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高尔夫球产业急需专业人才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1:11 中华合作时报-华人高尔夫周刊 | ||
□ 陆斌 北京太伟运动休闲度假村副总经理 在体育产业中,高尔夫所占的份额是多少?以美国为例,CALLAWAY的销售额是几十亿美元,ADIDAS收购TAYLORMADE也是惊人数字,美国2006年的PGA的奖金和赛事运作费用在近百亿人民币……
在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虽无处不在,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中国,它还是边缘产业。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尴尬处境与中国的体育大国地位显然是不相衬的。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金牌数量为中国人挣足了面子。然而,中国的体育经济与之相比显得极不般配。金牌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刺激和推动着体育消费,但中国企业从中获取的利润却比较有限。 中国体育产业目前之所以还非常稚弱,主要原因在于体育产业暂时还关系不到国计民生,所以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对体育产业的关注和指导还不够,大量体育无形资产被闲置或被国外企业所用。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高级体育人才,缺乏拥有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高级体育人才。 目前,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等学府已经开始关注和培育高级体育管理、运作人才,人才的不断产出和输入,将为中国体育产业带来旺盛的活力。 体育人才的首要任务是设计和优化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竞技市场的形成和成熟,竞技市场不成形,不能形成品牌效应,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不能形成竞争力,必会影响围绕竞技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而竞技市场的设计、整合、培育需要由高瞻远瞩的体育人才来完成。在中国高尔夫领域,北京太伟高尔夫设计的大佛杯就是身体力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具有代表性。 体育人才还要有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如果对体育无形资产缺乏预见力,很难有大的作为。在伍兹尚小时,NIKE就早早锁定了他,随着他的成功,“老虎”的无形资产推动了耐克高尔夫用品快速发展。 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尔夫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样是高尔夫人才问题,增加和拥有了一流的高尔夫人才,高尔夫产业肯定会快速发展。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