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无债经营观-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总裁潘仲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09:05 《高尔夫》杂志 | ||
作者简介:美籍华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内基——马龙大学、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执行副董事长、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总裁。 无债经营理念是怎么形成的 在中国内地,许多高尔夫球场的投资兴建都仰仗银行贷款,所谓无债经营,就是不要银行贷款,股东自己出资兴建高尔夫球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尔夫球场投资经营理念,不仅能够降低球会股东和会员的风险,而且可以降低社会风险。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高尔夫球场的指责较多,球会自身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从投资经营层面上分析,我认为其中的一个根源,正在于大多数高尔夫球场的兴建都对银行贷款存在着特殊依赖。 对于负债经营,我自己的经历铭心刻骨。1993年,我父亲潘方仁在台北投资建造了东方高尔夫球会,第二年他又投资建造了厦门东方球会,厦门这个球会前后投资1.8亿元人民币,一半是银行贷款。当时厦门的外商极少,高尔夫球对于当地人来说更是陌生的东西,所以球会严重亏损。1997年,我决定帮父亲,于是就到厦门东方球会,试图扭转严峻的局面。按照当时球会的势头,球场的出路很可能是被卖掉。 当时我们还不是为没有人来球场打球发愁,而是为每个月的银行利息发愁。我按照通常的企业诊断思路,对球会进行了改造,优化经营团队,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当年已经能够做到不再向台北方面要钱了。但我发现偿还银行贷款和利息,是高尔夫球场巨大的财政负担。一座标准18洞的球场,每个月的基本支出大约在100万元上下,其中包括草坪维护、人员工资、日常运营费用,即使节省,余地也十分有限,否则球场一定会出现故障。那么怎么赚回这100万呢?现在国内球会会员及非会员,一场球的平均消费大约是500元,除去25%的营业税,每人的毛利大概是375元。如此一来,球场每月的客流量必须达到2667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银行贷款,每借贷1亿元,那么每个月的利息就是60万元。也就是说,球场的每月客流量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增加2000人,达到每月4667人,一座18洞的标准球场,要做到这样的营业规模谈何容易?即使一座球场经营得如此之好,其结果也只能打成平手。假如我们把球会的折旧、摊提也计算进去的话,那么每月的客流量还会加大,达到5700人,怎么可能?结论不言而喻,这样的球场必然亏损。 可见负债经营是高尔夫球场投资的雷区。1999年,东方高尔夫集团在国内的第一家连锁球场北京东方天星球场兴建时,我没有向银行贷款,除提供土地的天星公司30%的股份,我们完全自己投资。结果非常理想,由于没有每月还贷付息的压力,因此球场经营比较顺利。销售会员证基本可以收回球场建设的投资,每月约5000人的客流量已经超出了经营的平手点,在北京的30个球场中也处于领先行列。 无债经营的核心是什么 一般来说,高债务可以加快股东的投资回收,对攻读MBA的学生们而言这是一条基本常识。但是高尔夫球场、尤其是中国内地的高尔夫球场的投资经营现实却恰恰相反,高债务是一大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公开的,球会会员不知道,球会经理人不清楚,银行也不甚了了,随时都可能引发祸患。 在北京、上海、广东贷款一、两亿元兴建球场的比比皆是,贷款三、四亿的球会实例也不是没有,我个人认为这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后患非常之大。高借贷、高利息势必给球场经营带来沉重负荷,许多球场竭力开发房地产项目,竭力贱卖会员证,原因就在于弥补球场经营的亏损。然而一旦房子、会籍卖完了怎么办?即使宣告破产,进行资产拍卖,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庞大的债务。球场、设备、土地可以购买,公司本身必须剥离出去,所以球会会员也必须剥离出去,因为会员的会籍协议是公司签定的,而且所谓会员,仅仅是一种“资格”。这时,会员证书只是废纸一张,一文不名。为了避免破产,一些球会通常会增加贷款、增加债务,这是股东把投资风险转嫁到会员身上的做法,在最坏的情况下股东能够带着收回的资金一走了之,留下的会员无人可告。几年前深圳宝日球会破产时,一批会员就这样陷入了一场冤案之中,高债务形成的高风险,完全让会员承担了。 无债经营是高尔夫球场健康的财务结构,对于球会和球手来讲,会员证的买卖不是为了偿还银行利息,而是一项投资。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投资越多,会员证就越贵,就会升值;相反投资越少,会员证就越贬值。北京东方天星的会员证就一直在升值,有的球手购买时希望打折,他们说:”哪里有会员证不打折的?“后来他们相信了,他们的投资得到了回报。如果球场负债经营,那么这一点是万万做不到的。 无债经营还涉及一个高尔夫球场的道德自律,一个良好的球场一定要考虑会员的风险和会籍的保值问题。我在大陆做球场10年,了解的球场投资商不少,他们中间的两种人特别突出,一种是“好人”,他们一般都缺乏资金,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融资或者变相融资,十分艰苦。另一种人干脆就是“坏人”,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玩的是“空手道”,把钱洗到手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即使球场还没有开业,即使球场亏了、倒闭了,他们也把钱赚到手了。每个大城市都出现了这种问题,他们把风险完全推给了会员,推给了银行,推给了社会。 近来政府对高尔夫的整治也集中在这些方面,严格控制,杜绝假借球场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我认为政府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措施入手,来整顿目前高尔夫球场投资中的种种弊端。那就是投资商只能租用集体土地,不能征地盖房子;如果高尔夫可被认定为农业观光项目而且只能租用集体土地的话,开发商就不能盖房子也不能和银行贷款。高尔夫就可以很健康地发展下去。 无债经营的结果是什么 东方高尔夫集团目前已经拥有10座球场,除了早期的台北东方、厦门东方,从北京东方球场开始,我们无债经营的投资经营理念、方式得到了完善,除了与地方政府合作,我们都没有走银行贷款的路子。 在美国、澳大利亚,建一座球场的投资大约是300万美元上下,品质好一点的500万美元左右。中国的土地价格要高许多,但我认为仍然有一个合理的投入额度以及合理的回报。在土地的选择上,我们基本上倾向于垃圾场、荒废地,北京东方天星、大连东方、澳门东方球场都是这样。我们在球场的开发建造上,也选择了相当实用、便捷的方式,会所也好,球道也好,都不铺张,恰到好处。尽管有人批评我们没有建造一个贵族球场,但我认为我们对会员、对社会是负责任的,而且东方球场的连锁式开发经营、服务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1998年我们在厦门东方举办过一次亚洲巡回赛,那次比赛坚定了我做连锁球场的决心。我考察过美国的American Golf公司,这家公司在美国规模最大,拥有300多家球场;我也参观了日本的西武公司,它名下也有120家球会,我发现它们都不是连锁经营。在这些国家,经常各地出差的是那些职业经理人,但中国是人治社会,经常天南地北谈生意的不是经理人,而是老板本人。那么东方球场的会员在厦门、在北京可以打球,但到了上海、青岛、宁波怎么办?到其它球场打球很不便利。所以我们进行了球场的连锁建造、连锁经营、连锁服务,让我们的会员在许多城市都能够得到关照,得到永久的实惠。 但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成功的核心秘诀,我认为还是无债经营。 文/潘仲光 图/王 凌 (2004年高尔夫杂志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