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产业资讯 > 中国高尔夫报道 > 正文
股份制与家庭式的矛盾 限制高尔夫产业的八大矛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8:54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高尔夫在全球发展已有549年历史,经历了无数波折才有今天成熟普及的风气。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才21个年头,应该说还处于一个襁褓期的“婴儿”。缺乏政策地限制、没有成熟地机制,使中国高球产业处于一个无序竞争状态,从而导致了这个新兴行业饱受“内战”之苦,目前国内各地盛行地“打假”等活动正是这场“战争”的起因。

  是什么限制着中国高球产业的良性发展?毋庸置疑,中国的基本国情起了很大地主导
作用。毕竟高尔夫是“洋运动”,国人了解较少,政府的关注较薄弱,其推崇度还有待提高。高球产业的道路更是被“洋人”“牵着鼻子走”,可以说,在国际、乃至国内市场无一家能与国外相抗衡的企业与品牌。特别是进入WTO后,众多的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使原本“僧多粥少”的市场更加紧迫。至今仍有不少业内人士悲叹:“中国高球产业真是举步为艰啊!”

  中国高球产业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认真反思过去二十多年间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教训,找出矛盾中的焦点(也就是要克服主要矛盾),方能知己知彼、开创新局面。为此,笔者特浅显地归纳出行业发展中呈现的八大主要矛盾,希望能得到业内朋友指教!

  一、“全能优秀”与“单项冠军”的矛盾

  在艺术领域里,有人提倡把活做绝,从而登峰造极,无人能及。中国高球产业在发展中则出现了不少追求“全能优秀”的企业,他们想面面俱到、舍我其谁?但最终因“贪多嚼不烂”而落得忧心忡忡。

  在国外,除高尔夫球杆厂、球袋厂、

球衣厂本身就属于截然不同的产业外,球具厂本身也将男、女、童类生产分得十分明细。一般球具厂不生产两种用具,绝大多数厂商精做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只从事某一种类的开发与制作,尽量把活做绝、做到“单项冠军”。而在中国,我们的企业家、老板们就想“芝麻绿豆一把抓”,有钱我要全赚尽。许多的企业球杆、球衣、球包及其各类球具一应俱全,面子上,架势够“阔”,服务周到。这类工厂一般是规模稍有扩大,资金稍有盈余,甚至不惜从多方借贷,也要急着上马配套项目,总想着反正做一也是做,做二也是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倒不如对外宣称“我什么都有”,但大都做不了多久便关门大吉。事实上,球衣、球袋、球具的开发与生产并不是同一门学问。你做球具就专心做球具,球衣还是让给更加专业工厂去做吧!球具生产本身不仅要很大地人力、财力、精力投入,如果再做上球衣,管理上是否得心应手、衔接自如还很难讲,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纵观近几年“倒”下的一些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全能优秀”型的厂商能生存三年已实属“奇迹”了!

  二、贸易艺术与生产技术的矛盾

  中国高尔夫产业老板中有许多是先从事高尔夫商业贸易而后开工厂的,也有先从事生产技术攻关而后当厂长的。一般说来,有过高尔夫销售经验的人对市场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开办起工厂来就会少走弯路,很快就能把企业搞得井井有条。记得前些日子听业内朋友说过一则消息,二年前有个业内多年从事技术工作的知名人士,本来开发水平、生产技术在业界已小有名气,年薪过百万。但自己开办工厂后亏得一塌胡涂。反思这则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做球具、搞开发毕竟是一门技术,而市场贸易和经营管理好一个企业却是一门艺术。相比之下,技术的提高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有个磨练过程,而艺术玩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俗话说:十年学成个秀才,而十年不一定学会做生意。笔者认为,高尔夫企业老板对生产技术不一定要求十分精通,略懂就行,而对商界宏观把握和企业微观操纵管理及动作则必须十分精通。要明白一条:技术可花钱买,而艺术却是无价之宝,好的艺术你也不可能买到。

  三、朋友与“狼”的矛盾

  前些年,有媒体将某名牌进驻某市场称为“行业的狼终于来了”,但“A99”高尔夫品牌创建者李刚健先生却亲切地称之为“朋友来啦”。这两种对比鲜明的称谓最能体现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竞争所持有的看法。

  近几年,无论是香港高博会,还是德国、美国、加拿大国际高球展,内地企业老板都纷沓而至,广交外国朋友,谈合作开发,谈合资生产,走出去,请进来,吸取了不少国外的先进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尔夫刚刚传入中国内地的时候,如果没有韩国、台湾的先进管理进入大陆,我们的工厂管理水平可能还会在旧的管理体制中滞留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当初台湾物美价廉的机器进入内地,面对外国货价高、国货奇缺的状况,我们高球制品企业的规模又怎能迅速成长?如果没有英国、美国和韩国开发技术的引导,我们在手工作坊里不知要折腾多长时间。就国内来看,如果没有中高协组织行业同仁交流、参观、协作,推出民族优质产品,举办各级赛事等活动,全行业目前可能仍处于闭关自守、各自为政的状态。

  四、淘金与卖水的矛盾

  社会学上有这样一则故事:说一个跟着淘金大军去沙漠里淘金的人,不去挖金而去找水源,结果因淘金者高价买他的水而大发其财。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在当今市场条件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大家没有必要挤进一条小胡同去恶性竞争,相互残杀,最后弄个“天蹋砸大家”的下场。我们的许多企业在经营观念上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喜欢“一窝蜂”,挤“独木桥”,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缺乏逆向思维,从不考虑反其道而行之同样可以取得成功。虽说反道而行有悖于常理,行事需要超凡的胆识,但只要用心去揣摩市场,定能迅速找到商机,为自己创造巨大的收益。

  广东刚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的民营企业,成立不过三四年,但他们在经营理念上主动放弃僧多粥少的高尔夫球杆市场,自主开发、生产专业球袋,填补了我国高尔夫球袋民族品牌的空白,从而迅速占领国内各大市场。面对浩瀚的市场,他们自创品牌(A99 Golf)、独辟蹊径,不局限于消费群体的大小,而是走别人想走而不敢走的道路。这样,市场竞争既不十分激烈,产品附加值又高,使“刚健A99之路”越走越广。与此相反,国内少数高企不顾行业的共同利益,你做我也跟着做;你降价,我更是底价倾销,唯恐天下不乱,直至弄得大家都没饭吃。笔者认为,这种行为若不杜绝,长此以往,中国高球产业将因此而偃旗息鼓。

  五、“高贵产业”与低价竞争的矛盾

  前面已经谈到,低价竞争已成为我国商业的“通病”,在尽显高贵地高尔夫行业也未能逃脱其苦。由于在我国,打高尔夫不仅仅是一项贵族运动的化身,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球具价位过低,球手们甚至会出现一种“瞧不起”的心理。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间打的是“低价位拉单战”,即工厂做加工订单以低价格稳固客源。这种情形的持续,使中国高球产业产生严重的“二极分化”现象,大品牌客户由于成本低、货价高,赚得钵满盆;而加工型企业则整日诚惶诚恐,既怕没单做,又怕单量大无力生产。

  六、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的矛盾

  中国商品间竞争最常见的就是终端促销战。加量不加价、买二送一、买五送三、消费大酬宾等等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不管花样如何翻新,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简单的让利促销。今天你让,明天我也让,你送1元,我就送出2元来吸引消费者,最终变成了企业间的实力比拼,比谁的资金实力强。尽管类似的促销活动能带来短暂的销量,但这对于品牌核心价值的提升没有丝毫意义,企业无法利用品牌的价值来获取持续的竞争力。

  相形之下,笔者也看到了某球具生产厂家与某杂志合作的促销活动。其方式就是订阅该杂志送球具,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到底谁获利?其前提是订了杂志就能获得球具,那么球具就是“奖品”,就是杂志的广告,反而成了吸引读者订阅杂志的促销品。既使读者订了该杂志,那么其得到的也不过就是“附属品”,是免费拿来的,在心理上也就不屑一顾,所以这给球具产品品牌价值的提升未起到任何的正面影响。

  这就是大部分企业将品牌建设等同于市场营销的实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从而带来市场营销,所以品牌建设是基础,市场营销才是结果。在提升品牌价值的时候,企业的一切宣传活动都必须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与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管理的中心工作就是清晰地规划勾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在以后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始终不渝地要坚持这个核心价值。只有在漫长的岁月中以非凡的定力去做到这一点,不会被风吹草动所干扰,让品牌的每一次营销活动、每一分广告费都为品牌作加法,起到向消费者传达核心价值或提示消费者联想到核心价值的作用。久而久之,品牌价值才会在消费者大脑中烙下深深的烙印,并成为品牌对消费者最有感染力的内涵,核心价值是提升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牌感知价值和溢价能力的主要驱动力量。

  七、股份制与家庭式的矛盾

  毋庸置疑,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人口的密集与劳力的廉价,使得各类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虽然高尔夫行业进入中国才短短21年时间,但仅在广东省其配套企业就多达数千家,除了少数像吉可、程军这样比较有影响的规模型企业外,大多数高球企业均属小型民营加工型企业。

  这些企业无论注册时挂的是国营、集体、股份、合资等哪种性质,其实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目前如果挂国营、集体牌子的企业仍未改制或产权不明,将来后患无穷。云南红塔集团如早改制,哪怕老板持有1%的股份也比现在贪污的多几倍。股份制管理的又一优势是打破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在三株,总裁的儿子是董事长;在飞龙,总裁的母亲是二把手;在东北有一家工厂的老板四个儿子分管四个省的四家分厂。有人开玩笑说他要是有30个儿子就好了,可以每省开一家分厂。但这些企业最后的结局如何呢?不说,相信大家也对三株、飞龙耳熟能详。这就是传统家族式企业的弊病。

  笔者认为,企业老板的个人资产没有不行,但过多也没意义。权欲和钱欲应适可而止,拥有多少资产才算多呢?如果老板们“大方”一些,分出点个人股份让既有才能又忠诚可靠的人参股经营,不失为企业经营之上策。假如让你的中层领导有一种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总比自己累死累活的干好!这样虽然老板的股份相对少了些,但如果改制参股后企业的实力增强了,老板的绝对价值仍然会相应增多。如今,在大的台资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实行股份制经营,每个企业都有很多人的股份,而每个人又都拥有很多企业的股份。记得高球业界一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是老板的,事业是大家的。这正是股份制经营的最好诠释。

  八、企业“遍地开花”与人才极度缺乏的矛盾

  高尔夫产业的向前发展与高尔夫文化、人才素质等息息相关。我国高球产业正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这个时期的企业老板们大多数都是从台资、外资厂“分身”后自立门户的,通常来说并没有受过正规的高尔夫专业知识教育,大部分都是“商务头脑”。据悉,目前仅广东省就滋生了高尔夫及其相关配套企业上千家,专业人才告急已成为限制中国高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笔者所熟知的周边环境,不少老板们甚至纷纷向专业学校(机构)“预购”人才,行业内的“互挖墙脚”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另据三月份结束的2006年中国高尔夫春季职业资格考试,四天的角逐中竟无一人能突破296杆的及格线。中国现在仅有的102名职业球员(其中男子63人,女子39人)与中国高尔夫发展形势极不相称;同时,有关媒体报道,国内高尔夫人才缺口已达7万之众,职业教练、球童和草坪管理专家已成为稀缺资源,在许多球场,球童不过只是背包、捡球的“随从”,驻场教练也都是当年打球技术不错的“高尔夫票友”;在产业内,各类球具设计师更是被大部分企业视为“黎明的曙光”。

  值得欣慰的是,自深圳大学首创中国专业高尔夫学院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办高尔夫专业,广州大学高尔夫专业已经受到广东省高协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另据媒体朋友介绍,在海南甚至连机场都在兴建高尔夫教育学院。高球人才的衍生将为未来的中国高尔夫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如何使高尔夫的内涵底蕴与其产业默契相联并非寸尺之事。

  (姜功诚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须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理事

  通信方式:广东省

东莞市寮步镇泉塘村管理区塘尾127号谢丽荷转301收

  邮编:523400

  联系电话:0769-83268656 传真:0769-83268657    

  网址:www.a99golf.com邮箱:marketing@a99golf.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