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产业赛事先行 谈大佛杯赛事创意的理论依据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12:20 新浪体育 | ||
2004年,“大佛杯中国高尔夫精英挑战赛”(以下简称“大佛杯”)横空出世,给世人不少的震撼。“大佛杯”如何出现、如何发展,走向何方,请关注系列文章。 “大佛杯”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高尔夫协会、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IMG国际管理集团、北京太伟铭世高尔夫运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赛事, 旨在宣扬高尔夫“诚信、自律、关爱、环保”文化,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国际化
PGA成就了美国高尔夫的核心竞争力,PGA也成就了美国宏大的高尔夫产业。没有竞争力的国际赛事就没有竞争力的中国高尔夫。 而在中国高尔夫20年的(2004年前)历史上一直没有本土的和国际接轨的国际赛事。中国高尔夫需要自己的高尔夫明星,需要培育中国的高尔夫产业,就必须赛事先行。 高尔夫的本质是体育,作为体育的高尔夫如果是没有竞争力的赛事,就不会带动整个高尔夫产业,也不存在国际竞争力,行业参与者的利润也没有增长空间。任何体育项目的兴盛都必须增加体外资金的注入,如仅仅依靠体内资金的循环,该项体育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行业的投资人也不会有太多的利润。2003年以前的中国高尔夫基本没有任何体外资金的注入,只是高尔夫行业内简单的利益模块比较单纯的经济交往和单纯的资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资金没有增值和壮大,而是逐级消耗和流失,各参与者都得不到满意的收益。开的花多结的果少,球场定位模糊、经营困难、会籍销售不畅、客源不足、没有国际明星群体、缺乏正式的教练队伍、没有本土的高尔夫体育品牌、没有足够的高尔夫爱好者和球迷群体等等。 只有通过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引导高尔夫外的大量资金不间断的进入,才可能将这些高尔夫行业元素激活,使各元素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和兴奋点,进而让各个参与元素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这是“大佛杯”创意的理论依据之一。 举办“大佛杯”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奢侈品市场在哪里,高尔夫赛事就会发展到哪里。这些赛事的赞助商需要到她的市场去推广品牌和推销商品。而她们往往选择了具有影响力的高尔夫赛事作为载体。北京乃至中国的整体消费水平都在快速提高,部分人在某些领域的消费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世界其他一些大都市,汽车、高档房产、服装、皮具、钻石、手表、电子用品等一些奢侈产品的消费数量在世界上已经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增长速度不减。任何奢侈品的品牌商都不可小觑中国市场。相信有一天,这些顶级商品能选择本土品牌----“大佛杯”作为她们产品行销的最佳载体,而不是目前的洋品牌赛事一统天下的局面。 (陆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