罪恶的标签。恰恰相反,起源于英格兰的高尔夫运动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律、自尊、礼让、宽容”的绅士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本质是一项体育运动。既然游泳、篮球等可以成为高校课程,高尔夫一样也可以。何况正如朱崇实所解释的,“这个高尔夫练习场仅有3个洞,总共花了200万元人民币,比我们的篮球馆、游泳馆耗资小多了。”而且,也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学生除了每学期要自付50元到100元的交通费之外,并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至于有人担心高校这种“高尔夫爱好”会引发圈地冲动,当然是需要相关部门把关的,但这却不能成为高校不能开设高尔夫课的理由。 其次,“倒高派”们都无视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尔夫运动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早已成为巨大的经济链条。查询有关资料可知,2000年美国高尔夫产业的产值就已达到62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千分之六。而如果把这一经济现象放在人们对休闲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前景之下,其经济效益也不言而喻。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与之相应的是,中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全国开办本科层次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这也就是说,当“一根杆”同样意味着“一只饭碗”时,那些“是给学生一根杆,还是给学生一只碗”的质疑,就显得有些懵懂了。 毫不意外的,在对于厦大的批评中,有人说起了“大学精神”。大学之大,确不等于大楼之大,更不等于“(高尔夫)球场之大”。但是谁也不会否认的是,创新却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之一。而大学这种适时准备为一些朝阳行业提供所需之才的做法,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厦大的创新之举竟如此不见容于一些批评者?社会在转型期,大学也是,所以中国高校必须要为它们整体呈现出的一种浮躁倾向承受批评。而来自公众的批评,也的确表达着他们对转型期社会良好的期待。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警惕一根批评的棍子会伤了“创新”的冲动,会限制了“大学精神”的存续。(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C4版)□本报评论员 杨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