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高尔夫频道 > 中国业余高尔夫巡回赛> 正文

摇篮赛事和赛事摇篮 中国业余巡回赛五年风雨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9:0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2005年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进入第5年,值得注意除了它的存活与持续,还有赛事的成长性与内在张力、高速发展态势。让数字说话:

  2004年赛事共设6站,比往年增加2站,增幅为50%;

  2004年参赛选手866人次,比上一年度614人次增加41%,比前一年度的550人次增加
57.4%;

  2004年参赛的专业选手728人,占参赛总人数的84%,上一年度为446人,占参赛总人数73%,前一年度为298人,占54%。

  必然&偶然

  业巡赛的存活应该说一种必然,背后支撑的是增长中的百万业余球手;但也是一种偶然,业巡赛几乎难产的境遇,已成为可以公开的秘密:面对可能找不到赞助商,才拿到赛事承办权2个月的朝向

高尔夫管理公司决意砸锅卖铁也要办。终于幸运地与雅居乐集团有一次美丽的邂逅,达成共识,业巡赛也成了中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品牌赛事,成为了 “中国高尔夫优秀选手的摇篮”(中高协常务副主席胡建国语)。

  以李超为代表的中国第三代职业选手几乎都是通过业巡赛中提升自我,坚定了人生道路。华山论剑是武林最高水平的角逐,业巡赛的比杆大赛同样代表着中国业余高尔夫的最高水平,并鲜活地展现了其快速提高的历程,从2001年李超3天+9杆的夺冠成绩,到2002年刘强的-3杆,再到2004年15岁少女冯珊珊的-4杆,计分板上逐渐扩张的红色,是希望之火,是燎原之火。

  细节&气势

  如果说业巡赛的存活多少由天意造就,它的高速发展则主要是人为。如今欧巡赛、亚巡赛都在抢摊中国,但是这些国际大赛却并未盖住业巡赛这个本土业余赛事光芒;在暂趋繁荣的中国业余赛事市场中,业巡赛更是鹤立鸡群,成为异数,成为标竿,这些成就当属气魄之人的大手笔了。然而面对成功,朝向公司除了归结为中高协大力引导和赞助商的倾力支持外,更愿意谨慎地总结为两个字:细节。

  注重细节是一种踏实、认真态度,可以是高调行进的气势,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看似矛盾的做法,朝向公司在操办业巡赛期间却运用得游刃有余,发挥得淋漓尽致。

  业巡赛开篇就显得卓尔不凡,朝向公司董事长陈朝行在业巡赛首次新闻发布会就表示,“要给球手提供了一个足够锻炼,准确验证自己的机会”,要成为“成功选手的摇篮”。因此业巡赛一开始就刻意营造一种职业的氛围,比如严格按规则执法,偶一触犯便出局;坚持在职业T开球,这在当时让许多人都难以接受与理解;对选手参赛资格严格把关,除了球技外,选手的行为表现、品性也是衡量标准,人情报名现象是不存在的;师法国际赛事运作规范,比如2001年赛事第一站给球手发放码数本,码数本虽然粗糙,没有详细的果岭线,但已是突破,甚至现在国内的一些职业赛事都还做不到;传播高尔夫文化,重金请深圳著名的韩家英设计公司做整套VI设计,球座、球标、记分笔、胸徽制作无不美伦美奂,如今已成为有有识之士的收藏品,因为,那也许是未来的中国高尔夫名人堂的馆藏品,此外,赠送给球手球包牌、果岭叉,于细微处引导选手养成良好的习惯等。

  一项权威、公正、口碑良好的赛事,自然得到赞助商的青睐,正如昆明阳光球会执行总经理刑益冠谈到,举办业巡赛的商谈过程只用了5分钟,他认为中国需要高品质的赛事,而全国性的高品质赛事,阳光也一定会支持。当然,宣传计划与媒体安排是赛事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朝向用细节挥就大手笔的典范。

  业巡赛是国家级赛事,却是完全市场化操作。业巡赛一开始就执意走出业余选手成绩不是很突出,赞助商看不上眼,使赛事捉襟见肘,忽略媒体宣传的投入,在媒体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的话,反过来就会刺激赞助商不愿意投钱这样一个怪圈。业巡赛宣传推广一直高调,多方策划,注重技巧。

  每当赛季来临,入场处高耸的拱门,绵延数百米的彩旗,连洗手间都贴满的海报,按国际标准摆放的广告板,都在营造一种赛事气氛,经常让媒体感慨镜头无处逃遁,2004年度总决赛中,甚至在通往全球最大球会的梅观高速和深汕高速交叉处树起了巨幅广告牌,让人惊艳不已;每站几乎都有三、四十家媒体蜂拥而至,连各大主流媒体也追踪报道赛况,与足球、篮球等同排一版面,这是其他高尔夫赛事少见的礼遇;制造赛况外的宣传亮点、兴奋点,每站比赛都不惜重金做一些活动,比如雅居乐长江会所气势恢弘的新闻发布会、云南

丽江的木府之宴、昆明的民族歌舞之夜、汕头海滩烧塔等,已成为参与者终生难忘的回忆。对媒体尊敬有加,积极配合媒体工作外,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举办媒体杯比赛,并和业巡赛待遇同等,水晶奖杯、丰厚奖品,一样都不少。

  如今独具慧眼的大企业中信华南集团已为赛事设立了发展基金,在温饱解决情况下,各分站比赛也可以找到冠名赞助商,虽然困难还不少,但在赞助商寻求、合作模式、合同拟定等都积累了宝贵经验,业巡赛商业操作已经渐入佳境。其显象是赛事组委会越来越早地把来年的赛事日程公布出来, 2004年末已经在洽谈2006年赛场安排。

  中国特色&国际标准

  朝向细节张扬力量,试图影响并改变中国赛事市场的粗糙时代,某种程度上也在摸索一种适合本土的业余赛事模式。在国内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朝向的赛事操办经验更多来自于国外赛事,当然,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参杂了中国特色的因素,也无可避免受到到国内高尔夫行业大气候的掣肘。中高协胡建国副主席曾提出06年巡回赛要实行分地区预赛,然后再举行决赛,在这种情况下,朝向所摸索出的模式就亟待完善并推广,期待它能成为中国正规业余赛事乃至职业赛事的摇篮。

  业巡赛没有足够的裁判来执掌赛场,通常裁判就2个,一个是副秘书长宋亮亮,一个是赛事总监孟涛自己,在没有足够监督的情况下,面对多数球手经常犯非常低级规则错误的情况,组委会只能着急。此外,对球手球具的检测,对球手业余身份的鉴定,还有更完善赛事鼓励体系的建立(比如在业巡赛表现优异的、在读高二的肖瑟正在为高尔夫不是大学特长生招收项目而沮丧,相比的是,米克尔森当年由于在美国业余锦标赛夺标,自动获得体育奖学金,从而成为最伟大的左撇子选手)等等。当然这些提升都需要由中高协来领导,并建立了健全的行业法规、行业标准及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方可进行。虽然达到国际赛事标准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业巡赛自身的成长性及张力表明,并非不可能。

  倘若做到的话,业巡赛有望成为传统大赛,百年赛事。

  文:Emily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6,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