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头号候选人埃尔斯 美国大师赛冠军猜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18:31 全体育 | |
本刊记者/谢泽畅 每天早上,在南非乔治城郊外一条并不宽敞的小路,总有一辆宝马7系列房车从一个私人小农场开出,然后又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回。放眼望去,小路一边是三三两两的牛在慢吞吞地踱着碎步,另一边则是一群绵羊点缀在一片翠绿的草地上。远处,Outeniqua山脉连绵起伏,构成了一副乡间小村落的绝好背景。每次还没等宝马驶回农场大门,五只狗就忙不 走进这间小木屋,所有的陈设都很简单,若不是一副合影,谁能想象得到这里的主人是南非历史上最伟大高尔夫选手?——照片上是男主人厄尼·埃尔斯,他抱着小女儿萨曼卡在2000年Nedbank高尔夫挑战赛奖杯前合影留念,那场比赛中他赢得了200万美元奖金。 1969年,埃尔斯出生在南非。1989年在赢得了南非业余高尔夫大赛后,他正式成为了职业选手。1992年,他赢得个人第一个职业巡回赛冠军。此后他的上升势头令人惊奇,至今为止已先后获得三次大满贯赛冠军、15次PGA巡回赛冠军和18次欧巡赛冠军。1994年、1997年美国公开赛中两度折桂,2002年英国公开赛最终夺魁使他成为历史上第四位赢得四大赛冠军的南非人,也被誉为继加里·普莱尔之后南非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 埃尔斯绰号“Big Easy”。这两个英语单词对大多数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都很熟悉,但合在一起作为绰号却并不好理解。埃尔斯身高1.91米、体重95公斤,用“big”形容的一点也不过分。但“easy”一词却是双关,从埃尔斯的名字(Ernie Els)首字母E化解而来,同时含有“Take it easy(放松,别紧张)”之意,因为无论在场上场下,埃尔斯永远都是那么低调,那么平易近人,而且他的击球风格令人赏心悦目,看似绵软无力的挥杆,却总是爆发力十足,硬朗中不乏优雅。 球风折射出人品。20多岁时,南非国内一家著名电视台曾进行一项关于谁是该国最受欢迎运动员的调查,结果埃尔斯荣登榜首。“清新可爱”、“自然健康”、“淳朴优雅”……这些都是接受调查者对于他的评价。对于家人、朋友、事业和祖国,他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忠诚。面对压力,他的镇定自若也是取得今日成就的重要原因。埃尔斯的父亲尼尔斯从不怀疑儿子在这项运动中的能力。他说:“他永远都想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球手,在他的字典里甚至没有‘第二’的概念。”埃尔斯自己也说:“我想我一辈子都会与运动结缘,我不喜欢失败的感觉。在公开场合,我可能显得比较看得开,但是一回到家,沮丧的情绪就会不由自主地体现出来。” 在当今所有高尔夫巨星中,埃尔斯是唯一服过兵役的球手。两年兵役,对于任何一个南非成年男子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埃尔斯也不例外。不过当时他并不直接投身作战和训练,只是负责管理空军战斗机的检测图纸。因此他有很多空闲时间,和将军们一起打高尔夫并代表南非空军高尔夫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由于参军,埃尔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但是谦逊的他表示,这并不算什么,不断的练习和成熟的技术才是取得成功的钥匙。 1997年在美国公开赛夺魁后,一家小报刊登的一张照片让埃尔斯尴尬不已。照片上的他懒洋洋地躺在充气游泳垫上,手里拿着一瓶啤酒,腰围上满是赘肉。从那以后,他每天坚持在健身房里训练1个半小时。从那以后出现在球场上的埃尔斯显得体力更加充沛,精力更加集中。“我距离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我感到我的挥杆比以前更加出色,而且状态也没有达到最佳,不过我还有时间。” 埃尔斯一向是个意志坚定的人,1994年夺得美国公开赛冠军后,他感到身心极度疲惫,但是他并没有退缩。他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不无遗憾地说,要是身体条件更好一点,他完全有信心赢得1995年的英国公开赛和PGA锦标赛。在英国公开赛中,他在最后一轮以4杆之差败北,在PGA锦标赛最后一轮领先三杆的情况下再度与冠军失之交臂。痛苦一直延续到1996年的英国公开赛,身体的极度疲劳让他再一次与冠军擦肩而过。不过,最让他不堪回首要算2004年高尔夫大师杯了,当时的埃尔斯如有神助,在前九洞苦苦挣扎的情况下,接连打出两只老鹰球和三记小鸟球,夺冠步伐似乎难以阻挡。但穷追不舍的米克尔森在12、13、14、16和18洞均打出小鸟球,最后以一杆优势穿上象征冠军荣誉的绿夹克,只留下埃尔斯以手掩面,在电视镜头前无奈的苦笑。 若论两人的第一次较量,还要追溯到1983年,那时埃尔斯14岁,米克尔森13岁。在美国圣迭戈举行的世界14岁以下少年高尔夫锦标赛上,埃尔斯击败米克尔森,第一次让全世界为之一惊夺得冠军。其实在这场比赛之前,从小运动天赋禀异的埃尔斯还没有决定投身哪一项运动。除了高尔夫,板球、橄榄球和网球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正是由于摘得这项桂冠,使埃尔斯最终下定决心进入高尔夫球坛。 埃尔斯从1994年开始参加大师杯,2004年他本可以在奥古斯塔用一场漂亮的胜利作为自己参加这项赛事整整十周年的纪念,但是天不遂人愿,以一杆之差负于米克尔森难免给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觉。这也是他继2000年后第二次获得亚军。进入2005年,本应将精力投入水平更高的美巡赛的埃尔斯却转战全球各地,一古脑儿参加了梅塞德斯锦标赛、索尼公开赛、别克邀请赛、喜力精英赛、迪拜沙漠精英赛、卡塔尔大师赛和湾丘邀请赛 。外界普遍评论他的赛程杂乱无章,更有批评者认为他完全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出场费。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在迪拜沙漠精英赛和卡塔尔大师赛获得冠军的过程还是相当精彩,其出色的状态也让伍兹和米克尔森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既然米克尔森能在大师杯中历经四度蛰伏终获冠军,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以埃尔斯的天赋、技术和想像力,他同样有能力走出去年差之毫厘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