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高谈阔论 > 《假日休闲报·高尔夫周刊》 > 正文
崔志强专栏:渐悟和顿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15:03 假日休闲报·高尔夫周刊

  某日,旅游卫视高尔夫球节目主持人潘蔚打电话过来,大呼突然一下子“懂事儿”了:“我终于琢磨出打球的窍门了,以前打球只是用手打,拼了老命也打不远,今天突然会转腰了,击球之前用力转腰,一号木杆比以前远出50码,打场球成绩一下子减少了10来杆,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就像习武之人苦思冥想后终于找到克敌制胜的绝招,就像达摩祖师面壁八年,终成
正果,这应当算是顿悟了吧?

  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考察“基层干部”,看谁有可能被提拔做自己的接班人,于是就让众弟子们作悟道偈,当时大弟子神秀法师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常拂拭,不让惹尘埃”。惠能则作了意境更超远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来,惠能的诗偈是源自神秀的寓意,只是立意更为高远,因此惠能被弘忍大师相中,继承衣钵成为六祖。

  其实,神秀的禅语也是很有道理的,他的意思是人心多有不清静,要经常打扫,不然的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这叫渐悟。而六祖惠能大师则更为深刻——如果六根清静,四大皆空,就不存在什么染不染尘埃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一尘不染的,这是顿悟。

  我们现在常说的“渐悟”与“顿悟”与禅学上意义有所不同,简单的说,渐悟就像爬坡,顿悟就像蹦台阶,渐悟好像擦玻璃,越擦越亮,顿悟好像捅破窗户纸,茅塞顿开。

  常常有人说“我早就把什么什么东西琢磨透了”,千万别信,因为真正琢磨透了的人肯定不会这样说,这涉及到层次和境界。

  渐悟,是大多数人学习的基本过程,通过长时间的重复积累逐渐产生由量到质的改变。

  能顿悟的大多是天才,而天才大都孤独——因为很少有人能懂得他的语言,所谓“高处不胜寒”是也。

  不管渐悟还是顿悟,都需要在费了一番苦心之后,慢慢地明白或者突然明白。也就是所谓

罗马不是一夜之间建起来的,有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化过程。

  做人,做事,打球,都逃不出这个道理。

  (崔志强)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93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