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与商业:中国高尔夫品牌举步维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09:18 南方体育 | |
文/但华香 做本土高尔夫球具品牌?那就做好关门的准备吧。这话不中听,听进去了,可以给您省钱,省很多的心。 已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本土的高尔夫牌子倒下,有的做了三年多,最后撑不下去了,不得不挥泪放弃。在中国做高尔夫球具,开张时就想做自己的品牌,就注定了将来要关门大吉。这是对大多数从业者说的,当然,不排除极少数的精英——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上演奇迹。但是,我们真的需要民族品牌吗? 首先,高尔夫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长期积淀,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正宗的高尔夫应该是洋货,而不是我们创的某个牌子。这跟产品质量没关系,是文化、是品位、是面子的要求。 其次,高尔夫品牌的创建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建设和维护。纵观全球一线二线高尔夫球具品牌,大多都有四五十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品牌更是已经走过百年。在中国做自己的牌子,想想要花上几十年去苦心经营,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玩得起。 第三,中国目前缺乏培育本土高尔夫用品品牌的技术和人才,高尔夫产业中,中国是后来者,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方面,我们的人跟不上。何况高尔夫品牌就是国际化的,而我们国际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相较于球具创业之艰难,高尔夫周边产品比如服装鞋帽等的品牌运作在某种程度上难度就降低很多了。同时,打造本土的高尔夫服务品牌也是很有希望也很有必要的。 其实,中国现在已经能制造世界顶级的高尔夫球具,这些球杆从中国的工厂出来,然后通过香港或其他地方,走向国际市场,贴上某某国制造的牌子,其中一小部分回流到大陆,成为正品的某某名牌球具,价格不菲,咱们中国的老板和经理人愿意花大价钱买,并引以为傲。但是,如果换成是质量相当的中国的某个不知名的牌子,情况就大不一样,人们不仅会嫌弃你的球杆太次,而且从心底里就瞧不起这杆,似乎拿着它去打球人都会矮半截。外国人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有钱?在很多发达国家,只有富人们才会用世界顶级的高尔夫球具,大多数人是以娱乐为目的,合适就好。不过,这就是中国的国情,我们只能去直面。 现在我们专心制造,赚足我们该赚的一部分,至于品牌,那可能是若干年后的事,当然,如果精英们真的有这个条件去做成我们自己的高尔夫品牌,那真的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而眼下,我们的大多数,还是安心卖国外的高尔夫品牌吧,尽快从中学习先进经验,等待时机。 或许,高尔夫根本不需要民族品牌。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